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波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蘇州 215104)
2019年,男籃世界杯已經落下帷幕。擁有主場之利的中國男籃不僅未能在世界大賽的成績上有所突破,反而創造了世界大賽中的最差戰績,原因何在?這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和總結。本文對本屆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與對手不同位置運動員的攻防能力進行對比研究,試圖找出中國男籃與對手在各個位置上所存在的差距以及我們所擁有的優勢。
以2019年男籃世界杯中國隊與對手各位置運動員的進攻和防守技術指標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針對本文的研究,查閱了大量有關本屆男籃世界杯的相關資料,以及籃球攻防能力的論文和資料。
2.錄像觀察法
對男籃世界杯中國隊與科特迪瓦隊、中國隊與波蘭隊、中國隊與委內瑞拉隊、中國隊與韓國隊、中國隊與尼日利亞隊共5場比賽的視頻進行反復的觀察,獲取研究所需要的資料。
3.數理統計法
將所獲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4.比較分析法
對中國男籃和參賽對手不同位置運動員在本屆男籃世界杯比賽中的攻防指標進行比較,分析他們之間存在的差距。
在籃球運動中,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年齡等身體形態是球隊最重要的基礎參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運動員的競技水平[1]。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年齡上,中國男籃各位置運動員的平均年齡都低于對手;在平均身高上,中國男籃除前鋒位置外,另外兩個位置的平均身高都高于對手;在體重和克托萊指數上,中國男籃在中鋒位置上高于對手,而在后衛和前鋒位置上均遠遠低于對手。由此可見,中國男籃在與對手的競爭中,除了中鋒位置具有一定的身體優勢之外,后衛和前鋒位置上處于劣勢。

表1 中國男籃與對手各位置隊員身體形態指標平均值一覽表
籃球進攻能力主要包括得分、助攻、失誤和被侵等。被侵能力主要指造犯規的能力,一名優秀的籃球隊員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突破技術造成對方的犯規,不僅可以給對方的防守帶來壓力,還可以為本方獲得罰籃得分的機會。
1.后衛位置的比較分析
籃球后衛是比賽場的核心。在進攻時,后衛是進攻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在防守時,他又是全隊的第一道防線,負責遏制對手的進攻。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場均得分上,中國隊后衛與對手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國男籃后衛平均每場得到29.2分,而對手后衛場均得到35.4分;在投籃方面,中國男籃后衛只在3分球的投籃次數上高于對手后衛,而在2分球和罰籃上,無論是投籃的次數、命中數還是命中率上均落后對手;在進攻籃板和造犯規方面,中國男籃后衛的兩項指標均低于對手后衛;而在助攻和失誤兩項指標上,中國男籃后衛優于對手后衛。這些數據的對比表明,中國男籃后衛由于身體對抗能力上的差距,在激烈的對抗下,投籃的穩定性不高,同時缺乏進攻的侵略性,造犯規獲得罰球的能力不如對手后衛隊員。[1]

表2 中國男籃與對手后衛位置攻防能力指標統計情況
2.前鋒位置的比較分析
在籃球比賽中,前鋒隊員既是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又是助攻手,也是搶籃板球的主要隊員。然而,在本屆男籃世界杯上,前鋒位置是中國男籃的一大短板。中國男籃有四名前鋒隊員,但只有翟小川獲得較多的出場時間,其余三名前鋒隊員的上場時間則很少,所以中國隊前鋒隊員的數據主要來自翟小川。
表3表明,在前鋒位置進攻數據的對比上,中國男籃前鋒與對手前鋒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國隊前鋒場均只有7分進賬,而對手前鋒場均能得到21.4分,是中國隊前鋒場均得分的3倍。中國隊前鋒只在2分球和3分球的投籃命中率以及失誤上優于對手前鋒,而在投籃的出手次數和命中數、罰籃、助攻、前場籃板、被侵等數據上與對手均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表3 中國男籃與對手前鋒位置攻防能力指標統計情況
3.中鋒位置的比較分析
中鋒不僅是參與進攻的主要得分手、全隊配合的樞紐,爭搶籃板球的能手,還是決定全隊攻守轉換速度的關鍵人物與影響和決定全隊戰術意志的核心[2]。本屆男籃世界杯上,中國男籃擁有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三大中鋒,內線實力明顯優于參賽隊手。表4表明,中國男籃中鋒除了在罰籃命中率和失誤兩項指標上落后對手中鋒之外,在其余的進攻指標上均高于對手中鋒。本屆男籃世界杯上,中國隊中鋒是主要的得分點,場均貢獻34.8分,遠遠高于對手的16.2分。在造犯規上,中國隊中鋒場均被侵10.6,對手中鋒場均只有3次。

表4 中國男籃與對手中鋒位置攻防能力指標統計情況
籃球防守能力主要包括防守籃板球、搶斷和蓋帽等。控制防守籃板球能夠能防止對手獲得球權,減少對方二次進攻的機會。蓋帽不僅能破壞進攻對手的進攻,打擊進攻對手的信心,還能提高防守方的士氣。搶斷球技術是隊員的意識、判斷、反應、起動速度和技術的綜合表現[3]。
1.后衛位置的比較分析
表2數據顯示,中國隊后衛在整屆比賽中沒有一次蓋帽,而對手后衛場均1.4次蓋帽;在防守籃板球方面,中國隊后衛場均5.3個,對手8.5個;在搶斷方面,中國隊后衛場均5.5個,高于對手的2.2個。后衛防守數據的對比,表明中國隊后衛在搶斷能力上強于對方后衛。但是,在防守籃板球的拼搶和蓋帽上,雖然中國隊后衛在身高與對手后衛相比不占劣勢,但是由于體重和克萊托指數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導致了身體對抗能力不如對手,使得中國男籃后衛在拼搶后場籃板球和蓋帽時不占優勢。
2.前鋒位置的比較分析
表3數據顯示,中國男籃前鋒隊員在防守籃板球、搶斷和蓋帽上與對手前鋒隊員均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特別是防守籃板球上。中國隊前鋒隊員場均搶到2.4個防守籃板球,比賽對手場均能搶到8.1個,比對手場均少了5.7個。這說明中國前鋒隊員在防守能力上與對手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未能很好的幫助內線球員去協防和爭搶籃板球。
3.中鋒位置的比較分析
中鋒防守能力是全隊整體防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隊伍整體競技水平的重要標志[4]。與中國男籃后衛和前鋒兩個位置的球員相比,中國男籃中鋒在防守籃板球、搶斷和蓋帽的數據上均優于對手中鋒,特別是在防守籃板球和蓋帽上。表4數據表明,中國隊中鋒場均搶到16.9個后場籃板球,比賽對手為4.8個,優于對手12.1個;中國隊中鋒場均搶斷2.4個,對手場均2個,優于對手0.4個;中國隊中鋒場均2.6次蓋帽,對手0.4次,優于對手2.2個。
1.與對手不同位置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指標相比,在中鋒位置上,中國男籃除了平均年齡低于對手,其它身體指標均高于對手。但是,在后衛和前鋒位置上,除了身高與對手沒有差距之外,中國男籃其它身體形態指標均低于對手。
2.后衛位置和前鋒位置是中國男籃的軟肋,與對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特別是前鋒位置,無論是進攻上還是防守上,中國男籃與對手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3.中鋒位置的實力明顯高于對手,是中國男籃攻防的核心。
1.加強后衛和前鋒位置球員的培養。一方面,我們要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我們要提高他們在激烈身體對抗下運用各種技術的能力,以及投籃的穩定性;最后,我們要提高他們的防守能力,特別是拼搶防守籃板球和蓋帽的能力。
2.加強中國男籃的梯隊建設,從而保證中國男籃的后備力量。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提高CBA聯賽的整體水平,提高球員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有潛質的年輕球員“走出去”,學習國外先進的訓練和管理理念,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