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英
摘 要:在1951年2月公布了《勞動保護條例》,這一條例的頒布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我國社會保險體系正式開始建立。根據《勞動保護條例》來看,其具體針對的保障對象是企業職工,保險內容主要包括養老、失業、醫療、生育、工傷等五大保險項目。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社會保險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尤其是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社會保險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可小覷,它成為留住優秀人才,保證企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優勢之一。本文就是對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社會保險? 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
一、社會保險概述
(一)社會保險基本內容
社會保險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五種保險,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下面一一介紹一下每一種保險:第一,養老保險,這是主要保障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后,因勞動能力喪失,無法再通過勞動獲得經濟收入,卻依然能夠從養老保險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以此來維持自己的老年生活。第二,醫療保險,這主要是保障勞動者在發生疾病之后,能夠使用社會醫療保障卡購買藥品或者住院報銷,以此來減輕患病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就是說當勞動者患病之后,可以對符合醫療保險中規定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等內容進行一定比例的報銷。第三,工傷保險,這主要是指勞動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因職業行為受到意外傷害或者患上職業病,導致自身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死亡時,勞動者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的一種保險制度。在了解工傷保險相關內容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關于工傷保險的認定”,當勞動者因為工作受到傷害或者患上職業病喪失勞動能力后,不論造成工傷的具體原因是什么,不論究竟責任的承擔者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依法享有社會保險待遇,也就是“補償不追究過失原則”。而工傷保險的補償主要包括勞動者醫療治病、康復訓練時花費的各種費用,也包括基本生活的保障費用。第四,失業保險,具體是指具有法定年齡并且具有勞動能力卻不是出于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勞動者在失業期間內領取失業保險金。第五,生育保險,這一保險主要的保障對象是女性勞動者,是指勞動父母因生育無法進行勞動時,國家和社會對生育女員工給予經濟保障。主要包括兩項,一項是生育津貼,另外一項是生育醫療待遇。
(二)社會保險的承擔比例及注意事項
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性的要求企業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的一種社會保險保障制度。社會保險的承擔者主要由兩方,一方是企業,另一方是員工自身。其中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由企業全部承擔,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均由企業和個人按比例承擔。由于地區差異性不同,各個地區的繳費承擔比例有所差異。
在了解社會保險承擔比例之后,還需要重點了解一下社會保險的相關主義事項,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養老保險。本身養老保險一旦繳納是不可中斷繳納的,一旦中斷之后,再下次補繳之前就會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所帶來的費用也比較大。但是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存在很多人員養老保險中斷繳納的情況。國家出于對勞動者權利保護的目的允許未足額繳納15年養老保險的人員一次性補齊養老保險。第二,失業保險個人無法繳納,必須需要單位進行繳納。第三,醫療保險絕對不可以中斷三個月,一旦中斷時間超過三個月,那么無論生小病還是大病,都需要自掏腰包。
二、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員工的歸屬感
社會保險內容設計全面,對于企業員工與而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可以說社會保險滿足了員工住院看病、意外傷害、購房、養老等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勵員工。當員工享受到社會保險所帶來的一系列好處時,員工就更加容易對企業產生歸屬感,更加愿意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來為企業服務,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企業更好的完成工作,創造更高的效益。尤其是在“以人為本”的今天,人才是促進企業持續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只有盡職盡責的為企業員工做好社會社會保險服務工作,充分保障員工權益,才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讓員工做出更好的工作佳績。因此,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首先,應該制定明確的社會保險制度,當新員工試用期滿三個月之后,立馬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避免新員工保險繳納拖拉不及時的問題。其次,將社會保險繳納費用與員工工作績效相結合,當員工的工作績效越佳時,企業就可以為其繳納更好的社會保險費用,作為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因為社會保險費用越高,就意味著員工能夠獲得更多的醫療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以及養老金。最后企業人力資源化部門應該加強社會保險制度方面的學習,了解最新的社會保險政策,并開設相關咨詢答疑工作。因為每個企業的員工對社會保險的繳納情況都比較關注,他們想要了解企業為自己和個人承擔繳納的保險比例究竟是多少,想要知道醫療保險的比例及失業保險金、生育保險金的領取過程。這就需要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加強相關內容的學習,并憑借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容向員工內心答疑。
(二)規避企業風險,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正規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能夠有效為企業規避風險,減輕企業的負擔。因為企業如實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當員工出現工傷問題或者企業員工生育時,企業就不需要再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而是全部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當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鉆空子”的企業,他們為了節省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費用,并沒有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事故,企業和員工之間就會發生巨大的矛盾,嚴重時員工會通過法律手段將企業告上法庭。這不僅會讓企業處于官司之中,影響企業的形象,還會使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對企業給出合理化建議,極力主張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既是為了保障員工的權益,也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吸引優秀人才,避免人才流失
在今天,勞動者對社會保險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可以說社會保險成為企業是否能夠吸引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每一位從事于人力資源工作的人員都不陌生,他們在招聘人員時常常會遇到應聘者提問:“企業是否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由此可見,社會保險是否繳納成為應聘者是否選擇企業任職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同樣繳納社會保險的兩家企業,社會保險繳納基數高的企業往往更受應聘者的青睞。因此,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將繳納社會保險作為吸引人才來企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除此之外,通過數據分析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繳納社會保險的企業員工更加具有穩定性,因為一旦離職,就意味著社會保險需要中斷,影響自己的權益。所以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流失。
三、結束語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將更多的目光聚焦于社會保險這一方面,并在2019年采取強制性手段要求企業必須為企業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員工的合法權益。在良好的大環境下,企業對社會保險的認知度也俞來俞高,社會保險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關鍵組成部分。而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闡述了社會保險的相關內容,并重點分析和探究了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春玲.淺論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5):14+16.
[2]楊燦瑾.人力資源管理中社會保險工作的開展思路與重要作用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