王鏡澤
摘 要:小學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通過對小學美術的學習,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也不喜歡聽教師,說教式的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跟著教學活動走。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美術教學;應用
引言: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小學美術不受重視,還常常把教學時間讓給所謂的主科。新課改后,小學美術逐漸受到重視,教師也改變教學觀念,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提高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質量。趣味性教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趣味活動,吸引小學生進行美術的學習,提高了小學生學習美術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法、游戲法、實踐活動等提高美術課堂的趣味性。
一、創設情境法增添課堂趣味性
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生動的情境,也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學生想象情境,還可以通過創設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幫助小學生進行美術的學習。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已經非常的成熟,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把很多圖像更加生動、直觀的呈現在小學生面前。
比如在學習《描龍畫鳳》這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龍和鳳的象征意義、龍和鳳的精神、龍和鳳的形象【1】。龍和鳳在生活中沒有實物,小學生對龍和鳳的了解和印象也比較模糊。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豐富的資源,輔助教學。教師可以搜索一些動畫視頻或者圖畫,對龍和鳳的外形進行研究,對龍和鳳的文化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小學生生動、形象的了解,龍和鳳的外形特征及文化意義,同時把一些關于龍和鳳的神話故事講給學生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二、游戲教學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寓教于樂,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小游戲,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在這種游戲氛圍中,小學生的想象力可以盡情的發揮,在此基礎上安排小學生進行美術的創作,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比如可以開展一個聯想的游戲活動。教師在黑板上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學生聯想出相似的物體。橢圓形可以聯想到人的臉型或者是雞蛋;曲線可以聯想到波浪或者動物的翅膀;直線可以聯想到水天的交界等。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象,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然后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形的添加活動。比如長方形通過添加線段,可以變成房子;圓形通過添加射線,可以變成太陽等。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力,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新形象【2】。
也可以開展物的聯想,給學生一個場景,讓學生說出里面相關聯的物體,比如教師提供個樹的場景,小學生可以想到小鳥、小草、花朵、小河等,然后讓小學生把自己想到的都放到自己的作品里,創作一幅田園畫。
還可以開展觸覺的聯想游戲,教師在密閉的紙箱子里個物體,比如磚頭,讓小學生來摸,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當教師揭秘真實物品時,看誰猜的方向最對。可以讓小學生對物體的功能展開聯想:這塊磚都可以用來干什么?有的會說可以用來蓋房子,有的會說用來鋪路,還有的會說用來建花壇等,開發小學生的智力,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
還可以玩一種畫筆接力的小游戲,第一個小學生可以看到教師的繪畫題目,其余的小學生不知道。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畫紙向下傳遞,別的小學生可以在畫紙上添加線條,最后畫紙傳到最后一位小學生手中,這位小學生來猜畫的是什么。這個小游戲調動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同時展開自己的思考:如何猜出別人畫的是什么,又如何讓自己畫得更像一些,方便讓別人看出來。這些小游戲的開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新游戲的方式。
三、實踐活動提升趣味體驗
小學生比較好動,通過一些手工活動,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趣味體驗。比如折紙活動,用紙折出千紙鶴、各種花朵、小青蛙等;剪紙活動,剪出窗花、拉花、各種圖形等;用橡皮泥捏東西,捏出個小碗、小杯子、中秋節的月餅、元宵節的元宵等等。教師可以用自己做好的作品,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示范小學生做的過程。小學生在自己進行實踐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技巧不到位破壞了作品,或者沒有按照教師的步驟,自己進行研創等。教師鼓勵學生作各種創新、探索,并從旁加以指點【3】。等作品完成后,安排展示的環節,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培養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下面的學生,可以對作品進行點評,找出作品的優點和缺點。
還可以通過戶外實踐活動,提升小學生的趣味體驗。可以到藝術館或者美術館去觀賞作品,也可以欣賞一些建筑作品等,把美術教學和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術作品,認識到美術知識的實用性。還可以開展一些戶外觀察、寫生活動,對身邊的景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繪畫創作。
結束語:
趣味性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小學生跟著教學活動走,調動小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明媛.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南北橋,2020,(2):124.
[2]陳瑩瑩.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小學時代(奧妙),2020,(7):92,95.
[3]王蓉.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13):166-167.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中心校? 06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