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核算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財務會計應該盡早根據國情建立合適我國經濟發展的權責發生制度,來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 政府財務會計? 應用
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越來越密切,目前西方國家已經逐漸將原本的首付實現制更改為權責發生制,對比來看全責發生制不但能夠體現出國家的收支情況,更能夠反饋出政府現有資產狀況,提高了信息的質量和透明度。而且,就目前來看我國內部的會計核算準則還尚未統一,核算的口徑不同,給各企業之間的交流和跨區域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形式單一,內容繁多復雜,已經很難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應該跟緊社會發展的步伐,根據自己的國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權責發生制,保證政府財務會計工作順利進行,推動社會的改革發展。
一、政府財務會計及權責發生制含義
(一)政府財務會計
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政府會計是一套會計體系,用來確定,核算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往來的體系。政府財務會計包括,政府會計準則體系、政府會計制度體系、政府財務報告體系等三方面,主要是要求政府部門按照財務會計準則要求進行財會活動,并且將其整理為財務報告,供有關部門查閱。多年來,我國財務會計一直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的制度進行的,能夠明確政府資金的運用準則,并且在宏觀上決定了政府的發展方向。但是對比來說也有一定的弊端,它無法體現出政府的財政狀況,使得在整個過程中政府沒有意識控制財產使用,無法讓政府資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又可以稱之為“應收應付制”,與全責發生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權責發生制對每一筆的收支和預收支都有明確的登記。凡是在本期內已經發生的或者應負擔的費用都做本期的處理,相反,不屬于本期的無論是否已經支出都不做登記,權責發生制是以權力發生的時間為準,而不是費用產生的時期。這種記賬方式能夠很好的避免收付實現制的弊端,也是現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會計體系。通過權責發生制,政府能夠隨時了解到政府的實力和家底,方便政府開展項目,而且能夠從單個項目出發,了解到真實的效益情況。但是同時,權責發生制也存在弊端,在反應企業的業績的時候,一個賬上看似經營正常,效益良好的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可能沒有可運作的資金。因此在使用權責發生制時,應該結合財務狀況變動表一起分析企業經營狀況。
二、權責發生制在我國政府財務會計中的應用意義
(一)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進,使得市場的融資方式更加多樣化,尤其是在各個地區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多,交易也越來越頻繁,政府資金的融入也不再局限于當地的撥款和貸款等形式,更多的是通過企業股票的方式對社會的企業進行干預,從而實現對企業的扶持。在進出項增多之后,原來的收付實現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必須加快步伐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發展的會計核算方式。除此之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來往更加密切,統一的核算方式能夠加強各國之間的聯系。就目前來看,世界各國,尤其是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已經逐步形成了適合于自己國家的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式。因此,在政府財務會計中引入權責發生制不但能夠同意國內的核算方式,實現對地方企業的扶持,還能夠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經濟風險防范的必要
收付實現制是以費用產生為標準的,對于應收、應付是無法統計到的,這使得政府的真實情況不能夠得到體現。政府有很多是應付項目,例如,貸款與養老金等,如果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就很難體現出政府的資金狀況,使得誤導政府行為。由此可見,傳統的收付實現制非常不利于政府做決策,使得政府行為存在風險。對比來說,權責發生制能夠體現出政府的負債情況,不僅僅如此,還能夠體現出政府應承擔的責任,能夠真實的體現出政府現在所處的狀況,可以供給政府進行參考,是否要進行下一步投資或者貸款行為。減弱了未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避免了政府經濟危機。
(三)實現財務報告的必然
收付實現制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真實的體現出政府的實際情況,權責發生制能夠對政府的綜合實力以財務報告的方式進行體現,以供決策者或者決策團隊參考,能夠方便其作出正確的選擇。權責發生制是以揭露政府的現狀為目的的一種核算方式,能夠綜合的體現政府各項費用的支出,負債,應付責任,現有財產等,并且還能夠對財政狀況,經濟狀況,負債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政府財會信息的透明度,也對政府資金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監督作用,使得政府資金得到了合理的應用。
三、權責發生制在我國政府財務會計中的應用措施
(一)政府財務會計的改革要循序漸進
任何制度的改革都不是一日就能夠完成的,都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是我國已經執行了多年的收付實現制,現階段的計量技術無法直接滿足權責發生質的需求。因此,我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分層次的進行會計改革,在初期先執行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雙軌政策,再逐漸的傾向于權責發生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對國家的政策進行修改,擴大影響范圍,從而真正的實現權責發生制。
(二)建立適合于我國國情的制度
對于財會改革,有很多西方先進國家成功的案例可供我們借鑒,但是由于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我們在借鑒的同時,要注意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選擇適合我國國家發展的制度。例如,對一些小的國家,可以直接采用統一的會計核算方式,但是由于我國地域比較大,每個地方的特色都不同,很難直接形成統一的制度。我國要采用試點的方式,逐漸引導地方統一于中央集權的會計制度。
(三)制度改革要建立在法律依據上
任何制度的改革都離不開法律的支撐,尤其是我國需要一個漫長的改革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證會計改革的實現。我國應該在改革的過程中,根據各方的反饋和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實現我國從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四)實現信息化管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技術不斷被人們接納,這是因為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實現會計的信息化管理,能夠簡化記賬過程,提高會計的工作效率,并且減少了失誤帶來的損失。尤其是現代的信息化手段能夠對數據進行處理,記錄,分析,可以實現政府財務報告,從而體現出政府目前的財務狀況,為決策執行者提供可以依靠的信息。應用信息化手段還能夠提高數據的準確性,讓信息體現的更加精確,降低會計成本,改善現有記賬方式。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會計信息化的投資,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提高信息化管理實現的速度,從而為政府評估提供更優質的數據。
(五)加強內外監督措施
制度的實施必不可少的就是監督機制,缺少了監督環節,很容易會形成經濟違法漏洞,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給政府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監督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部監督,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對政府的財務進行審計,執行監督權,并為監督職責負責,從而保證政府財務登記準確無誤。另一方面就是外部審計,在互聯網發達的現代,可以動用互聯網的力量實行外部審計,帶動公眾進行社會監督,建立舉報途徑,還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政府的財政行為進行了解,提高政府的行動效率。
四、結束語
權責發生制已經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權責發生質的會計核算,能夠準確的體現出政府的運營狀況和資產現狀,并且能夠對政府的潛在能力進行分析,避免了傳統的收付實現制存在的弊端。權責發生制提高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讓政府現狀更加公開化,使得政府行為得到了很好的監督。在進行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的過程,我國應該注意避免操之過急,要根據我國國情逐步向權責發生制轉換,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強信息化管理,采用內外監督手段,緊跟社會發展,最終達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
參考文獻:
[1]馬玉苗.行政單位實行權責發生制會計的研究[J].納稅.2017(09):55-58.
[2]張雙旗.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的改進建議[J].財會研究,2017(5):37-39.
[3]王曉潔,張志超.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6(32):79-84.
[4]劉暢,鄭權.權責發生制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新經濟,2016(Z1):113-114.
[5]陳澤.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的困難及應對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6(2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