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新明 陸 健
“十三五”期間,南通市把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形成一批接地氣、有特色、成效好的創新案例,構成一個全面推進、全程管理的鏈條和機制,為南通市“十四五”接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12月10 日,南通市舉辦“十三五”期間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重點創新案例交流會,20家單位PK 創新成果,最終10 家單位分獲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在南通落地轉化的關鍵之年。南通組織系統要始終推動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持續高質量發展,為南通決戰‘過萬億’、奪取‘雙勝利’,奮力開拓‘強富美高’實踐新境界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現場,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如是說。
近年來,南通市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形成了一批接地氣、有特色、成效好的創新案例。這次南通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創新案例評比交流,既是對近年來南通干部教育培訓優秀創新成果的總結回顧,也是對南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接續高質量發展的集結動員。
20 個創新案例,是從南通全市50 多個案例中精心篩選的結果,20 家單位分別通過PPT 展示案例的實施背景、相關做法及成效,名師名嘴用家常話講黨的創新理論,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本次展示的創新案例,有的注重事前謀劃設計,有的注重過程管控,有的注重考核考評,還有一些案例自成體系,形成獨特的教育模式。所有案例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全面推進、全程管理的鏈條和機制。
作為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如東縣委組織部,開設基層“一線課堂”,廣泛征集培訓需求,做到應知應會知識、崗位專業知識、重點難點工作必講,新政策、新技能、實務經驗必送;優選機關干部、技術能手、專家教授等師資,編寫本土“精品課程”,培育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等基層現場教學點,方便干部就近學習;聚焦“一線轉化”,安排專人跟班督學,引導參訓干部開展“述學”活動,組織小型多樣的培訓成果運用現場會,推動成果快速轉化。“一線課堂”送教350 場次,受眾17500 多人次,至少節約基層干部外出培訓費用450 多萬元,節省培訓路途時間8萬多小時。

作為南通主城區,崇川在“十三五”期間聚焦本土優質資源,先后建成張謇家風館、唐閘古鎮、陸洪小鎮、青創園等一批現場教學專線;突出主題特色,按照“一個教學方案、一條體驗線路、一份講解文稿、一套學習資料”標準,優化課程開發,增強現場感染力;繪制“崇+”現場教學專線地圖,制定《崇川區現場教學點管理辦法》,強化講解員和授課教師現場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實效。今年以來各教學點接待培訓班10 期,培訓人數約1000人。
作為市級機關評比得分最高的南通市委辦,矢志以創新“四微四新”模式鑄牢黨辦“忠誠樞紐”。建好“微課堂”,累計分享各類專業機構、智庫專家觀點文章4300余篇,編發《今日微看點》222 期,推動“大班制”向“小班化”延伸,每人年均參加各類學習培訓不少于3 次;辦好“微論壇”,圍繞“如何提高以文輔政水平”等主題,分層分類搭建展示平臺,交流思想觀點、實戰經驗和工作體會;抓好“微調研”,鼓勵黨員干部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各類微調研報告80余篇;寫好“微體會”,以學習簡報、“口袋書”等形式形成學習體會300 余篇,為“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50余篇。
南通市機關單位和各縣(市)區委組織部紛紛表示,在“十四五”征程即將全面開啟的關鍵時期,回顧總結“十三五”干部教育培訓創新成果,對于實現“高質量培訓干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奮斗目標,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兩爭一前列”的戰略指引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做好“十四五”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深刻的借鑒和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