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趕集,不外跑,春耕生產要搞好。自己干,不相幫,防控疫情地不荒。勤勞動,出出汗,親戚朋友不攀談。天地寬,接觸少,田間地頭空氣好?!苯?,宜賓市興文縣蓮花鎮長嶺村朱長華創作的“打油詩”火了,在各村組的微信群里流傳開來。與這首“打油詩”相呼應的,是村民在地里忙春耕的火熱場面。
一年之計在于春。天氣轉暖,興文縣共樂鎮村民鄒清碧的200畝油菜和900畝冬閑田需要立即打理。目前,正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確保安全,鄒清碧為開工的村民準備了口罩,并一改往年集中就餐的習慣,讓大家干完活就回自己家里吃飯。干活的時候,鄒清碧反復提醒村民:“大家做慢點做少點都沒關系,相互之間必須留出足夠遠的距離,距離帶來安全。”
人勤春早,一幅幅“春耕圖”正在全省各地鋪開。2月6日,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金塘社區,成片的田地里,綠油油的麥苗生機勃勃。田坎上,大邑縣旭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幾位社員正忙著噴灑農藥。“銹病傳染起來快得很,有點苗頭必須馬上殺死。”合作社理事長萬富旭解釋道。
萬富旭是成都市大邑縣種植大戶,旭成專合社流轉的土地覆蓋4個鄉鎮。“現在種植4000畝小麥、1000多畝冬季菜、200多畝油菜。等到四五月份,這5200多畝地都要種水稻?!比f富旭說。
春耕下什么稻種?多方比較,萬富旭精挑細選了三種優質品種。“價格比常規雜交稻要貴些,光買種子就要花六七十萬元。算上農藥、化肥等開支,今年一畝地要多投100元左右?!?/p>
舍得下本錢的不止萬富旭。大邑縣國強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萬能同樣盯上了“宜香2115”等幾個優質品種,“必須提前預訂,不然就搶完了?!彼言谖⑿爬锵蚬谈读朔N子款?!斑^去稻種選高產穩產的,但口感不好,現在老百姓吃米都講究質量,種地也要跟著市場走?!?/p>
為保障春耕,大邑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由農技、植保、種子、土肥等專家團隊組成的技術服務小組。還專門邀請省農科院、川農大、市農林科學院、市農技總站專家,開展油菜重大技術協同推廣、糧油綠色高效技術、水稻機械化硬盤育秧技術等培訓4期,全縣353戶種植大戶、1329名農業職業經理人參加。
此外,農業職業經理人還將觸角伸向了糧油深加工?!啊讼?115產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后,每斤能賣2.5元?!比f富旭說,旭成也有了自己的大米品牌“慧眼識米”。
周萬能說,今后公司還要做油菜糧食烘干、糧食油料加工等。他相信:“收入還能再提高,種地越來越有盼頭。”(本刊綜合四川日報、宜賓傳媒網) (責編/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