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飄飄
摘 要:本文通過解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分析現階段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有效措施,旨在加強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發揮業財融合的效能,提高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從而推動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國有企業? 財務管理? 業財融合? 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有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則必須優化內部管理工作。而優質的財務管理工作對國有企業的運營狀況有著較大影響,為此須予以高度重視。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業財融合,是新時期下國有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其不僅改變了傳統國有企業的財務思維模式,更是充分發揮了財務部門推動業務進步的能力,有利于強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提升業務盈利能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來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業財融合。
一、業財融合基本概述
業財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將企業中的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之間進行有機結合,相互融入,相互促進,財務工作離不開業務的土壤,同時也為業務工作的展開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持與保障。國有企業是我國的支柱企業,關系國家的發展與命運,基于此,針對業財融合需要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保證國有企業在市場的浪潮中穩步向前。
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實施業財融合,不僅能確保國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促進國有企業財務會計的有效轉型,實施現代化管理會計模式,還能充分發揮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從而為國有企業的健康運營保駕護航。
(二)提升業務效益
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通過業財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業務效益。在傳統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中的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分離。具體表現在許多工作人員的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財務意識。片面注重業務規模增長問題,對于成本投入問題以及綜合效益問題等造成忽視。但是,業財融合工作的展開,將企業的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能夠對財務問題以及業務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考慮,為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
(三)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通過業財融合,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業務效益,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通過業財融合對企業各項工作進行科學合理安排,促使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將風險問題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現階段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在業財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國有企業還未充分認識業財融合,對于業財融合的概念理解有偏差,未督促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有效融合,同時在國有企業中忽視了對業財融合的宣傳和引導,沒有業財融合實施的環境;二是在業財融合實施過程中,缺乏統一標準化的管理,權責不夠清晰,難以保障業財融合的有序開展;三是未制定完善的業財融合績效考核制度,缺乏激勵機制。
四、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下業財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對業財融合的認識
國有企業要擺脫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的束縛,滲透業財融合的理念,重新審視定位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對經營活動進行核算,而是需要滲透到整個企業經營中。企業的基層人員也應了解財務管理工作并不只是財務部門的職責,也是每一個企業工作人員的責任。樹立良好的財務意識,主動參與到企業業務管理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協同合作,提升企業內部凝聚力,讓企業員工明確自身崗位責任的同時,能實現科學的自我評估,積極響應財務管理工作的號召,從而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例如,身為采購部門的工作人員,一旦具備了財務管理意識,其在采購的過程中便會更加謹慎,在保障采購產品質量的同時,選擇價格最便宜的商家,以節省企業的采購成本,并且做好相關收據、發票的管理。同時,企業應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貫徹業財融合的理念,創建良好的業財融合企業文化。
(二)明確業財融合切入點
業財融合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工作,在融合過程中需要找準切入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實現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之間的深度融合。切入點的尋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在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需要加強聯系與溝通,這樣才能明確各個部門在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從而為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第二,在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預算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等聯系較為密切,可以將此類管理工作作為切入點,促使各部門的員工能夠對彼此的業務工作有初步了解與認識,為融合提供保障。
(三)構建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推進信息化機制建設
在國有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應當制定健全的績效考核制度。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需要有平衡點的支撐,既不可偏向于業務管理績效,也不可偏向于財務管理績效,而是要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來實施綜合性評估。基于此,要將構建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作為重點與關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在業務部門的績效考核中,除了本部門的業務指標之外,還應當設計與財務部門相關內容為指標,同樣在財務部門績效考核中也應當融入與業務部門有關的指標。第二,對于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業務層面的考核評價,而是需要將其深入到各個環節。比如,在加強財務考核工作中,可以加強與業務部門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再如,在加強對生產部門的考核中,不僅要完成相應的考核工作,同時還要向其中融入產品是否能夠滿足銷售部門的需求或者客戶需求的考核與調查。第三,保證考核評價機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能夠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機制的作用與價值。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實現業財融合信息共享。
五、結束語
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實施綜合性管理,有效控制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以此來優化國有企業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水平,使其能夠實現長遠經營。而現如今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顯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較好地達成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為此則必須快速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將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有效結合,使其能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為國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汪惠龍.淺談管理會計在國有中小型企業的運用[J].現代商業,2019(17):159-160.
[2]李敏輝.國有企業“兩金”壓控管理解析[J].中國商論,2019(09):100-101.
[3]胡義芳.淺析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