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為實現自身的錢權欲望,似乎漠視了生命原本存在的價值,事業成功自然是實現自我生命的價值之一,但對于整個社會而言,又如斗升之水,人生的價值與社會價值是密切聯系的,相輔相成的.人生的自我價值在于他的存在得到社會認可以及他為社會的發展所做的事,因此,生命教育極為重要,也是人類社會關注的永恒話題,關愛生命,珍惜生命,實現生命的價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生命教育列入教育發展的戰略主題,生命教育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自然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幼教工作者,深知《幼兒園工作規程》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精神,筆者以“幼兒生命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及萬方數據庫進行檢索,關于幼兒生命教育的研究極少,只搜索到知網“鄧艷《幼兒生命教育初探》”及萬方“張衛東《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踐邏輯》”。幼兒談生命教育,合適嗎?2016年《幼兒園工作規程》由體、智、德、美修改為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生命教育很重要,因此,筆者以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育良機,做出此次研究。
生命教育,早在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首次明確提出生命教育思想,于20世紀90年代美國中小學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1989年日本修改的新《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敬畏之觀念來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標。國內相對滯后于國外,基于對教育問題的憂慮和反思,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教授葉瀾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生命”及其與教育的內在關系并進行解讀,主張“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自此,國內教育開始對“生命教育”進行了探索和實踐。2012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在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于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系,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并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筆者認為,幼兒生命教育的的定義:“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以生活情境為教育內容,理解生命之間的相互關系,愛惜生命,尊重生命。
張衛東在《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踐邏輯》研究中提到:“根據網絡問卷調查,來自幼兒園園長與老師的反饋表明:“缺乏幼兒生命教育的指導思想”、“缺乏可實踐的幼兒生命教育課程等”。陶行知早已提出:“生活及教育。”《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當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幼兒園教育是在生活中進行的,日常生活滲透有教育的因素在里面,教育過程中體現生活的特點。在此次疫情下,幼兒的生活經歷更為豐富,幫助幼兒初淺地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掌握基本的衛生能力、養好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這就是在引導幼兒學會積極生存,健康生活。幼兒天生善良、對動物親近,食用野生動物和此次疫情息息相關,我們正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拋磚引玉,告訴孩子尊重生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當孩子因為一張張潸然淚下的圖片、一段段動人心弦的視頻、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風景”觸動時,恰時告訴孩子們最佳時機,那是敬畏生命的勇敢者,生命之間的相互呵護,傷感肅穆的全國哀悼日,進行一次特殊的教育的契機。告訴孩子,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美好的生活背后有人為此負重前行,這些都是凈化孩子的心靈的營養劑。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讓孩子以此為榮,體會到生命存在的價值。
生命教育是一個終身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在生活,我們在學習,生活是瑣碎的,是充滿了細節的,生活對幼兒來說,就是一場教育,我們要“于細節處著緊用力”,挖掘生活中的價值,生活具有日復一日的重復性,我們要發揮“不斷重復”這一教育優勢,日積月累地形成和鞏固幼兒的生命教育。
(深圳市寶安區新城幼兒園凱旋城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