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慧玲
(甘肅省酒泉市第二醫院 甘肅酒泉 735000)
護理管理是屬于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條件之一。護理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1]。醫院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主要是為了降低醫療護理工作中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能夠進一步防止患者受到護理風險事件的影響而造成不良后果。另外,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護患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能夠綜合提高護理質量[2]。醫院護理部是進行護理工作、保障護理工作安全的重要管理部門之一,能夠在防范護理風險以及提高風險管理質量等多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文探析了醫院護理部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具體報道如下。
將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所在科室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由護理部開展護理風險管理。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57~68歲,平均(62.56±8.95)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56~69歲,平均(62.47±9.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由醫院護理部組織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增強護理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
在增強護理工作人員防范意識的實際管理過程中,需進行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1)制定措施:可以采用培訓以及考核等方式積極增強護士長以及護理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幫助其掌握相應的護理風險管理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需要開展分層次培訓,對知識進行鞏固。(2)定期培訓:需要醫院護理部定期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安全知識教育,以此來提高護理風險意識和安全意識。(3)對于醫院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可由醫院護理部每隔3個月對其進行統計、分析和歸類,明確其發生原因和性質,在深刻分析后制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2.建立護理風險報告制
護理風險報告制的建立中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1)需要醫院護理部引起對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清楚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加強醫院的宣傳工作,營造出良好的護理氛圍,從而增強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保證護理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2)需要醫院護理部建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小組中以護士長為組長,而后綜合評估護理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選取經驗豐富以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作為護理安全員,進而分析科室內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以及護理工作上的不足,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上報,以此來建立一個能夠分享護理經驗的平臺。(3)完善獎勵制度:需要醫院護理部建立制度良好且完整的獎勵制度,定期表揚和獎勵表現良好的護理人員,對出現失誤的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懲罰。另外,我們還需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以此來提高風險防范的整體水平。
本研究需要將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以及風險認識程度評分進行對比。風險認識程度評分中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意識評分、風險因素意識評分以及風險管理態度評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導管脫落、肺部感染以及墜床。
采用軟件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并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工作中的風險認識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表示護理風險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風險認識程度評分對比[(±S),分]
護理結束后統計分析發現,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5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00%,表示護理風險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醫療機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其能夠對工作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能夠讓患者享受到更加規范化和系統化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3]。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我們還需要醫院護理部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護理風險一般是指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部分危險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其具有高風險等特點,會對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近年來,健康理念的不斷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這也直接使人們對醫療和護理安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在此背景下,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斷體現出來。
護理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醫院護理部的護理風險管理理念。在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開展監控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正規嚴格的風險教育,從而提高護理人員防范和識別護理風險的能力,定期收集和分析護理風險事件,而后根據問題對工作流程進行改進,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便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和便捷的護理服務[5]。
本次研究也顯示,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其風險認識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另外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時,由醫院護理部對其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提高患者的風險認識程度,同時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