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
摘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求賢若渴已成為普遍現象。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無非就是在理論知識上豐富、充足,在實踐技能上成熟的綜合性人才。因此,本文在實際調研基礎上進行分析,愿意創新創業的學生多是受到成功人士的影響,受到這些創業成功者的激勵,而因為國家宣傳而走上創新創業之路的不到10%,這就說明學生的創新創業還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導。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課程;現狀;問題;分析
大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多樣性以及專業協同性,同時也具備足夠的理論性和突出的實踐性。這些特點與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同出一宗,都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發展,實踐創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顯著途徑之一,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新思想,這是教育的初衷,也是教育為之奮斗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狀況,筆者特對湖南省長沙市四所高等院校進行調研、分析,累計派發250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調查問卷率近95%。為了保證調查問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調查問卷中我們設置兩大板塊,即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部分側重在創新實踐課程方面,而開放式則側重在被調查者自身對創新實踐的看法和認識上。但是,我們發現,大學生對創新實踐課程的滿意度才一成左右,不滿度度占比更是高達50%,剩余部分則對課程持中間態度。但是,仍然有大半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持肯定態度。據調查,多數學生認可創新創業,但是真的將其實踐的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在實際調研基礎上進行分析,愿意創新創業的學生多是受到成功人士的影響,受到這些創業成功者的激勵,而因為國家宣傳而走上創新創業之路的不到10%,這就說明學生的創新創業還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導。
(一)學生的實踐意識不強、實踐能力受限
學生從高中的嚴、緊生活過度到大學的寬松生活之中,又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形成懶散的行為習慣。在大學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再像高中那么嚴格和認真,大學學習更多的則是靠自己的自覺和自律,很多學生也沒有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一個正確的規劃,多得過且過,隨波逐流,老師上課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自主性和主動性以及創造性都被忽視。同時,學生學習也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不掛科,拿到畢業證,并沒有對課程進行了解和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也不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拓展,而是把學生困在一室之內、一紙之上,用一個分數打發學生。因而,學生的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創新能力十分不足,根本不足以支撐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
(二)學生實踐經驗不足與人才需求的矛盾突出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求賢若渴已成為普遍現象。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無非就是在理論知識上豐富、充足,在實踐技能上成熟的綜合性人才。一手抓理論,一手抓實踐,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由于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多不足,而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又必須具備充足的實踐能力,這就使得需與求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中,學生并沒有太多接觸實踐的機會和可能,多被限制在教室之中學習理論知識,而僅有的畢業前的實習,很多學生也不重視,得過且過或者蒙混過關。因此,學生也沒有在實踐中掌握到多少技能,吸收到多少知識。這種影響下,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員工,畢業生招不到合適的崗位,畢業就失業,形成“兩頭難”的局面,讓社會就業變得更加困難。
(三)實踐教學理念滯后和體系不健全
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在我國時間非常久遠,因此它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且深刻的。新世紀以來,我國都力求通過教育改革來改變教育現狀,緩解當前的教育形勢,削弱傳統應試教育對社會、對學生的影響。應試教育之下,人們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在乎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技能的掌握,更有甚者認為理論知識才是主要的,而實踐只能為理論知識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可有可無。這種教育理念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嚴重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轉化,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是實踐對理論的反作用同樣是不可小覷的,實踐出真知不無道理。實踐教學理念落后,教學體系不完善,使得教育發展受到阻礙。
(四)校企合作不協調抑制實習實踐發展
為了改善教師、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高校與企業之間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力求通過校企合作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師生都能重視實踐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信息的共享、交流。但是,我們發現,校企合作模式雖好,但是沒有真正地實施或者校企合作不協調、體系不完善,這些都使得校企合作模式的優勢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濫用。高校與企業之間要進行積極有效、及時合理的溝通交流,遇到問題要共出力、齊進退,勁往一處使,這樣問題才能解決,學生的發展才會好。部分高校或者企業只是為了擁有一個校企合作模式的頭銜,而采取表面合作、實際分工的態度,對學生的實踐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作用。
參考文獻:
[1]馬雪艷.?地方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構建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20.
[2]黎青青,王珍珍.?創新創業教育綜述:內涵、模式、問題與解決路徑[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9.
[3]熊莉,鄧帆.?武漢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狀況與對策研究[J].?決策與信息,2019.
[4]楊安琪.?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8.
[5]嚴毛新,徐蕾,何揚飛,姚垚.?高校創業文化的內涵、價值及培育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9.
本文系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創新創業基礎與社會實踐》課題項目(湘教通〔2019〕3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