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陽
心理輔導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學校安定團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要做好心理輔導,教師必須有積極的人性假設,承認每個學生都有向上、向善的內心,都有對更好的自己的渴望。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才能做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打開學生心扉、走進學生的內心,給學生以積極、有效的支持,讓學生走出陰霾,走上明媚、陽光的大道。
一、相信學生有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2017年暑假,我成功干預了一位有輕生傾向的學生。對這位學生做了及時心理幫扶工作、安排好基礎的幫扶機制后,我明白,我的心理輔導工作才剛剛開始。
之后一段時間,每隔兩天我就會找她聊天,偶爾一起吃飯。漸漸地,她把我當作無話不談的朋友,與同學們的交往也趨于正常,不再有過激言辭。幾個月后,她表示自己要跨專業報考心理專業的研究生,幫助像自己一樣有抑郁傾向的人。結果名落孫山。我主動找到她,與她一起分析,讓她認識到考研失利是因為學習不系統而且學習時間短,幫助她從自我厭棄的情緒中走出來。
當然,要幫助這位學生真正走出來,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我協助她聯系了目標學校的心理專業導師,請導師對她進行專業學習輔導。有一次,在校園里遇到,這位學生興奮地向我報告,經過導師的點撥,她豁然開朗,找到了學習的方向。這位學生通過通信工具對我說:感謝您!這半年您很關心我,是您讓我看到了光明的前路,原來我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這一次心理危機的處理,使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處于花季的學生,只要耐心地給予他們恰當的心理支持和行動支持,就能幫助他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二、相信學生有積極向上的心態
教師一定要秉持積極的人性假設,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積極向好的心態,相信每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先天就是壞的、惡的,而是因為他們遇到了問題,他們需要幫助。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這正是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有一名男生,性格內向,人際關系緊張,獨來獨往,從不與其他同學一起進餐、學習。有時連續幾天在宿舍里玩游戲,餓了叫外賣,困了就睡覺,起床繼續玩游戲。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學校會將其勸退。
發現他的情況后,我們及時建立了三級幫扶機制,并特約了心理顧問進行專業幫助。但是,他一直以“沒時間”“學習忙”“生病不能動”為由拒絕進行心理咨詢,抵觸情緒非常明顯。多次聯系后,他十分不情愿地答應了心理咨詢。心理顧問給出的結論是“高能型自閉”,這位同學智商高,但敏感多疑,仇視他人,偏頗不客觀,與同學溝通不暢以至于漸漸不和其他人交流而沉迷網絡游戲。
面對這個棘手的學生,我一時也難以找到有效的方法,只能頻繁去他的宿舍,試圖拉近與他的距離。但是,無論我跟他說什么,他都只是“嗯”一聲,目光從不離開電腦。一次,發現他在玩DNF(《地下城與勇士》,一款網絡游戲),我用愉快的語氣問他:“在玩DNF嗎?很老的游戲了。”只見他眼睛一亮,頭一次停下手上的動作望向我:“韓老師你也玩DNF嗎?”以此為契機,我跟他開始溝通。他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經過這一次,我們的距離無形之間拉近了不少。之后我去他的宿舍,他會合上電腦跟我聊天。漸漸地,我們的聊天內容從游戲轉到了體育、音樂、情感和學習上。我發現,他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看待事情很客觀也很深刻。
幾個月之后,他說母親想讓他考研,他自己沒有信心,感覺考不上的話純粹是浪費時間,但是如果不好好準備又會傷了母親的心。我鼓勵他:“考研能讓你的視野更開闊,而且接觸了這么長時間,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只要用心,機會是很大的。”為避免他沒有毅力堅持,再玩游戲,我又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復習到最后拼的就是身體,你太瘦弱了,如果復習到后期,一生病不就白努力了?你這么喜歡籃球,我們可以通過打籃球鍛煉身體。”剛開始,他還很抗拒,但是打了幾個星期籃球之后,他越來越喜歡運動。時值“籃俱杯”比賽,他還報名參賽了,與大三、大四的同學們一起,打出了小組第二的好成績。通過籃球比賽,他認識了更多的朋友。再在宿舍見到他時,如果抱著電腦,大多是在學習研究專業。距離考研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又找到了他,為他加油。他對考研充滿了信心。
這次心理危機的處理,再一次證明,積極的人性假設,是我們接納學生、幫助學生的前提。
三、相信學生有積極生活的信念
學習是學生的核心任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自信、自尊和價值感的實現。不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與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關。學生的學習困難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化解,就可能產生強烈的挫折感、無力感,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國慶假期,學生干部打電話報告一位女同學醉酒并揚言要殺人。這位女生平時參加活動很積極,人也很樂觀,只是學習成績稍微差一些。到底發生了什么?我趕緊介入。
在基礎的心理幫扶工作之后,我跟這位同學出去散步,一邊走一邊聊天,試圖在輕松的情境下平復她的情緒。剛開始還很正常,后來她激動起來,向我傾訴她因為學習差而產生了極度的自卑情緒,經常深夜在宿舍里偷偷哭泣,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和她從下午聊到晚上,開導她,但也意識到最重要的問題是專業選擇錯誤,她并不適合現在的專業。
因此,我請來了這位同學的家長,并與這位同學及家長充分交流,向他們介紹相應的國家政策,與他們一起分析學生的現狀及未來的可能。深度交流之后,這位學生特別感謝我對她的開導,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不適合讀這個專業,她就要重新再來。她說:“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會重新參加高考,尋找到一個適合我發揮的專業。”
這位同學參加了2019年高考。高考報名之后,這位同學給我發來短信:謝謝韓導,重燃了我生活的希望之火,雖然暫時離開了大學校園,但是我相信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我的心理輔導實踐的思想前提是每個人都是向往美好、積極的生活的,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心理工作的落腳點是“愛心”,對學生有足夠的愛心,才可能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傾聽他們的聲音,引導他們發現生活的美好,走出陰霾,讓陽光照入心靈。
(作者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