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慶兒
【摘要】? 合作學習是當前課堂教學出現的新方法。新課程標準提出:“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各學科教學中成為了常用的方法。但是,筆者通過學生課堂學習的現狀調查及和師生談話了解到,當前我校中年級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普遍存在著只有其“形”而無其“實”。在實踐中,要怎樣引領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45-01
一、明確合作目標
合作學習是目標明確的學習活動,所以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前,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制訂出切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且目標要適量、適當,讓學生明確。
二、把握要領,有效實施
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開始實施時,學生肯定會感到困惑,在合作學習時,他們不是說一通,就是呆坐不動,盲目從眾。這樣的合作學習就達不到預期目的。合作學習要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開展,老師一定要對合作的要領做到心中有數,并有計劃地教給學生合作的技能。
(一)合理設計問題
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所要合作的內容。因為在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簡單明了的,就無必要展開合作學習了。因此,教師在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值得探究,同時要有寬度。
(二)重視學生基礎
合作學習活動的要實施,要建立在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同時,在合作學習活動之前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學習,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見解后,再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這樣才能使他們互相促進,達到合作的目的。
(三)均衡學生分組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分組,也就是均衡分組,同時在每組中推薦一名樂于助人,組織能力、口頭表述能力好的學生當小組長,帶領大家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有利于合作交流的有序進行。
(四)培養學生能力
對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肯定是缺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所具備的技能,不會合作,這樣就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在合作學習活動實施時老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即培養學生學會找資料、學會陳述自己的看法、學會討論問題、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爭議,建立團結互助的關系等。
三、明確學生為主,老師為導的理念
(一)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寬松、愉快的合作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心情舒暢的狀態下學習工作,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而在情緒低落時,思路狹窄,思維遲鈍。同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放飛想象,大膽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在學習活動中和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極力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并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教學《梅蘭芳蓄須》一課,理解梅蘭芳用什么方法拒絕為日本人演戲時,我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梅蘭芳先生是聞名世界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但他的一生中,為什么有幾年卻是留著胡須的?問題呈現后,馬上引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他們紛紛探討起來,小組長負責做好記錄,討論結束后,每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比賽哪小組歸納得最好。學生在小組學習時,由于人少距離近,發言機會多,小組討論的氣氛更加熱烈,這樣他們在最佳的情境中一起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探究,平等互助。再次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從而引發學生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是“自由發揮”,教師要發揮其指導作用
如,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時,課文結尾“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边@一句應如何理解?像這樣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遠比學生自己思考所取得的效果強得多。
(三)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探究的信息,以便及時給予點撥調控課堂。如,教學《爬山虎的腳》時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蔽医M織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作者為什么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而不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問題一出,每個小組的成員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當我走到陽光小組時,看到烷玲同學正一邊說一邊配上動作來表達她的觀點。當她表述完成,我立刻給予了表揚和鼓勵,于是其他成員就表現得更積極了。因此,只要發現學生有與眾不同的觀點、做法時,老師要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同時也起到了榜樣作用,這無形中激勵小組其他成員更加地積極地參與至合作學習中去。
總之,合作學習是教學組織的其中一個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更好地結合教材、結合學生的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引導好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2019年度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19660)]
[ 參? 考? 文? 獻 ]
[1]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新課程標準》[S].2011再次修訂.
[2](美)巴洛赫(著),曾守錘,劉華清譯《合作課堂——讓學習充滿活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