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獲得了飛速發展,為社會也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然而在新的形勢與背景下,社會崗位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高職院校,就需要在后續的教學中,采用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將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快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行業崗位對于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人才培養
引言:將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運用到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加快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就需要專業教師,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展開深入分析,從而摸索出一條適宜的教學路基與策略。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
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最早起源于歐洲,其教育理念為“知識與技術并重,理論與實踐同步”。為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帶來了深遠的價值與影響。現如今,將其運用到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具體價值表現在:第一,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崗位環境與基地,實現教學、實訓、生產的一體化。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為學生提供了多元的實訓實踐機會,幫助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實踐經驗,強化了自身的綜合能力。第二,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適用于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管理工作。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基于傳統課程,進行拓展延伸。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比賽、實踐機會,既讓學生靈活運用了理論知識,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互動交流能力。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以及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第三,工作室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平臺,能夠帶領學生對實際崗位需求,有一個深入全面了解,然后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與職業理想。在后續的學習與實踐中,積累更多經驗,挖掘自身潛能,不斷調整與優化,有利于促進產學互動,校企共贏。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開發特色課程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其教學內容必須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等,才能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快速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因此第一步,就需要開發特色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首先,工作室的建立,需要高職院校的領導與專業教師共同參與,并且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作為專業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發展方向、技能特長,展開深入的了解。然后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發[1]。其次,專業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展開反復的教研與實驗,進行教材的自編。并且與學生展開深入探討,找出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創新,完善與優化課程教材。最后,在整個特色課程的開發中,必須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要做到專業課程的拓展延伸,還要將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相互融合。并適當的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課程開發中融入創新與實踐,快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實現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
(二)搭建實踐基地
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需要為學生搭建實踐基地,提供多元的實訓實踐機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做好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快速帶領學生獲得成長。首先,高職院校的工作室,要與相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明確雙方職責,共同參與人才培養中。工作室的教學管理人員,既可以由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可以由高校專業教師擔任。在相互合作,緊密配合下,共同指導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2]。其次,學生步入工作室,也將意味著步入企業崗位。因此工作室的實踐基地搭建,就必須貼近企業生產與工作崗位,在職業領域、真實情境的基礎上,突出工作崗位的需求,將教學與工作緊密結合,著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要以項目法、任務法,來驅動與引導學生,為學生留有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實踐操作的機會。進而快速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與職業理想,并且在學習與工作中,不斷調整與優化。最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工作室,還要不斷突破教學時空限制,為學生搭建多元的實踐基地。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學習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社會調查與企業實踐,靈活運用學習時空。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企業崗位,去參觀、學習、實踐。在專業教師與企業師傅的共同指導下,明確企業文化,豐富實踐技能,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強化師資力量
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采用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做好工作室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育更多的優質人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還要強化師資力量,做好教學管理工作。首先,工作室的教學管理,要實現精準化、全面化。在成立時,就要由院校領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師明確自身職責,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職工作。不僅要嚴格遵循工作室的各項規章制度,還要結合實際教學,進行不斷的完善與修訂[3]。其次,但是教師人才的選聘中,既要選擇經驗豐富、技能熟練的企業技術人員;還要選擇知識豐富、技能高強的專業教師。并為全體教師,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創新其教學理念,拓寬其思維視野,才能吸納更多的優秀教師,組建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最后,鼓勵專業教師,主動外出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與先進的經驗,并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優化。在日常的工作室管理與教學中,還要主動與企業技術人員、學生、院校領導,進行密切的互動交流。通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評價方式、實踐環境的創新與完善,提高工作室教學質量與效率。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人才培養的價值,以及有效策略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希望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就可以通過開發特色課程;搭建實踐基地;強化師資力量等策略,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2):17-18.
[2]李元華.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3):217.
[3]高立武.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之我見[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2):250-250.
作者簡介:
覃宇昕(1989-)女,四川成都人,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