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愛
(浙江省富陽中學 浙江杭州 311400)
睡眠質量通常用來評價個體的睡眠狀況[1],當個體可以快速入睡、睡眠深、白天可以快速起床以及工作高效而不困倦,都可認為其睡眠質量高。當人處于睡眠狀態的時候,由于主動性活動減弱,人的體力和精力也得到相應恢復[2]。研究證實,睡眠質量除了可以促進個體精神狀態的恢復,還能促進其情緒調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1][3]。睡眠出現問題很容易引發一些生理及心理疾病,如焦慮、抑郁等[1][4]。因此,一個較高的睡眠質量可以幫助人更好的維持身心健康以及自我的發展。中國睡眠醫學會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成年群體中超過五成的人有睡眠問題[5-6]。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越來越多的競爭,使成年群體作為這個龐大群體中的中堅力量,背負了更多重擔。相應地,他們的身體及心理狀況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Sterling和Eyer(1988)提出個體長時間處于壓力狀態下將產生身心的紊亂衰竭[7][8]。另外,Lazarus(1966)的交互作用理論闡述了個體感受壓力是一個主動認知的過程,進而會引起內穩態的不平衡,如干擾到睡眠質量[7][9]。基于此,本研究認為,感知壓力可能是影響成年群體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現有的國內外的實證研究也從不同角度證實了這個觀點。如研究發現青少年壓力知覺與其睡眠質量呈顯著負相關[7][10]。碩士生群體在團體實測和個體實測中都顯示出了壓力與睡眠質量的相關性[11]。而以老年群體為對象的研究也發現,當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其壓力水平會增高,進而導致他們的睡眠質量更差。
目前而言,很少有研究將成年人單獨作為研究對象,故本研究將探索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成年群體感知到的壓力與其睡眠質量的關系,并考察該群體的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的現狀及其差異性。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可以為探索成年人這一重要群體感知到的壓力和睡眠質量的關系提供數據支持,為東部沿海城市成年群體睡眠質量提升等干預工作提供科學的參考意見。
本研究依據方便采樣原則,通過社交軟件及現場調查招募了浙江杭州317名成年人。網絡施測共發放230份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為226份。現場調查共發放87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數69份。共計有效問卷數295份(問卷有效率為93.06%)。男性被試有105人,占總人數的35.57%,女性被試有190人,占總人數的64.43%。被試年齡分布在18~58周歲之間。
1.感知壓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本研究采用其中文版施測。該量表由楊廷忠教授等人進行信、效度檢測,結果良好。量表共14個條目,采用5點計分,其中4,5,6,7,8,9,10,13為反向計分。該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壓力知覺越大。本研究測得量表內的一致性系數為0.81。
2.睡眠質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本研究采用其中文版施測。量表由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總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劉賢臣等于1996年將該量表譯成中文,并對其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結果良好。本研究中量表內的一致性系數為0.84。
本研究通過社交軟件及現場調查等兩種方式發放問卷,被試均是自愿填寫問卷者,并在填寫前被清楚告知本次調查的意義以及保密原則。
本研究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主要方式包括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以及回歸分析。
1.感知壓力的描述性分析

表一 感知壓力在成年群體中的描述性結果
由上表可知被試的成年群體中總體存在一定程度的壓力知覺,其最大值為52,最小值為8,均值為25.81。
2.成年群體感知壓力的性別差異

表二 成年群體感知壓力的性別差異
由上表可,知在被試的成年群體中(男性109人,女性190人),性別對于感知壓力的影響不顯著(p=0.13>0.05)。
3.成年群體感知壓力在家庭經濟水平上的差異

表三 成年群體感知壓力在家庭經濟水平上的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結果發現,不同經濟收入的成年人在感知壓力程度上存在邊緣顯著差異。(p=0.05)同時,事后比較顯示,收入高于平均值的成年人的感知壓力程度顯著高于收入等于(1-2=1.72,p=0.03<0.05)和小于平均值(1-2=2.20,p= 0.03<0.05)的成年人的感知壓力。
1.睡眠質量的描述性分析

表四 睡眠質量在成年群體中的描述性結果
由上表可知,被試成年群體的睡眠質量存在一定問題。最大值為54,最小值為14,均值為23.27。
2.成年群體睡眠質量的性別差異

表五 成年群體睡眠質量的性別差異
由上表可知,在被試的成年群體中(男性105人,女性190人),性別對于睡眠質量的影響不顯著(p=0.33>0.05)。
3.成年群體睡眠質量在家庭經濟水平上的差異

表六 成年群體睡眠質量在家庭經濟水平上的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結果發現,不同經濟收入的成年人在睡眠質量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7>0.05),因此不進行事后檢驗。
1.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在成年群體的相關分析

表七 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在成年群體的相關分析
由上表可知收入水平和成年群體感知壓力顯著正相關,且收入越高感知到的壓力越大。年齡和成年群體感知到壓力顯著負相關,年齡越大壓力越小。成年群體感知到的壓力和睡眠質量顯著負相關,且感知到的壓力越大,睡眠質量越差。
1.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在成年群體的回歸分析

表八 感知壓力預測睡眠質量的回歸分析
由回歸分析可得,成年群體感知到的壓力對睡眠質量有顯著影響,且成年群體感知壓力的程度在31%的程度上可以預測其睡眠質量。
本研究探討了東部沿海地區成年群體感知壓力和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獲得了一些有意義的發現。
首先,研究發現,成年群體存在一定程度的壓力,但不存在性別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的被試群體為較發達城市的成年群體,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均比較高,大部分都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性別對于這個群體中的感知壓力的影響不顯著。但研究發現,感知壓力與年齡呈負相關,即年齡越大壓力越小。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養老制度逐漸完善,其次年齡較大的成年群體,對于兒女的撫養壓力較小,對自身未來收入預期較年輕時降低,更多的追求生活安定。故成年群體中年齡越大,感知壓力越小。
其次,發現不同經濟收入的成年人在感知壓力程度上存在邊緣顯著差異,收入高的成年人的壓力程度顯著高于收入低或處于平均值的成年人的壓力。由此可看出兩點,第一,收入高的成年人對于獲得更好的生活有更強烈的愿望,對于自己的未來收入預期也會更高,從而由他人和自己所產生的壓力也會更大。第二,高收入群體的社會地位較高,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及社會對他造成的壓力也就越大。
最后,回歸分析表明,成年群體的感知壓力可以預測其睡眠質量,壓力越大,睡眠質量越差,且預測率為31%。由此可看出,感知壓力對睡眠質量有較大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睡眠質量。
由此次探究來看,雖然睡眠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當今社會成年群體的壓力日益增加,將會使其睡眠質量繼續下降,這一現象在較發達城市已比較普遍。因此,該群體應該重視并主動去調整自身狀態,尋找方式釋放和緩解所受到的壓力。比如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和朋友及家人交流或者定期去和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和疏導。而從社會角度出發,企業單位應該定期對員工的身心狀態進行評估,讓員工對自己感知壓力及睡眠質量等的情況有所了解;社會媒體也可以圍繞成年群體的身心健康這一主題進行相關知識的推廣,讓更多的成年人去關注自身狀態。由這兩方面共同促進成年群體獲得更健康的身心和長足的發展。
同時本研究存在以下幾點局限:1.問卷調查使數據具有一定社會稱許性。2.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的機制研究仍有待商榷。3.橫段研究可能缺少探索因果關系的客觀性。
雖然本研究存在一些欠缺之處,但本研究從一個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群體角度出發,探索其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的關系,有利于提高社會的重視,以及為后續應用和干預提供一定的依據。
本研究通過現場發放問卷及網絡發放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并探究壓力知覺與睡眠質量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感知壓力水平可以顯著正向預測成年群體睡眠質量。此外,年齡與感知壓力水平呈顯著負相關,經濟收入水平與感知壓力也呈顯著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