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萱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金融模式的創新,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金融發展模式也成為熱點話題。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凸顯出迅速、便捷的行業特征。金融模式的發展遇到了很多的挑戰和威脅,銀行要想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從不同的層面進行分析討論。本文是針對加強銀行內控機制防范金融風險的關鍵要素進行討論,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銀行? 內控機制? 金融風險? 防范? 要素分析
金融風險出現的原因非常復雜,給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經濟市場環境瞬息萬變,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工具的掌握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經濟學和金融學是理論基礎,科學技術為金融風險的出現提供了有力支撐。實際上,市場經濟環境之中,各行各業都會涉及到稅收和成本,如果獲得的信息不完善就極易造成收益和損失的不確定。針對風險管理措施越來越多,金融風險管理刻不容緩。
一、銀行現代化金融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的運行體系出現了很多的創新。比如互聯網技術下的現代化金融模式,就是對于傳統銀行業務、融資模式的優化。憑借新的金融模式把信息不對等的影響降到最低,盡可能的減少金融機構對傳統信息中介的依賴。國內網絡金融可以細分為網絡支付和線上融資,其中網絡支付的運用比較廣泛,已經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線上融資是建立在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商信用基礎之上的,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的優勢,在短期小額信貸業務中比較常見,更多的是服務于小型企業。在互聯網大背景之下,信息處理為網絡金融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信息技術為兩者都提供了重要資訊,可以將其視為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核心。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還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采用互聯網、云計算以及社交網絡等手段,保證交易的信息不會出現泄漏。通過互聯網的信息平臺更加準確的對信息流、資金流進行分析,更好的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二、金融風險管理遇到的問題
(一)金融風險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在復雜多變的金融經濟市場環境之中,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增加了管理風險。傳統的金融觀念根深蒂固,人員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相對較弱。對于金融風險管理的程度十分有限,各種違規行為屢禁不止。企業躲避銀行債務、違規賬外經營等情況的出現,導致市場經濟金融秩序十分的混亂,隨時可能誘發管理問題。金融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才是行業發展的新方向,雖然國內金融風險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實際的金融風險的防范和管理的效率仍有待提升。
(二)金融避險措施和產品不足
隨著全球經濟金融市場的發展,貸款、理財、期貨等金融業務出現了混合經營、全球化運作的趨勢。國內金融風險市場在對現有的產品和業務的管理中,還是將存款和貸款作為核心業務。企業風險管理的產品嚴重不足,產品業務形式也是十分的單一。沒有跟隨全球經濟發展步伐,也不能很好的滿足國內投資者的各種金融產品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優惠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國際投資和金融機構,國內金融市場管理迎來了更多的挑戰。國內的金融機構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難,對于國內金融市場整體發展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三、強化內控管理和金融風險防范的措施
(一)強化銀行管理層的認知
銀行的內部控制和防范不僅需要財務人員具備專業技能,同時也需要管理層的重視。保證銀行管理人員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到會計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針對常見的管理風險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銀行管理層要充分的發揮自身引導職能,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升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引導更多的人員參與到風險管理和防范措施中,幫助銀行工作人員更加充分的認識到會計風險,進而提升會計風險的防范水平。銀行要積極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的管理制度,在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逐步的提升管理水平。要結合銀行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管理的標準進行統一。確保財務會計工作的信息公示正常進行,銀行要定時的進行資產審查和公示,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方案。結合不同地區的銀行發展特點,制定出信息公示的實際標準。
(二)促進會計風險監督體系完善
國內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的,要想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就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金融信譽等級和財稅制度。不論是宏觀調控或者是微觀管理,采用更多有效的措施使得金融風險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銀行經營的目的就是獲得利益,但在實際的考核制度確定時,要強調經營穩定和利益獲取的共同進步。將經營責任更好的劃分每一個細節之中,明確每一個人員的權責。針對周期性的會議總結方式,組織銀行不同職能人員進行數據分析,搭建起更加完善的信息反饋渠道。結合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需求討論,對于暴露出的問題及時的上報和解決。同時要針對工作人員的業績進行考核,并且還要落實獎懲制度。
(三)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
國內金融機構的金融人員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傳統金融管理已經不能滿足金融市場的需求。金融風險管理體系的搭建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專業院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培養的人才都對金融市場發展形勢有更多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的完善金融課程體系。認真學習金融專業知識,為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
(四)提升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
銀行要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不斷的克服發展中的不足。隨著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的不斷完善,現代化金融機構出現了成功轉型。要正確的認識政策資源、自身實力以及用戶資源等不同層面的優劣勢,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風險控制體系的創新。針對線上信用的評級體制的不斷完善,傳統金融信用評價要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商業銀行要對在現代化金融中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進行預測,更好的體現出金融用戶價值。還要進一步的擴大自身信息獲取渠道和提升數據分析整合,讓銀行的金融運行更加的透明全面,從而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銀行內控機制建設要從多個層面進行分析。明確銀行現代化金融管理模式的優劣化,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針對金融風險管理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制定出強化內控管理和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俊峰.關于加強銀行內控機制建設的思考[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7.
[2]馬娜.我國商業金融機構內控機制的建設與優化策略[J].中國商貿,2017.
[3]王秀頎.關于加強銀行內控機制建設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7.
[4]宋洪芳.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有效防范金融風險[J].吉林金融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