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可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是糧食安全“中國之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2019 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穩住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糧食產量。
2013 年,中央明確提出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推動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負責糧食安全的工作格局,2014 年底,國務院出臺實施《關于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從糧食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進一步明確各省級人民政府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的事權與責任,對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作出全面部署。2015 年,我國又建立了國務院對省級人民政府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考核機制。
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實施效果如何,考核的“指揮棒”作用發揮得如何,是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本刊從日前召開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上獲悉,按照國務院部署,自2016 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和單位組成考核工作組,圓滿完成了三個年度的考核任務,廣泛調動了各地重農抓糧、保供穩價積極性,為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夯實了基礎。誠如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所言:“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機制越來越完善、導向越來越鮮明、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山西、安徽、江西、湖北、廣西、重慶、四川、寧夏等省(區、市)將其列入省級目標管理考核或重點督查事項,湖南省列入省政府年終重點表彰,拿出“真金白銀”獎勵先進市縣……本刊了解到,通過考核,地方政府糧食安全意識不斷增強,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顯著提高,省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專題研究部署、督導落實力度明顯加大,有力促進了重點工作,有效破解了難點問題。總體看,各地各部門堅定不移地認真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大力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儲備安全管理進一步優化,市場流通活力進一步激發,糧食產業經濟持續向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實踐證明,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有利于調動起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負責的糧食安全保障格局,也有利于切實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開展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是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安全重大決策部署的有力舉措,是壓實地方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和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我們將持續開展、久久為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至關重要。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對新一年度的考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將其作為著力提高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來對待。會議指出,要研究制定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政策措施,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圍繞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儲備能力、流通能力建設,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住糧食價格和供應,突出核心指標,完善方式方法,強化結果運用,緊盯問題整改,更好發揮導向作用。
本刊了解到,為落實這一要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多措并舉,不斷增強考核的導向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考核內容上,將精準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在堅持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方面持續用力,進一步加大重點任務考核權重。同時,考慮各地實際,體現差異化考核要求,對糧食主產區和非主產區省份,各有側重。堅持抓常抓長,加強日常調度和檢查,將日常監督考核貫穿年度考核全過程,強化過程管理,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導向。對考核發現的問題,由各成員單位按照業務歸口抓好跟蹤督導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在年度考核中予以通報。在抓好問題整改的同時,及時了解有關政策和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加緊堵塞漏洞、補齊短板,做到以上促下、上下聯動,形成合力,不斷健全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保障糧食安全的長效機制。在結果運用方面,將對成績突出的省份進行表揚,在政策資金上優先扶持,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進行通報和約談,切實做到獎罰分明,持續釋放創先爭優的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