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賽華
(蘭州市第七中學 甘肅蘭州 730000)
調查時間:2020年4月
調查方式:線上問卷調查
調查范圍:設計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問卷,涉及以甘肅為主的三個省市;設計教師線上教學調查問卷,涉及以甘肅為主的六個省市。
調查目的:因為疫情,線上教學成為居家學生學習的新模式。這也使得傳統的線下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次線上調查報告旨在進一步優化線上教學,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養,以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教育教學形勢。
為了得到有效數據,我們特制作了在線問卷調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發送給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人群。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問卷,涉及以甘肅為主的三個省市,共收回有效問卷264份;教師線上教學調查問卷,涉及以甘肅為主的六個省市,共收回有效問卷101份。下圖是采用的在線調查問卷: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我們發現,習慣了傳統教學的教師和學生在線上教學、云端課堂遇到了以下問題。
1.自律性和自覺性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線上學習非常感興趣的占22.73%,感覺一般的占64.39%;對于線上學習效率,60.61%的學生認為沒有學習氛圍,7.58%的學生認為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關于學習態度,37.12%的學生認為比以前懶散,21.97%的學生態度比以前積極;一半以上的學生認識到自己在上課過程中“自我控制力不強”“受周圍環境影響”;10.98%的學生選擇了錯過教師直播不會抽空補課;有一半的學生會在網課時間拒絕同伴外出的邀約,而另一半則有可能放棄線上學習。

2.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
對于線上學習效率,六成學生認為沒有學習氛圍;同樣有六成左右學生選擇傾聽而不會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近一半的學生感到課堂參與度低,聽課枯燥乏味。
3.視力及網癮問題有待改善
問卷結果顯示:41.29%的學生反饋對視力有影響。學生長時間盯著電腦或平板,造成眼干眼澀,進而形成近視。長時間面對電子產品、依賴電子產品及網絡,這可能加深學生的網癮問題。學生開學后可能也很難自制。
4.硬件、流量支撐有待完善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期間,學生使用數字化的終端設備進行線上學習,其中使用手機線上學習的學生占七成,其余為電腦或平板。15.53%的學生反饋存在“網卡,網絡延時”的現象;7.95%的學生反饋上網流量不夠,其中以農村學生居多。這一比例雖是少數,但對身在其中的學生而言,實現線上學習顯然非常困難。

1.專項培訓少,線上操作難
調查結果顯示,因為缺乏專業培訓,有一半的教師在線上教學中遇到“工具使用不熟練影響教學效果”的問題,從而導致線上教學不太順利的教師也超過了一半。
2.居家工作多,集體教研難
68.32%的教師認為工作量較以往大很多,只有2.9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比線下教學工作量小。主播教師們基本上都是各立門戶,缺乏集體的教學研究活動。
3.師生互動少,“隔空”監控難
77.2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難以對學生實行有效監督,學情難以把握”是線上教學最大的問題”;“學生無法監管、課堂難以駕馭”是制約60.4%的教師今后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因素。受設備、網絡延遲、課堂時間等因素限制,線上課堂的師生互動明顯減少,且較活躍的學生少而集中。
4.當堂測試少,效果反饋難
課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多半通過提交作業反饋,網絡環境下作業的真實性難以把控,“待修正”的作業往往遲遲難以回復。教師也無法通過測試反饋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活陷入停擺現狀,但卻掀起了線上教學的狂潮,也給教學改革帶來了全新的挑戰。線上教學勢必將成為未來教學發展的趨勢。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解決的途徑,讓線上教學成為線下教學的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