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科技的發展賦予藝術創作更豐富的形式,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吸引了很多人從事數字繪畫。雖然將繪畫藝術向娛樂化與簡單化方向普及,有利于繪畫藝術的傳播發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對傳統藝術繪畫的沖擊。
關鍵詞:數字繪畫;傳統繪畫;影響;分析
目前可以看到,傳統繪畫面對數字繪畫的沖擊會相應地失去部分市場。因此,面對這種沖擊傳統與數字繪畫,兩者之間到底是相互排斥還是共同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這是傳統繪畫需要面對的問題。
隨著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爆炸式發展,給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而繪畫向來都是比較高雅的藝術行為,可是數字繪畫的出現卻打破了這樣的現象,借助計算機強大的CPU處理能力以及圖形編輯能力,能夠高效完成數字化繪畫,因此也被稱之為無紙繪畫。數字繪畫從出現到現在也不過幾十年而已,但正是在這短短的幾十年當中卻迎來了巨大發展,而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數字繪畫技術可以同當前商業因素完美融合。在5G時代,得益于智能手機普及,快速的傳播方式以及較低的制作成本,已經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熱捧。在商業領域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很多藝術工作者對于傳統繪畫技巧的專業顯得不上心,可以說目前傳統繪畫藝術也面臨時代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任何事情的出現都有正、反作用,雖然帶來了挑戰,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客觀地講,目前數字繪畫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卡通動漫繪畫的創作門檻,讓廣大年輕人充分發揮出自己想象力,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的審美素養。同時也可以讓人們通過電腦盡情地進行創作,讓藝術走向大眾化,走到了普通人身邊。而傳統繪畫只能夠通過展覽館畫冊等單一渠道對作品進行鑒賞,這也不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養,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藝術太過于高雅、不接地氣,很難被大眾所接納。可是數字繪畫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陷,得益于科技以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如今只需要通過手機或者是電腦,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觀看,這種方式不僅快捷,同時成本也比較低,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觀看,有利于提升全民藝術素養。
傳統繪畫藝術風格形式較為單一,但是數字繪畫卻以時尚清晰的特征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同時也結合了當前大量的商業設計與廣告。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插畫、平面設計以及廣告等,總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接觸到數字繪畫,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繪畫藝術的娛樂屬性也得到不斷加強。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繪畫愛好者只需要具備基礎繪畫和設計能力,就可以通過軟件盡情地去創作,也無須學習專業的知識,就連中學生都可以。所以數字繪畫的出現,為廣大想要從事藝術創作的群體提供了便捷。
就目前來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數字繪畫的應用前景相當廣闊,尤其是在商業領域當中,創作者有了收益,就有了充足的動力繼續從事這個行業。對此我們也相信,隨著不斷發展也會導致傳統繪畫的創作技巧走向衰落,比如對于觀念和畫法有過多地強調,對于相關的技能反而是有些嗤之以鼻當然有些還講究所謂的“門第”。可是數字繪畫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根本無須考慮那些傳統的講究,比如說古典主義的繪畫多層罩染技巧,早已被現在的新興藝術家拋之腦后。在功能強大的軟件支持之下,年輕的創作者已經不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傳統藝術創作技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還是有少量人士仍然堅持使用較為傳統技巧進行創作,但是總的趨勢就是會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創作者,更加依賴于計算機完成創作,到那時或許我國傳統藝術創作技巧就會變得“無人問津”,比如“六法”等。雖然數字繪畫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能夠在畫法升比拘泥于某種形式,因此對于很多初創者來說,要求并不是很高,很多人都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繪畫創作。
由于數字繪畫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也對工作和學習產生了較大影響,對此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當然在這期間也出現了有用論和無用論兩種較為極端的觀點,但是我們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都需要從主觀和客觀來進行看待這個問題,正確認識兩者之間關系。由于傳統繪畫學習時間長,所需要了解的繪畫技巧也是比較多、門檻高,但是數字繪畫要求低通過與計算機結合,可以充分適應當前商業市場上的需求。但由于只能夠模擬各個藝術家的筆法,終究只能看作是技術的一種展現。同時片面地擴大數字繪畫的發展前景,極力貶低傳統繪畫藝術價值,這些都是違背客觀規律的。
結語:在當今的多元化藝術發展理念中,無論是數字繪畫還是傳統繪畫,其發展都是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的,并不會出現誰代替誰,取代誰的可能性。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那就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兩者之間的界限或許會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此我們也相信良好的美育教育,科技藝術理念的更新,中國的繪畫藝術必然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瑋.從傳統繪畫到數字繪畫的媒介轉變[J].中國民族博覽,2019(07):154-155.
[2]杜藝帆.數字繪畫與傳統繪畫的設計比較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9.
[3]石春林.數字繪畫藝術對傳統設計教學的影響及展望[J].現代職業教育,2017(33):88-89.
[4]聶菁.議數字繪畫對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J].藝術品鑒,2016(10):170.
作者簡介
魏國平(1982.03),山東淄博,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動畫創意制作,數字媒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