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丁綾
摘 要:自從我國的科技水平飛速發展以后,網絡技術得到了補充,各個行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一方面而言,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語言作為新時代的產物之一,在表達的方式、語氣、意思上都和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有著千差萬別,并且對于漢語言文學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所以,目前教育部門很關注要如何達成漢語言文學與網絡語言的融合發展,提升高中生漢語言文學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發展
一、網絡語言
(一)網絡語言是什么
隨著互聯網不斷的進入千家萬戶的生活中,我國在互聯網中活躍的網民每日愈增,網絡語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的新型語言。和傳統語言不同的是,網絡語言一般都在網絡中使用,為的是讓交談對象在沒聽到自己聲音的時候能夠想象出自己說話的語氣,更加的方便雙方的交流。它一出現,就憑借著自己通俗易懂的操作手法以及生動活潑讓人感覺到放松的表達形式獲得了廣大網絡用戶的喜愛。
(二)網絡語言通過什么形式來進行表達
從在網絡之中使用比較普遍的網絡語言來進行分析,發現它們一般會利用三種形式來進行表達。第一種就是擴充詞語的含義,使詞語具有原本并不能表示的意義,以此來更加生動形象的讓人感受到所處的狀態。比如說“一樓”、“二樓”等在現實生活中只能表示自己所處的樓層,而在網絡世界里,它能夠表示自己是第幾個對于帖子進行回復的人。“樓主”在現實生活中只能表示樓房的主人,而在網絡世界中可以用來形容發帖子的人。再比如說“+10086”、“+身份證號”等能夠強烈的表示出自己對于言論的贊同。第二種,則是利用了數字的諧音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顯得更加的活潑、可愛。比如說“741”表達氣死你,“886”表示拜拜嘍,“5376”表達我生氣了,“666”表示某一舉動很溜,讓人佩服等等。第三種是利用文字的諧音來進行表達的,起源于網友在對話過程中打字失誤情況,后來被廣泛的使用于交流對話之中。比如說“小盆友”實際上指的是小朋友,“醬紫”實際上指這樣子,“不造”實際上指的是不知道,使交流變得更加的有趣。
網絡語言的普及,從某一角度來看,很容易造成對于漢語言文學的誤解,頻繁的使用網絡語言很容易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將漢語言文字表達的意義產生混淆。針對這一現象,高中生必須要對于自身的漢語言文學素養進行提升,充分的了解漢語言的實際內涵,樹立起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成為一名漢語言文學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二、新時代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對于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習的內容枯燥無味的高中生來講,網絡語言充滿了吸引力。隨著網絡語言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網絡語言,并且對于網絡語言開展了研究。從這一現象來看,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型事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對于整個漢語言文學甚至是社會的進程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尤其是近些年來,網絡語言有了系統的進行管理的體制,已經不僅僅廣泛的使用于網絡,還出現于人們生活的閑暇交流甚至是教材之中。在這個網絡大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對于詞匯進行創造,進行創新。對于生僻字進行使用,加強對于生僻字詞的理解能力,使人們更容易理解漢語言文學中想要表達的內容,使原本進行交流的形式出現了變化。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語言也是如此,它帶給了漢語言文學沖擊,對于漢語言文學而言既是機遇又是一種挑戰。
(一)網絡語言帶給漢語言文學發展的促進作用
伴隨著網絡語言的普及,漢語言文學有了新的機遇來進行發展。網民對于文字的含義進行擴充或者是使文字所表達的意義發生了轉變,不僅能夠讓他們在網絡環境中對于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行表達,還能夠吸引高中生和群眾了解并且喜歡上漢語言文學。除此之外,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發生的新聞能夠產生具有自身特色的網絡語言,帶動高中生更加深入的思考社會中出現的問題。
(二)網絡語言帶給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消極影響
對于高中生來講,頻繁的使用網絡語言很容易混淆漢語言文字在學習生活中表達的意義。因為網絡語言一般都是比較新鮮充滿趣味的,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些錯別字濫用在詞語中的情況,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嚴重的影響了他們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進展,導致他們對于傳統文學的認識出現了偏差。時間長了甚至可能會導致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沒有人傳承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影視劇和廣告之中經常會濫用甚至錯用成語,曲解了成語本身的意思,帶給高中生潛移默化的錯誤引導,增加了高中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難度。并且,因為網絡語言常常會忽視平翹舌發音的區別,很容易引起發音不準,出現說話含糊無法表達意思的狀況。
三、高中生如何在網絡語言的沖擊下發展漢語言文學
(一)更加細致的對于漢語言文學進行學習
在網絡語言的沖擊下,高中生想要學好漢語言文學,就必須要更加細致的對于漢語言文學進行學習,深入地了解漢語言文學,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來制定學習方案,提升自己的漢語言素養。特別是要重視對于漢語言文學之中的傳統文化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學會鑒賞文化,做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
(二)促進漢語言文學在世界范圍內發展
經濟水平不斷的提升增強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國成為了國際大國。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越來越面向國際,中國傳統文化開始面向世界進行展示。在這個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的時代,高中生必須要與時俱進的進行學習,不僅要對于自己的漢語言文學素養進行提升,還應該提升自己的外語水平,通過網絡,將網絡語言帶來的促進作用最大化,加強和世界各國的交流溝通,使漢語言文學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發展。
四、總結
網絡語言的產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對于高中生學習漢語言文學來講,它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網絡語言的使用,能夠使高中生更容易理解漢語言文學中想要表達的內容,改變原本進行交流的形式,但是它也使高中生對于傳統文學的認識出現了偏差,發音不準,出現說話含糊無法表達意思,增加了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難度。在這個情況下,高中生應該更加細致的對于漢語言文學進行學習,促進漢語言文學在世界范圍內發展,以此來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網絡語言帶給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積極作用,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弟娥.新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賀州學院學報,2019,35(01):107-110.
[2]王丹榮.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初探——基于湖北文理學院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9,40(07):65-69.
(鶴壁技師學院 ?河南 ?鶴壁 ?45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