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東
關鍵詞:金融業? 實體經濟? 有效探索
實體經濟在我國的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金融是以貨幣資金的方式來進行交易,可以服務在實體經濟當中。因此實體、金融兩者有著一定的聯系,并且也能夠相互進行影響。
(一)金融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大體說來,對于金融行業而言,它與我國傳統的行業進行比較,也是通過資金、勞動等因素進行使用,從而使其能夠在最大的限度當中為社會提供產品以及服務。但是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它能夠有效的實現自身價值的增長。近年來,可以發現我國的金融行業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并且相關的金融體系也能夠對于我國的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幫助,在2000年左右,我國的金融體系它占據著GDP的百分之四,而在2001年作用提我國金融業占據著全部GDP的比重達到了百分之五,2019年上半年GDP占比達到了百分之八。
(二)實體經濟決定和影響著金融的發展
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直觀地認識到實體經濟是一切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而金融體系指的是當我們的實體經濟在發展穩定之后,從而衍生出來的需求,因此實體經濟的好壞能夠在根本上影響到金融體系的構建以及活動。并且在隨著我國的實體經濟不斷壯大以及發展,在國內也漸漸出現了融資活動,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銀行體系的形成,并且加快了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
在當前按照相關的調查以及研究中,可以發現全球的經濟處于一種緩慢提升的階段,但是在我國國內有著產能過剩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這一種情況中,使我國的金融風險也在進行不斷的積累和加劇,因此也會間接影響到金融體系,那么要想使我國實體經濟以及金融體系得到穩健的發展,就需要跟隨全球經濟的發展保持在同一個階段當中。
(一)有效調整金融資源的流向
我國的金融資源主要投向大國企以及大項目平臺,但是在大平臺中也會有著一定的風險。因此,在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的首要選擇需要把控好金融資源的方向。其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 支持先進制造業,制造業的創新空間十分的廣闊,并且吸納的就業率較多,十分符合當前我國國情的發展;第二,服務中小微企業,按照我國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的諸多中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高達百分之六十,并且相關的稅收高達百分之五十左右,它占據著我國百分之八十的就業率,并且也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從我國政府的角度而言,有效的發揮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便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二)發展債券市場
股票市場不是融資,它是一種能夠對于風險進行分散的方式,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當前企業的治理結構和運作。我們可以從國外的資本市場中了解到,國外的債權市場規模往往大于股票市場,并且企業的債權規模是其股票規模的三到五倍。而在我國的資本市場當中,主要是以銀行做為主導的間接性融資為主,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單單加大了銀行的風險,也導致諸多企業得不到較好的發展。在這樣種情況下,應當有效擴大其融資的方式,發展債券市場,使其能夠在最大的限度當中提高審計的效率。
對于金融業來講,需要從現行財稅進行有效的完善,并且構建起較為科學并且合理的風險預警機制,使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防范地方政府債務所產生的金融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的限度減少金融風險對于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發展方向[N].社會科學報,2019-05-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