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獨立學院學風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有很多缺陷與不足,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為了獨立學院持續健康發展,應找到自身學風建設的問題,進行全方位、全程、全員育人的工作,從而使學風建設這個系統而持續的目標得到更好地實現。
關鍵詞:學風建設; 對策 ;教育理念
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持續建設的工程,隨著時代的變化出現新的特點,獨立學院應根據新的時代要求和教育規律,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并結合這一理念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的發展。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問題
當前獨立學院學風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有很多缺陷與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獨立學院的學生擴招使得精英教育變為大眾教育。獨立學院學生數量日益增多,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使整體的學風出現一定變化。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所影響,教學的理念過于傳統和落后,和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出現了脫節,部分教師十分看重經濟利益,沒有高度的敬業感和責任心,使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學生到了大學之后,不再受到中學那樣的嚴格管理,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與目標,對自己沒有嚴格要求,致使未學好的課程越積越多,不能達成高校既定的教學目標。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獨立學院學風建設情況很不理想。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問題原因分析
獨立學院學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學習動機不純。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而是為了混張文憑畢業后找份工作,或者是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二是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心理素質偏低,在學習遇到挫折或困難時不知所措,情緒波動大,不能理性對待遇到的問題。由于獨立學院大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優越,自我為中心,不愿考慮他人,學習的態度不端正。三是專業思想不牢固。由于基礎較差或者高考失誤,使他們幾乎失去了學校與專業選擇的資格,在入學前的專業選擇上部分學生比較盲目和無奈,由此產生了厭學情緒和逃學現象。四是外界誘惑復雜,學生缺乏抵制能力。獨立學院學生進入大學以后,面對自由度很高的學習生活環境,很容易被其他事物牽扯精力,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手機上,網絡游戲等等速食的、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在學生周圍,這使得很多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將心思放到學習上,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氛圍差的重要原因。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和艱巨性任務,獨立學院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促進練好學風建設的對策。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對策
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下,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強學風建設。全員重在強調統一各方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過程重在把握學生成長規律,關注學生思想轉變階段性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全方位重在構建以制度建設、學業規劃、風采展示、科研創修為學風建設載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全員參與:校內教師實行全員參與、落實職責、層層管理,成立學風管理領導小組,由學院領導成員、教研室主任、全體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做到學工管理隊伍與教學隊伍相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學風建設。學風建設中重在發掘學生自主成長的意識,通過自助、互助等形式,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如自我效能感的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組建學習興趣小組或社團,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現風采、增強自信、提高自己的能力等。校外人員,全員在校外參與方面主要體現在家長與社會機構兩方面。家長方面,輔導員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征求家長對學校管理的意見,輔導員與家長形成合力,建立家校溝通聯動機制。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受多方面的作用影響,老師和家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家庭生活中,必須堅持以家長為主、教師為輔,在學校生活中,家長需要配合老師進行優質的教育,家長不能只做學生的避風港,更要真正了解學生,對學生身體與心理進行關注,與老師共同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社會資源方面,針對學院的專業特色,建立實習基地,為學生的見習、實習、就業提供良好的平臺。
2、全過程引導:全過程重在把握學生成長規律進行針對性引導與教育。新生剛入學,對學校的環境還不太熟悉,屬于適應期,在此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每學期期末考試前對學生進行考試誠信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大二的學生處于迷茫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確立學業目標與職業規劃,走出迷茫期。提升期:此階段主要處于大二下學期、大三上學期,在這階段重點抓專業引導教育,針對性進行幫扶。此外結合學科專業特點,組織各類競賽活動。收獲期:學生的軟實力與硬實力的綜合展現階段。軟實力主要是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硬實力是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各級各類證書與成果,如計算機等級證書等。軟實力與硬實力相結合,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3、全方位提升;以制度建設保障學風基礎。完善的制度建設是優良學風形成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設主要體現在成立學風管理領導小組,建立常態化的學風督查機制、健全學風激勵機制,完善學風考評制度、輔導員與班主任實施學業幫扶計劃等。以高層設計、統籌規劃、層層管理、明確職責、緊抓落實,共創良好學風。以學業規劃促進自我學習,在課堂中引入學業規劃與生涯規劃理念,把擇業目標拓展到“擇行業、擇事業、擇人生”的高度進行引導。輔導員與班主任相互配合,時常與學生談心談話,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深入分析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等狀況,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如分層次設置學習目標,提高創新意識、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以科研創修提升學習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參加科研實訓、學科競賽等科技創新活動,積極接觸專業領域的前沿問題,提高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組建團隊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的了解,探索專業領域前沿知識,獨立思考,以創促學。
學風學業建設是獨立學院辦學思想、人才培養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學風體現了學校的精神面貌,凝聚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貫徹“三全育人”理念與建立良好學風之間的關系是互為支持,互為依托的。良好的學風建設有利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成效的最大化,同時貫徹好“三全育人”理念、對建設良好學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田小霞,陽靈.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8).
[2] 丁喜旺,從學生工作度探究高校學風建設的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0).
[3] 麻順坤,論如何加強高校學風建設[J].決策探索(下),2018(12).
[4]王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
[5]李璟璐,王道明.輔導員在新時代高校學風建設中的育人模式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理念[J].教育現代化,2019(28).
作者簡介:
司馬亞琴 ?女 ?1989.10 ?江蘇無錫 ?漢族 ?碩士研究生 ?講師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就業指導 學生黨建相關工作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
課題編號:2019SJB951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江蘇 ?靖江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