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麗
【摘要】?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工作的重點。中學階段是學生心理成長的基礎階段,如何為中學生創造良好的身心健康環境,一直是中學教育工作開展的重點。為了更好地呵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本文將重點闡述中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 中學生 心理問題 成因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08-01
一、中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由于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在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波動,會有不同于小時候待人接物的心態,其中有很多人會產生消極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的心理問題等。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三個代表性原因。
(一)自我定位過高
現在我國大部分的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盡家里人寵愛,家長對待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忍心批評孩子。所以,孩子從小到大,接收到了很多的夸獎。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就會讓很多的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和驕縱的習慣。所以說,當他們離開家去學校讀書,接觸到一些人對他們的看法不合自己心意的時候,如果比較偏激,他們就容易產生逆反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二)極端自卑
當下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家庭條件都變得比較好。有部分中學生因為家庭條件優越,自己經歷的挫折比較少,所以出現獨立性差,性格敏感的特點,如果再遇到什么挫折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以及為了自我保護而出現其他問題。
(三)執著的是非觀念
在中學階段,學生進入青春期,在慢慢成熟的過程中,他們的求知欲越來越旺盛,迫切希望尋求獨立見解。但是,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從別人那里得到的看法與自己的看法不同時,他們不會認真思考,辯證的去分析問題,反而會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強烈抵抗其他人傳輸給自己的觀念。這樣的情況很容易使得學生迷失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過分偏執從而走向極端。
綜上只是導致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原因,遇到類似問題還是要多與學生交流,深入了解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疏導中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
遇到上述問題,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辦法進行解決。這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對學生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積極有效地疏導教育,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同時也促進他們在情緒控制、意志培養和智力開發等多方面的進步。
1.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小到大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說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家庭在中學生接觸社會的過程中,起到過濾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問題,以及及時解決問題。所以說,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它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學校也是學生的家。首先,學校需要營造出一種文明、舒適、友愛、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比如說,學校可以建設文化墻:展示名人警句以及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等。其次,學校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它真正地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行動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認識,從而得到自我提升。通過適度有益的教育活動來營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效果。最后,學校要加強和家庭教育的聯動。要定期邀請家長代表來學校,參加有關心理教育的培訓活動,使學生家長也能夠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基礎。當孩子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察覺,并正確的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
3.培養學生自主心理調節能力
為了培養中學生自主的進行心理調節能力,可以在教學中對中學生灌輸一些有助于緩解心理問題的方法。例如,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做游戲等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學生自身的心情變得愉悅;培養中學生在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向他人尋求幫助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解決難題;培養中學生與他人交談時,滿懷信心與勇士。
4.組建校園內部的心理輔導機構
學校以及教師,在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面起到著絕對主導的作用,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面對生活以及學習中的一些挫折,并且能夠建立起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學校應在內部建立相應的心理輔導機構,針對每一位同學不同的心理問題,展開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工作。
在建立心理輔導機構的過程中,學校首先要針對本校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綱要,確定心理輔導工作開展的主要方向,在此期間要深入研討各個群體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為制定綱要提供參考;其次,要充分調動起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使整個機構的人員配置能夠滿足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需求。在組建心理輔導機構的過程中,要確保心理輔導老師和學生比例在1:50以內,確保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想要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時候,可以有老師為學生解答相應的問題;最后,要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和心理輔導老師進行溝通,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決問題。心理輔導老師在開導學生的時候,要始終保持隨和的態度,要讓學生徹底的放松,愿意講出自己內心深處的問題,而心理輔導老師要迅速的找到學生問題的主要矛盾,利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正確的面對和處理問題。
總之,為了學生在中學階段身心健康獲得良好的成長,我們需要走進中學生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的內心世界,善于發現并幫助中學生解決存在于他們自身的心理問題。讓中學生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擁有良好的生活與學習心態。
[ 參? 考? 文? 獻 ]
[1]牟蜀蓉.城郊結合部重組家庭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
[2]肖佃增.強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長[J].心理月刊,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