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田 鄧曉洪

從1月24日(除夕)那天開始,譚娟和丈夫涂程就各自奔赴“戰場”。
譚娟是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以下簡稱“成都市公衛中心”)護士長,涂程是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病防治科科長。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成都市公衛中心作為定點收治單位開始接收病人,而市疾控中心緊急組建流行病學調查(以下簡稱“流調”)阻擊疫情。
兩個都與防控疫情緊密相連的人,奔赴各自的戰場,與新冠肺炎展開搏斗。
大年初一家就“ 散”了
此前,涂程把春節生活設計得好好的,他把70歲的老媽從江油接過來,設想這個春節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逛逛街,簡單、隨意、幸福。但疫情突然來了,計劃不如變化快。
1月22日,譚娟值班,當天通宵沒有回家。1月23日,涂程被抽調到應急流調二隊,開始緊張的流調。
1月24日1點30分,譚娟給涂程打電話:“你在哪兒啊?我今天終于可以下班了,你可以來接我不?”涂程當天跑了3家醫院做流調,“累成狗了”,那會兒正準備下班。他開車去成都市公衛中心接了譚娟一起回家。
目前,這是他們一家在一起的唯一一天。
那天是大年三十,譚娟和涂程白天上班后,晚上一家人吃了個團年飯,這頓飯也是“散伙飯”。飯桌上就“攤牌”了:讓表弟幫忙把老媽送回江油,順便把家里的狗狗也帶走,不然沒有人照顧;譚娟在隔離區上班,每天接觸病人,雖然防護很嚴格,但仍然有所擔心,所以單獨住這套房子,涂程搬出去。
大家都同意這樣安排,但老媽心里難受了:“你看我們這一家人,都成啥樣了!”說著就抽了一張紙擦眼淚……
大年初一,老媽走了,譚娟上班了,涂程也去單位了。可搬出去住的涂程心頭還在打鼓:初一初二值班,可以住值班室,之后住哪兒呢?他給自己規劃,實在不行,就住自己的汽車里,抱一床被子往后座上一躺也能睡,只是腳伸不直而已。
“同病相憐”湊一塊兒
成都市公衛中心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開始,200多名醫護人員陸陸續續加入這場戰“疫”當中。
譚娟本是外科病區的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她以應急隊員的身份加入隔離病區。從大年初一開始,她和另外4名護士長一樣,下班時間通常是凌晨兩三點。作為護士長,他們要安排病人、要對科室工作進行整體協調和部署、要管物資申領和分配、要查房、護士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要進行治療操作……她家距離醫院近,回去睡三四個小時,又要準時到醫院上班。
住家遠的醫護人員就更困難了。隔離病房有個護士長叫肖旭玨,她家住得較遠,而且家里有個患慢阻肺的老人以及一個8歲的兒子,她天天跟新冠肺炎患者打交道,所以她也在考慮如何做才能更穩妥地保護家人的安全。聽說譚娟家“散”了,她立即“申請”和譚娟住一起。肖旭玨說:“一來我們本來就是好朋友,二來我們都在隔離區上班,可以相互交流,還能有個照應啊!”
于是,肖旭玨搬到了譚娟家。
而原本打算住汽車里的涂程,也意外地找到了住的地方。大年初二值班,他跟同事聊天時說起對家人的保護這件事,同事冉龍舉一聽,馬上說:“搬我家來住,我家就在單位旁邊。”
原來,冉龍舉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每天面對的是患者、密切接觸者以及被污染的區域,出于保護家人的目的,他選擇搬出去。他在單位旁邊還有一套房就搬出來住了。
于是,涂程搬到了冉龍舉的家暫住。雖然住同一個屋子,但這半個月來,涂程和冉龍舉幾乎打不上照面,他們不在一個流調組,每天各自奔忙。
很想“以權謀私”去見你
涂程和譚娟“分居”后,都是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相互問候。然而,他們的微信聊天內容,在一句“今天你怎么樣”之后,更多是在探討新冠肺炎的專業問題。“但內心其實是非常想見她的,見面跟電話聊不一樣。”
他們這樣“分居”,讓老媽很不放心。老人家給譚娟發微信:“娟娟,你工作有所緩解嗎?還那樣緊張忙碌嗎?你的身體狀況好啵?”一句問候之后,老人的語言進入正題:“狗兒你放心,我會帶好的,你和老二(涂程是家里老二)這段時間工作都忙,碰面的時間又少,抽空還是要多聯系哦,夫妻嘛。”
如果是在平時,譚娟知道老媽是傳遞關愛,但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譚娟看得要落淚。
涂程不會說甜言蜜語,“我們都老夫老妻了!”雖然嘴上這么說,他內心還是渴望去看看譚娟。
涂程做流調,更多是在醫院,接到任務他們馬上趕赴醫院,詳細詢問病人的旅行史、活動軌跡、密切接觸者等各種問題。在這期間,涂程很是渴望自己能遇到來自成都市公衛中心的流調任務,這樣就能夠看妻子一眼。
2月3日晚上10點,涂程接到一個流調任務,調查地點就在成都市公衛中心,他內心一陣小激動。但剛掛掉電話,指揮部電話又來了,說市公衛中心的任務已經安排其他人了,讓他帶隊去另外一個地方。“當時我好想跟去成都市公衛中心那組換一下,但還是忍住了。我必須服從安排!”
其實涂程很清楚,即便自己去了成都市公衛中心,也不一定能見到譚娟,隔離病房,不是說出來就能出來的。
涂程腦海里反復虛構過一個場景:他站在成都市公衛中心隔離病房樓下,樓上的譚娟穿著防護服隔著玻璃向他揮手,“相當于在戰場上見,那種價值感、成就感,真不一樣!”涂程的眼圈紅了。(作者單位/成都日報社)(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