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燕
(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 江蘇南京 211300)
急性膽囊炎是現目前僅次于急性闌尾炎的一種常見臨床急腹癥。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為上腹部出現脹痛,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展為陣發性絞痛,而后會出現放射性后背疼痛,并伴有厭食和嘔吐等癥狀[1]。此病發作時來勢迅猛,如果不及時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就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外科手術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常見治療方式,但是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手術結合綜合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所以本文就對急性膽囊炎患者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影響進行分析探討。分析如下。
將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膽囊炎患者8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為26-69歲,平均年齡為(49.33±2.74)歲,平均病程為(1.75±0.74)年;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為28-71歲,平均年齡為(51.14±2.19)歲,平均病程為(1.49±0.56)年。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確診后均實施膽囊切除手術進行治療,所有流程依照臨床常規手術操作實施。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其護理的主要內容是協助患者定期進行常規檢查,在術中協助患者進行合適的體位調試[2]。
實驗組: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上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其護理的主要內容是:(1)術前護理。術前讓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識,并且向患者以及家屬說明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其康復會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隨時和患者做有效溝通,以緩解患者對醫院乃至護理人員的陌生感,促使醫患關系更加和諧;同時協助患者定期做術前常規檢查,其中包含肝腎功能以及血生化等;向患者講解膽囊炎的病癥表現以及治療的相關知識,使其能疾病有正確的認知,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對其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以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2)術中護理。醫護人員在術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變化,并且要予以患者合理的心理指導,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醫師的手術操作,提高手術的完成效率,待手術順利完成后,再將患者送回病房。(3)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對患者進行鎮痛護理,相關護理人員應當叮囑患者注意保證切口的干燥衛生,以促進傷口的愈合,避免后期細菌滋生引發感染;護理人員還應鼓勵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待患者胃腸道功能有所恢復,予以其半流質或流質食物進食,提醒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纖維、幫助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另外還應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出院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
使用生活質量評分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進行評分,其中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社會關系三個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將數據納入SPSS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s)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有明顯提高,生活飲食習慣也在跟隨著不斷的變化,急性膽囊炎患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多。該病的高發群體屬于中老年人,是一種膽部臨床疾病,病癥表現主要是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膽囊壁穿孔和膽汁性腹膜炎等嚴重后果。
現目前臨床醫學普遍還是對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但是因為患者對手術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術前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焦躁等負面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對患者的手術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手術治療還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患者會因為手術切口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因此對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圍術期綜合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將貫穿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從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的心里知道、健康教育以及飲食護理促進患者身體能盡早康復。
綜上所訴,對急性膽囊炎患者采用專業合理的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利于患者身體健康恢復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