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倩文 張偉艷 趙 淇 姚陳艷 葛沛嫻 王金鳳
高校學生運動動機與運動損傷發生情況的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
曾倩文 張偉艷 趙 淇 姚陳艷 葛沛嫻 王金鳳
(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以河南科技大學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數理統計法,分析高校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相關動機以及運動過程中運動強度、季節、場地等各種因素對于運動損傷的影響,找出大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動機與運動損傷的相互關系。研究表明,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與運動損傷的發生關系密切;學生從自身需求出發完成運動目標;伴隨著運動中保護自身的注重,學生運動損傷程度降低。
運動動機;大學生;運動因素;運動損傷
大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運動損傷。對相關知識不了解而導致運動損傷處理不當,會使大學生遭受痛苦甚至更大的傷害如致殘等,影響運動熱情。本研究對河南科技大學910名在校大學生的體育運動動機與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試分析體育運動過程中大學生運動動機與運動損傷之間的相互關系,旨在預防和減少大學生運動損傷的發生,增強大學生運動動機和運動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運動的效率。
河南科技大學2018級、2019級在校大學生。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萬方數據和中國知網等途徑進行線下和線上的資料收集和整理,查閱有關運動損傷、學校體育學、體育統計學、體育心理學等資料,作為參考。
1.2.2問卷調查法
設計調查問卷,以隨機抽樣為主,共向河南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發放問卷950份,回收問卷9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 910份,有效率96%。
對所獲取的數據利用 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男生548人(60.31%),女生362人(39.69%)。在大學生運動動機的非常強烈的比例中,保持或改善體型(23.14%)、保持愉快心情(18.53%)、提高現有的運動技能(18.53%)所占比重大,而參加運動為了鍛煉想要強健的體魄(16.56%)、減輕壓力(15.9%)、完成體育課目標(15.46%)、想要參加實質性的競技比賽(11.95%)、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11.26%)、認識新朋友(11.07%)也占一定比例。此數據表明大學生參加運動的動機是比較充分的、強烈的和多樣的,運動的目的是積極向上的。

圖1 大學生運動動機
2.2.1場地與運動損傷
河南科技大學在校學生運動的主要場地為操場(83.33%),若運動場地器材不符合衛生要求,場地太硬或太軟,器械固定不良、質量不好,或器械的大小、重量與運動者的年齡、性別不適應,服裝和保護器具不符合運動要求等,都可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1]。
2.2.2運動頻率與運動損傷
調查發現,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頻率每周3次以上(40.9%)和2次(22.92%)的占比較大,而參加體育活動鍛煉每周1次占比很小(11.07%),每周運動鍛煉少于1次的只占 5.04%。每次體育活動鍛煉時間15—30分鐘居多(33.11%),其次為30—60分鐘(24.67%)。
若身體已經出現疲勞,當進入正式運動時,身體機能可能有所下降,不是處于良好狀態,此時也許容易發生動作失誤等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準備活動的強度安排不當,或者開始運動時用力過猛,速度過快,違反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和科學運動的規律,容易引起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2]。

圖2 大學生運動頻率
2.2.3季節與運動損傷
夏季氣溫過高,易疲勞、中暑、虛脫;冬季氣溫過低,熱身活動容易不足,易凍傷、肌肉拉傷[3]。我們統計數據發現運動量大的季節首先是夏季(39.14%),其次是春季(28.51%),再次是秋季(27.3%),最后是冬季(5.04%),其中冬季的比例遠小于其它三個季節。

圖3 大學生季節運動量
氣候條件引起人體某些器官的機能變化和運動心理變化,如夏季氣候比較熱,人體機能代謝旺盛,消耗量大,很易疲勞而使機體各器官功能下降,不注意也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氣候條件對人們運動心理是有影響的,因而表現出某種不是主動的運動心理情緒而是處于被動或被迫的情況下。這種情緒不高或失去信心的消極心理狀態,便為運動損傷形成了潛在的因素,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4]。
2.3.1大學生運動損傷現狀
表1 大學生運動損傷發生場合調查
運動損傷多發場合日常體育鍛煉體育課堂競技比賽其他 人數24971164428 %27.37.7917.9846.93
研究發現運動損傷發生率為47.7%,其中有44.19%的人偶爾發生運動損傷,損傷發生在日常體育鍛煉中(27.3%),結果如表1。
表2 大學生運動損傷多發生的部位調查
肩肘踝腕指關節膝關節腰背部腿部其他 人數9469279116210117166426 %10.317.5730.5912.7223.0312.8318.246.71
大學生運動損傷多發生的部位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表2),運動損傷發生率高的項目為籃球(40.9%)和足球(33.22%),在人體部位中運動損傷發生于踝關節(30.59%)、膝關節(23.03%)和腿部(18.2%)較多。
在發生過運動損傷的樣本中,損傷程度顯示為(25%)的大學生輕度損傷,即能夠運動且不使病情加重;有(14.25%)的比例為中度損傷,即需要停止或減少患部運動;有(2.52%)的大學生重度損傷,即1周內不能進行運動且需要治療,僅有(11.07%)的同學無礙。可見對發生過運動損傷的學生來說,運動損傷不僅影響運動體驗,還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
表3 大學生運動損傷的類型調查
擦傷關節扭傷肌肉拉傷關節脫位組織挫傷骨折其他空 人數211283277441083624424 %23.1431.0330.374.8211.843.952.6346.49
表4 大學生運動損傷程度調查
運動損傷程度輕度中度重度無礙空 人數22813023101430 %2514.252.5211.0747.15
2.3.2運動損傷的原因調查
統計結果顯示:準備活動不充分(31.47%)、動作技能不規范(27.85%)、預防損傷的主觀意識不夠(23.79%)是運動損傷的三大主要原因。注意力不集中、技術動作錯誤、身體疲勞、保護措施不到位,還有就是碰撞導致的運動損傷、心理素質不好、天氣狀況不佳等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潛在因素[5]。
2.3.3運動損傷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
運動損傷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妨礙體育運動的正常開展,降低大學生對體育的信心,還可以使有高度訓練水平的大學生運動員無法參加訓練和比賽,嚴重者會致殘甚至喪失生命[6]。
2.3.4運動損傷相關知識的普及情況
調查發現,河南科技大學在校學生對運動損傷相關知識都有一定的認識,且有87.94%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運動損傷知識,他們主要通過網絡上學習(33.11%)和課堂上教師的講解(31.69%)來認識運動損傷,還有(29.17%)的學生主動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運動損傷知識。
研究發現,在進行體育活動鍛煉時,學生自身的動機越強烈,其對于運動損傷更加注意,會去主動學習有關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使運動損傷幾率減小,相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動機不明顯,則會使其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注意力主觀意識不夠而造成運動損傷[7]。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與運動損傷的發生關系密切,運動動機如果是從自身目的出發完成運動的,伴隨著運動中更多的防護,運動更加符合科學規律,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降低。
因此,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運動損傷概念,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科學的進行體育活動,對高校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體育鍛煉時要注意做好準備、熱身活動,選擇在合適的場地運動,多在春秋季比較舒適的溫度環境中運動,合理安排運動的時長,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
運動損傷的預防能從根本上減少運動損傷對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影響,而高校在加強對大學生運動損傷防預意識教育和激勵大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運動動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可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組織進行宣教或有關損傷知識的競賽,鼓勵大學生積極的科學鍛煉,以學院或者班級為單位,組織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設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充分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各種動機。
[1]王安利,廖麗萍.預防損傷的功能鍛煉[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1(3):76-81.
[2]俞麗鋒.淺談運動損傷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教學科研,2018(8).
[3]陳昱,任秀琪.不同季節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1(4):65-69.
[4]李玉輝.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4):166-167.
[5]劉勇,陳龍偉,馬曉光.大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3(6):746-747.
[6]牛崢.大學生體育課運動研究損傷現代交際[J].現代交際,2015(3).
[7]薛鋒.大學生運動動機與鍛煉行為的關系——自我決定理論的視角[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6):43-47.
Study on the Sports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Occurrence of Sports Injury-- Tak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ENG Qianwen, et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China)
河南科技大學2019大學生SRTP項目,編號:2019426。
曾倩文(1999—),本科生,研究方向:運動損傷與運動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