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對審計和財務會計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使得審計能夠應對大數據的發展要求,對審計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趨勢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發展趨勢
一、引言
大數據審計是推動審計由微觀向宏觀、事后向全程、合規向績效、賬本式向大數據拓展的必經之路。為了進一步促進審計發展,特別是讓審計的發展趨勢更加符合大數據的要求,在當前這一時期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對大數據背景下審計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推動審計發展的創新思路,積極開發基于大數據的審計系統,并加大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
二、大數據對審計發展趨勢的影響
實施大數據審計是加強審計監督的重要制度,大數據審計通過計算機等非現場的方式采集資料數據并加以分析,不僅降低了審計成本,而且便于更有效的整合審計資源,突出數據分析、風險管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對被審計單位建立實時的監控系統,解決了現場審計事前對風險預警力不從心的狀況,強化了審計管理的作用,增強了審計的時效性,從而最終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審計。只有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加速數據建設、完善系統支撐、豐富審計模型、健全基礎設施、強化實踐應用和鞏固安全保障,并由上到下依次組織層級任務分工,上下聯動、協調開展工作,才能使得大數據審計在實際工作中落到實處。
三、大數據挑戰下審計的推進思路
(一)制度體系方面。一是制度建設,為大數據審計提供制度保障,構建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可以增強審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同時規范優化大數據審計監督效能,推進大數據審計背景下的審計流程再造。二是健全體系,要及時配套網絡建設、數據管理、作業規范、安全防護等各類制度,并制定審計操作手冊,建立健全大數據審計制度體系。
(二)標準規范方面。一是統一數據接入標準。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以方便各部門數據的接入以及流暢共享,防止出現因數據接口、格式等不一致而造成無法接入的現象發生。二是統一技術支撐平臺。統一軟硬件平臺產品,統一技術架構和數據流向,統一技術開發和接口、命名規范,統一資源管理和分配,為大數據審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三是提高可擴展性標準。結合大數據審計的業務需求、功能需求和數據需求,充分考慮新技術的應用和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綜合考慮大數據審計技術架構和部署架構。
(三)人才培養方面。一是知識更新。在加強審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多途徑的對現有人才進行計算機審計技能培訓,如大力支持鼓勵現有審計人員參與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等,完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培養數據挖掘、建模等應用人才,提高從大數據中發現審計疑點、落實審計疑點,增強最基礎的財務數據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二是深度融合。與科研院所和高校進行深度合作,構建專家庫,與專家教授及時溝通交流,總結審計方法、建立審計模型、撰寫審計案例,探索大數據審計。同時,可外包有相應保密資質的專業軟件企業定制審計模型,并對系統進行維護。三是雙向互動。與有經驗的、優秀的地方審計局或行業領域專家對接,跨界合作,在大數據審計方面共同探索新的實現方式和實現路徑,推動共贏發展。
(四)網絡安全方面。一是建立專線。可通過與運營商合作建立專線進行數據傳輸,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效率、安全性和穩定性。二是網絡安全。在被審計端的網絡出口處、審計端的網絡入口處,除了部署防火墻、入侵檢測、入侵防御等安全設備外,還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數據性質等因素,有針對性的采取如動態感知、主動入侵防御等安全防護措施,進一步增強數據安全。三是終端設備。如果數據非涉密,要按照等級保護要求對審計工作終端進行防護;如果數據涉密,要按照分級保護要求對終端進行防護,如終端安全管理系統、三合一防護裝置、主機監控與審計系統等。四是機房安全。留存跟電氣有關的電路鋪設文檔,以備后續管理維護時查閱;及時檢查更換UPS蓄電池,以防突然斷電對設備造成損壞。機房里都是精密儀器設備,應做氣體滅火系統,如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等滅火器。
(五)模式創新方面。一是創新作業模式。大數據審計使得審計作業模式得以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強化審計監督,打造智能化審計監督利器,以項目為依托不斷深化大數據在審前篩查疑點、審中實時推送、審后整改追蹤方面的創新應用。同時,承擔日常動態預警監控和疑點推送任務,推動審計由微觀向宏觀、由事后向全程、由合規向績效、由賬本向大數據拓展。二是建立審計模型。想要保持大數據審計的優勢,必須讓數據發揮價值,將更多的審計經驗、常用方法變成有用的審計模型,多角度多維度服務審計需要。通過對審計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分析,研發審計分析模型和審計預警模型,幫助審計人員確定審計重點、發現審計線索,從而降低審計風險,促進審計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全要素的覆蓋。三是控制審計風險。要重點防范和控制被審單位的信息系統和網絡信息安全可靠性風險。要著重對系統的職責分離情況、操作權限設置進行審查,防止越權操作和計算機舞弊行為的發生,以及被審單位的系統安全管理體制和安全保密技術,是否設置外部訪問區域,是否建立防火墻和實時監控程序,同時要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做好保密工作。
(六)數據管理方面。一是分權限訪問。為增強數據共享的安全性,在數據采集、轉換、存儲、管理和共享的各個階段進行授權管理,分級別設置不同權限,防止沒有相應權限的人員對數據進行誤操作。二是分類別管理。根據不同的需求分類管理數據,可分設原始數據集、財務數據集、非財務數據集、指標管理數據集、數據挖掘數據集、審計分析數據集等,通過數據集的管理,實現對數據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從而為后續審計分析奠定基礎。三是分層級儲存。將不同級別的單位分為不同的存儲單元,不同級別的單位只能儲存本級別的數據內容,確保不同密級數據的隔離性和安全性。四是分中心災備。采用兩地三中心災備方式,同城災備是保證發生機房或者樓宇級別的災難時,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業務系統,而異地災備是保證發生區域性災難時,生產的關鍵業務數據不丟失。根據業務恢復就近原則,當生產中心出現故障后,首先啟動同城災備中心負責業務的接管和數據的恢復,當生產中心和同城災備中心都出現故障時,此時異地災備中心負者業務的接管和數據的恢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審計時代,要想實現審計由微觀向宏觀、事后向全程、合規向績效、賬本式向大數據拓展的局面,就必須關注到大數據審計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審計創新,相信在大數據背景的正確影響和推動下,未來大數據審計將會在我國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全要素的鋪展開來,同時,審計的全面覆蓋也將反過來推動大數據審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大數據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 《經濟縱橫》2019年第02期.
[2]大數據審計思維與技術的應用初探《市場研究》2019.02.012.
[3]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經濟縱橫》2019年第09期.
作者簡介:
韓楠(1989-),女,漢族,陜西洛南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大數據.
(中央軍委審計署西安審計中心 ?陜西 ?西安 ?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