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凱
我國高校體測有效性實施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干預機制構建
衛國凱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
對我國高校體測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我國高校體測制度需要構建高校體測實施與“互聯網+”相融合機制和“國家決策-高校舉措-社會審視”為一體的高校畢業生體質健康干預機制,形成國家、高校、社會齊抓共管,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實效性,才能真正達到大學生體質健康水準上升的效果。
高校體測;體測實施現狀;制度有效性;大學生體質健康;干預機制
當前“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發〔2014〕46號文件,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民健身運動轉變為全民健身活動,提出了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目標。
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互聯網+”已經全方位融入我們的生活,社會加速變革,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導致當代大學生健康狀況低下、身體素質下降;加之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社會形態多元化,社會結構產生巨變,使大學生在求學期間產生的困惑與忽略。對自身健康發展形成主體矛盾,呈現出體測 “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1]。在當前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無法獲得有效改善的情況下,構建一套體質測試行之有效的機制進行干預,擺脫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一路下滑的窘境。


圖1 制度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任何一種制度,均要受到諸多因素協同作用才能有效性實施。其體系的有效性實施程度有多大,不是由其中某一因素的力量決定的,由以它內含各種因素共同合力產生奇效[2]。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制度是國家體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讓制度產生足夠的有效性。因此,體測有效性實施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干預就是為了滿足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科學有序完成,同時達到大學生體質健康需求而采取的帶有強制性措施或辦法。
學生體質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為學生在校靜力時間多于動力時間??上攵绻麤]有體測有效干預 “強迫”學生進行鍛煉,在高校就會呈現宅男、偽娘化;宅女體質弱不禁風;近視率只增不減、學生體重飆升、“各種宅、低頭族”等等令國家堪憂的現象非常普遍。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將“健康優先”作為首要原則,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核心任務。不難看出我國高層機關對體育各方面制度的有效性實施向科學化、標準化、常態化逼近。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對測試制度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找準體測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構建有效機制,讓體質測試的有效性與大學生體質健康形成命運共同體,打造良性循環雙豐收模式。
通過文獻整理研究可知,學者們對大學生健康體質測試的制度研究來看,大多從我國體育制度大環境和高校測試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角度去分析高校體測制度執行情況,較少從管理學、制度學、有效性的角度分析高校體測的缺陷,并運用相關理論與方法去構建相關體系,特別缺乏大學生體質測試有效性實施的前瞻性思考和系統機制構建,因而很難在我國大學生體質測試有效性實施的干預機制上有新的突破。相關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我國體育政策發展歷程研究。第二方面,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在高校實施現狀研究。第三方面,其他領域有關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通過Wiley、Elsevier國外文獻數據庫和Google Scholar進行檢索,可知,制度的有效性理論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國外文獻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相關機制和體質研究篇幅較多,從文獻得知,各國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真實體質健康情況,結合本國的經濟和文化背景,他們除了對體質健康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之外,還把法律、法規和綜合性政策的制定,健康管理體系、專門性機構的設立,體質監測等其他領域對體測有效性實施進行干預,真正把國民的健康狀況放在首要位置?,F在日本、美國和德國等許多發達國家實施的各國體質測試制度,已被世界上多個國家采用或借鑒(見表1)。
表1 國外有關實施體質測試制度情況
國家:制度美國(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體適能測試》法國:《體育及格測驗標準》新的《健康測試》新西蘭:“國家體質測試計劃”《新西蘭體質測試》德國:《第二次學校體育實施計劃》日本:《關于增強國民體質健康的對策》、《體育振興法》、《身體素質測驗評分標準》、《運動測試實施要案》 機制-效果體質監測方面處于先進水平,從各種類型學校實施學生體質監測,并通過措施鼓勵學生積極鍛煉。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逐年進行修改,其評價機制也相對比較完善,影響非常廣泛[3]。前者強調學生的運動素質,測試項目幾乎涵蓋了身體素質所有方面,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運動素質;后者指出健康素質,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努力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新測試可較為全面地考察被測試者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初性和體脂百分比[4]。評價指標包括身體組成、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與耐力、柔軔性。指標設置簡單、易操作,具有良好的一貫性。測定工作由“國家體質測試計劃”出資和管理,經各學校董事會同意,由經過培訓的老師對本校學生進行測定、評價[5]。將體育成為高中畢業考大學必考的科目;校鼓勵學生在校外參加各種體育俱樂部,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比例達到70%以上,充分凸顯體育制度在教育意義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學生體質調研資料最全國家之一,十分注重學科的交叉研究和廣泛的學術交流。先進的科技水平為國民體質測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條件。完善的體力測試制度和管理體系使各級學校能在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促進身心健全發展;同時重視培養學生一生中喜愛體育活動的能力和熱情。
3.1.1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體育界乃至全世界體育造成很大沖擊。此次疫情再次讓國民認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健身理念從被動健身向主動健身轉變??箵粢咔閷Ω咝sw質健康測試的有效實施迎來了變革的拐點和機遇。重大疫情催生了全民健身線上與線下的高效融合,這一趨勢在體育培訓、健身休閑、場館服務等業態中尤為明顯,線上培訓、直播健身等新模式的快速發展,抖音、快手等大眾化APP直播平臺快速跟進。大學生群體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學不停課,居家戰役情”情形下,體育工作者投入到網課的直播、錄制浪潮中,保證了全國高校大學生居家室內也能保持身體體質不下降的態勢。這種模式能與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接軌,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健身空間進一步壓縮,小區域體育的健身與鍛煉將成為主流,一片瑜伽墊、一副啞鈴、一個卷腹輪、一套健身APP軟件……[6]。在無教練和體育教師面對面指導,也無場地器材束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都能很大程度緩解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下滑局面,同時也減輕了我國高校目前體育場地供給不足的現實問題。
3.1.2每個高校建設本校體測云平臺,保持全連接、全開放、全生態的狀態。云平臺支持點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為主體,整合全國范圍的全部體質測試工作的數字資源,促進高校體測工作有效實施,形成互聯網技術與體測實施完美融合。另外,整合體育基礎資源,提升本校體測服務水平,創新體質測試新業態,實現“互聯網+體質測試”發展的新格局。
3.1.3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構建高校體測監測、管理網絡服務平臺。通過前期宣傳體測內涵、構建體測交流平臺、體測實施過程以及測后對數據分析生成運動報告,打造線上反饋模式,然后通過由專業的體育教師、教練員、專業的社會體育團體、體育協會或者網絡上成熟、前沿的健身運動APP等構成的學生體質服務平臺受理,量身制訂運動處方,最終實現引導大學生積極體育鍛煉,端正體測態度,規范參與體測的各個環節,以達到提高全國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同時通過線上服務,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體質健康管理理念,達到科學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
3.2.1國家政策、制度和監管上保障機制
(1)教育主管部門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不僅鼓勵高校申請專項基金項目或者課題,讓社會投標研發和生產高精準智能化測試儀器、測試軟件和畢業生體測自評自查系統,而且國家財政部要加大經費和物質的投入,最好是按人頭撥款[7]。
(2)國家建立干預制度。國家權威機構對相關組織,比如社會體育團體、體育俱樂部、協會或者體育專業院校,開設相關體測培訓機構使他們獲得畢業生體質健康干預的資質,鼓勵它們承辦高校畢業生體質健康的干預工作。
(3)為確保高校干預工作的真實有效,教育行政部門需要有力的監管舉措,組建監督小組定期抽查或督促。
(4)完善國家立法監督,對社會用人單位實行用人審核制。當地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用人機制不包含審查畢業生在校期間的體質健康狀況的做出行政處罰,并向社會公示,以此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在校大學生體質健康。
3.2.2高校執行畢業生體質健康干預
(1)各高校成立畢業生體質測試健康建檔、歸檔組織機構。主要由本校行政部門(主要包括體育部、學生處、教務處)、學生會、校大學生體育協會等組織負責承辦。體質測試健康檔案不光是畢業生在校期間原始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和體測等級評定,還包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種校內外體育學習的成績、各類課外體育活動記錄和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競賽的情況或獲獎證書等,最終將所有資料裝訂成冊,歸檔到畢業生學籍檔案中。
(2)完善畢業生正常畢業指標,將其大學就讀期間所測的體測成績,生成畢業硬性條件,所有體測成績合格方可畢業。
(3)由國家權威機構所培訓的專業測試團隊承接該校畢業生體測任務。高校利用“互聯網+體測”平臺,設計方便、快捷的網絡查詢系統,主要包括:測試時間、地點、項目、相關要求、成績查詢、補測和重測事宜等,保證畢業生體測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4)構建高校畢業生就業警示機制,一方面讓畢業生的在校體測檔案成為社會用人單位成功簽約重要參照指標,檔案有問題,謝絕與其簽約。另一方面,為保證用人單位全方位的審核畢業生體質健康檔案,上級主管部門要建立不定期抽查監管機制。
(5)為保證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可將體質健康測試納入必修學分管理,告誡畢業生畢業前的體測要重視,避免學分拿不到影響正常畢業進度。
3.2.3社會審核機制
社會審核機制需保持高壓態勢,不僅直接可以檢驗國家決策和高校執行機制是否有效,而且還能保障社會企事業單位招到全面的優秀人才,更能激勵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擁有強健的體魄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回報社會。所以,在國家法律監管下細化社會用人單位聘用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分為兩步:
第一步,當社會用人單位初步要和意向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時,必須提供畢業生學籍檔案中體質健康檔案原材料或者復印件,蓋上學?;蛘呦挡肯嚓P部門的公章,確保檔案真實有效。
第二步,用人單位可根據畢業生提供的復印件或者原件進一步審核其體質健康檔案真實性,如發現檔案中任何一項指標與真實情況不一致或弄虛作假時,社會一切用人單位有權立刻終止試用或解聘該生,走司法程序,按違約進行行政處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教育的發展,現行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制度的實施已經不能科學而全面的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并且起不到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有效提升的干預效果[8]。構建干預的目的是在快速轉型發展的物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云平臺,促成國家行政機關的立法與監督、高校有序執行、社會審核驗收的三大模塊,進而打造相輔相成的干預體系,讓高校大學生樹立健康意識,主動進行針對性體育鍛煉,真正讓體質獲得有效、持續的改善,從而達到畢業條件和高質量就業的硬性指標。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是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復合型人才的有利保障。
[1]姜國樂.如果沒有體測,學生體質會咋樣.微信公眾號:動商研究中心,2016-01-25.
[2]馮務中.制度有效性理論論綱[J].理論與改革,2005(5):15-19.
[3]馬晶瑤.《加利福尼亞體適能測試標準》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示準》的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5(5).
[4]L.Salaun,S.Berthouze Aranda.Physical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France [J].Science&sports,2011,26(4):212-215.
[5]David GRussell, Phd AnneIsaac, Mphed.The New Zealand Fitness Test [M]. Hillary Court Print Ltd,1989.
[6]楊濤.重大疫情:體育產業黎明前的短暫黑暗.新浪-陜西教育頻道,2020-02-28.
[7]賴錦松,余衛平,鄭如城.我國高校畢業生體質健康干預體系的構建[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5):595-597.
[8]徐仰才,李紀霞,吳志坤.中醫體質辨識在大學生體質健康干預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1):140-143.
[9]彭國強.江蘇省高職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與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6-10.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es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WEI Guokai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044000, Shanxi, China)
衛國凱(1986—),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