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完善,事業單位改革也在穩步推進中,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顯得更加重要。文章闡述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強化對策,希望對相關人士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管理? 問題? 對策
從當前階段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比如管理意識不夠深刻、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賬實不符的情況十分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有資產整體發展情況。國有資產管理的不確定性對整體管理水平形成較大的制約,同時對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進有一定的阻礙。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我們應對當前階段存在的問題有明確的認識,才財政部門監管的角度出發,創新國有資產管理形式、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強化信息化技術的有效利用,不斷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實際管理效果。
一、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踐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深刻
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在思想上對固定資產管理認識程度不足,相關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認為成本核算完全沒有必要。與此同時,受長期以來政府對行政事業單位撥款的影響,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的認識不足,沒有風險意識和外界壓力,對國有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足,后續工作開展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國有資產管理的實際效果。
(二)管理機制不健全
從管理機制來看,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一般按照統一的方式、原則上各司其職,這也是通常說的歸口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各部門之間很難形成統一的部署和安排。與此同時,會計監督力度不嚴,資產核算中存在很多問題,折舊體系相對不完善,導致很多固定資產嚴重偏離實際,同時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缺乏動態管理,對資產的維護、購置等狀況缺乏合理的規劃,導致資產管理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三)存在賬外資產、賬實不符的情況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都有賬外資產,這些資產長期得不到清點,造成資產賬目混亂或者賬實不一致的現象。與此同時,隨著辦公設備、計算軟件和硬件設施的增加,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量快速提升,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單位資產登記不足,很多賬外資產管理達不到預期要求。不僅如此,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時相對隨意,資產管理流程不按照規范來進行,造成會計信息可信度低,對國有資產管理造成負面影響。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強化對策
(一)創新國有資產管理理念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堅持國有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注重國有資產管理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整體質量。比如,改變傳統階段“重購置,輕管理”的思維模式,注重國有資產后續使用、維護、租借、轉讓、報廢等相應的流程,不斷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整體效果。
(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應當制定和出臺固定資產采購審批機制,明確國有資產采購的范圍、內容、要求、注意事項等,避免單位固定資產的重復采購、盲目采購等問題,提高固定資產采購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比如可以通過簽訂資產管理目標責任書的方式,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獎罰分明的制度,提升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推行固定資產網絡化管理
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記錄、保管不全,傳輸和儲存不方便等,容易造成賬面和實際不符,造成資產重復購置、固定資產利用效率低下等,不利于綜合管理。利用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可以大幅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可以實現資產的動態化管理。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行更新管理信息,方便用戶根據權限進行瀏覽、查閱和使用等。
三、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綜合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應制定長期的管理規劃,改變以往重現金輕實物的管理模式,加強薄弱環節的綜合管理,劃分明確的管理權限,穩步提升固定資產綜合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敏.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分析[J].經貿實踐,2018(3X):125-126.
[2]李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8(10):11-12.
作者簡介:姓名:林葉芳? 出生:1981年12月? 性別:女? 籍貫:廣東湛江? 學歷:本科? 職稱:中級會計師? 研究方向:事業單位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