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麗
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現已普遍進入課堂。
新課程改革強調“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要求“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探索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課堂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由此可見,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極其重要。教師要在先進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巧用多媒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傳統教學的根本變革,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實效性,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之目的。
策略一:加大軟件建設,促進實效
首先,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硬件環境建設,加大軟件資源建設的力度,將班級中有問題的電腦和多媒體設備及時報修或更換,確保學校網絡系統的安全、順暢運行。其次,學校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豐富資源包的教學資料,如同課異構PPT、課外延伸知識、分類課后作業……豐富的教學資源給老師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部分老師還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修改PPT、下載課后作業給學生練習,這就提高了資源的使用率。老師們見多了,用多了,對多媒體的操作就熟練了,課堂教學就不斷走向信息化、現代化了。
策略二:創新教學模式,帶來實效
“其實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現代教育手段也是如此。我們采取多種方法,探索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收效好。
1.運用多媒體教學,開創新型的教學模式
比如有老師在教學《豬年說豬》的錄像課時,大膽使用了啟發式、探究式的方法,緊扣“問題——探究——小結”的主線,適時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走進了探究的課堂,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小組討論,整節課打破了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很理想。
2.借助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也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可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是多么重要。有位老師在公開課《怎么都快樂》一文的教學中,以“快樂”為主線展開教學,借助電教多媒體,讓學生看圖片,看視頻、聽錄音、演示游戲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受快樂,告訴學生生活中處處有快樂,事事有快樂,怎么樣玩都會快樂,讓學生產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收效良好。二年級一位老師的研討課《傳統節日》,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運用已學會的識字方法認識記憶生字,如:用加一加、 減一減、換一換、記筆順等方法記憶生字。教師還結合低年級學生貪玩的特性,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識字游戲競賽的方式學習漢字,激起了學生的沖關識字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學生們爭先恐后,紛紛高舉小手搶答,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
3.采取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抓好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何等的重要。某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學時,緊扣中心,突出總理的“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的特點。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考,感受總理的幾十年如一日,為黨為國為民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偉大人格。在課文延伸環節,她借助多媒體,補充周總理的感人事跡,出示周總理身患癌癥時的一日日程表,使學生得到了心靈上的震撼。此時,她讓學生用激動而自豪的語氣朗讀“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深情地朗讀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總理的偉大人格。接著老師采用配樂形式出示“總理最后的日子”的資料,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講解,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后,再讓學生用激動而自豪的語氣反復朗讀“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這樣的朗讀既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又加深了學生對總理的尊敬和愛戴之情。同時充分利用錄音、幻燈片、投影儀等現代的教育技術設備輔助教學,課堂教學更高效。
通過探究多媒體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策略,我們課題組成員以及全體語文老師深深地感受到了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將這些實效性策略在全校推廣及應用。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