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根據中央《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工作實際,2019 年12 月7 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為加強自治區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扛穩糧食儲備安全重任打下堅實基礎。
廣西壯族自治區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改革完善儲備糧管理體制機制”作為重點調研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全區地方儲備糧管理體制機制、糧食儲備管理的現狀,全面梳理全區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并結合分析研究政策性糧食庫存大清查發現的問題,為制定實施意見提供了基礎依據。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儲備安全工作,從2004 年開始連續16 年實施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與儲備糧訂單糧食收購掛鉤政策,對落實自治區糧食收儲,確保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 年以來,自治區人民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建立健全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 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完善糧食流通體系、確保糧食安全起到了堅實的保障作用。這些政策的實施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奠定了實踐基礎。
1.省級層面高規格推動。中央有關文件印發后,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同志第一時間作出批示,明確由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起草廣西的具體貫徹落實措施,并明確完成時限。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為廣西加快推動實施意見的出臺提供了重要保障。
2.部門主動作為早行動。廣西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召開局黨組會議和專題研討會,逐條逐句分析研究,力求深入領會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文件要求,確保貫徹實施意見符合中央精神不走樣,切合廣西實際能落地。
3.多方聯動促責任落實。發揮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聯席會議制度和辦公室作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和農發行廣西分行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反饋修改意見,促進了加快出臺實施意見。

建設中的廣西(中國—東盟)糧食物流產業園區
一方面,科學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另一方面,優化儲備品種結構布局。近年來,受市場消費需求逐步轉向優質大米等影響,低端大米的需求不斷減少,造成了儲備普通早秈稻出庫輪換價差高達700~800 元/噸,各級財政負擔沉重。結合“廣西香米”產業發展戰略,在保證落實儲備規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自治區級儲備品種結構,適當增加優質稻儲備數量,從2016 年試點10 萬噸,至2019 年增加到50萬噸,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2019 年,優質稻收購價比普通晚秈稻高30%,每畝平均收益高出300 多元,農民種植熱情高,有力推動了“廣西香米”產業發展。
1.加快培育糧食儲備新動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要求,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著力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低溫準低溫倉建設,緊緊抓住與東盟國家糧食貿易和交流合作發展迅速的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建設廣西(中國—東盟)糧食物流產業園區,為構建現代化糧食流通體系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完善糧食企業監管機制。深化推動糧食儲備改革發展,加快健全和完善企業監管機制,積極協調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優化整合16 家直屬企業,組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強化儲備糧的內部管控和外部監管。目前,集團組建方案已報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力爭把集團建成具有先進管理水平、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儲備糧管理企業,推動糧食儲備事業高質量發展。
3.著力推動糧食法規落地。將按照文件要求,加快立法修規進程,及時修訂《廣西壯族自治區儲備糧管理辦法》,抓緊制定廣西的糧食安全保障地方性法規,爭取列入2020 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立法計劃,力爭在2021 年前出臺實施,依法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堅決扛穩糧食儲備安全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