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全

從彭州市磁峰鎮衛生院出發到達石門村,48歲的醫護人員米萍和同事需要經過幾次周轉:坐車、坐船、再步行,全程近一個小時。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米萍堅持每天往返兩次,已經從除夕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坐車坐船再步行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沒有人能夠想到,翹首期盼的庚子新年會以這樣的方式開場。
作為磁峰鎮衛生院的傳染病防治專干,米萍不僅是一名基層醫護人員,更是村民健康的“守門人”。疫情發生后,米萍就組織了全院職工的各種防護培訓。除夕開始便不斷領取、發放宣傳資料。
這段時間,米萍每天奔走在磁峰鎮的各居民點小區和公共場所,上門摸排密切接觸人員和返鄉人員情況,為轄區內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向社區居民宣傳防控措施、向各街道宣傳疫情相關知識。
石門村地處磁峰鎮蓮花湖下游,是米萍負責的村子之一。全村共1500余人,不少人都在外務工,只有春節回家。2019年12月,石門村發生山體滑坡,道路垮塌至今無法通行。從衛生院到村里,需要幾次周轉。
每天上午到崗后,米萍便開始準備需要攜帶的物品,然后與同事先開車到蓮花湖邊,再下車換乘機動船,上岸后,再步行半個小時左右,單程需花費近一個小時。
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天往返兩次,成了這些天米萍的一項日常工作。“此外,她還要去其他社區開展工作,基本是一天忙到黑。”米萍的同事介紹。
兒子兒媳齊上陣
“老實說,每天來回跑也很累,但這是我作為醫護人員的職責。農村地區不能掉以輕心,春節期間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家了,不少人防護意識不強,就更要讓他們引起重視。因此我要去挨家走訪,排查外出返鄉人員的情況,然后給他們宣講防護方法,測體溫。”米萍說。
除了有20余年從醫經驗的米萍外,她的兒子和兒媳也是醫務工作者,這個春節,他們同樣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
“我們首先就應該站出來,迎難而上,再累再辛苦,也要堅持。”米萍認為,擔當與作為是她作為一名入黨多年的共產黨員應該做的。米萍的行動也感動了不少當地村民,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米醫生不容易,保護我們,好樣的!”(作者單位/紅星新聞)(責編/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