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民經濟體系當中,煙草行業占據重要地位,更是國家與地方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財政來源,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財政收入也得到顯著增加。但是現階段煙草行業所實行的煙草專賣制度,煙草產業自身難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導致規模效益不高且產業發展空間有限,受相關因素的限制均會影響煙草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針對現階段煙草專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執法力度、加強市場監督、完善法律法規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提高煙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煙草行業;專賣管理;創新途徑
一、當前煙草專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執法手段較單一
一些不法煙販為逃避打擊,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動向。第一,違法經濟模式網絡化,利用自媒體聊天交友工具,逐漸成為售假販私的新載體,借助網絡就能夠實現終端售假販私,逃避法律的打擊。面對這種全新的違法行為,缺乏打擊手段,打擊力度也差強人意。第二,違法行為分工精細化,現階段的制假售價網絡案件,具體的分工工作更加細化,從開始包裝印刷到最后的物流分銷,逐漸形成了一條分工細致且結構復雜的產業鏈,加大了打擊難度。
(二)缺乏社會公信力
現階段的社會經濟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時期,因貧富差距的加大,仇官仇富的心態普遍存在。因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存在濫用公權的情況,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另外,因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拓展了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加簡單便捷。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上,可迅速擴散各種言論與觀點,面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甚至還會與傳統觀念與官方媒體出現對立,逐漸成為當前輿論媒體的新常態,會為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全新挑戰。
(三)法律法規較局限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等局限性逐漸得到顯現,與以往的轉碼執法需求形成了矛盾,在煙草專賣執法工作當中極易遇到復雜的問題。在為煙草專賣違法案件中尋找法律依據時,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尋找法律依據的過程也是對違法案件進行定性的過程中,但是定性的精確與否會直接關系到法律責任的追究,法律責任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執行。法律與法規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煙草專賣行政執法的形象。
二、創新煙草專賣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建設統一形象
社會公眾對于執法部門的第一印象就是執法形象,在具體的工作當中,形象建設與形式主義存在本質不同,屬于較為實在的工作。首先,要求統一執法服裝,但現階段只是配備了統一的執法徽章,執法服裝尚未得到統一,并沒有在整體層面上樹立統一的執法形象的要求。其次,應對辦公形象建設進行統一,統一的VI 視覺識別系統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行,基層執法部門執行的并不到位。因此,加強這方面的投入,通過企業文化途徑,將VI 視覺識別系統作用于基層專賣執法人員,提高自我約束能力與管理能力。
(二)完善監管體系
現階段所實行的“APCD”市場監管模式,主要是根據質量管理體系當中的閉環管理的要求進行設置。通過借鑒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要求,對市場監管體系進行規范與完善,屬于一項較好的發展方向。在現階段的終端市場工作當中,依舊存在兩項核心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分別為基層執法人員的到位問題,基層執法人員有效監管問題。將解決這兩項問題作為切入點,完善與優化市場監管模式,并解決執法人員到位與履責問題,全面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三)優化管理方式
因法治社會與法制政府建設的不斷推進,煙草專賣行政許可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矛盾的焦點在于各地的合理布局條件,設置具體的法律依據和法律效力。不同地區在設置合理布局條件的過程中,習慣性采取以零售點間距作為基礎標準的布局模式,并沒有直接的法律法規,還會引發社會公眾的不滿情緒。因此,對行程管理許可方式進行優化,并規范合理布局規劃,建立完善的形成許可事項負面清單,真正做到違法必究,滿足當前簡政放權的社會發展趨勢。
(四)創新監管方法
因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的營銷模式也不斷出現。專賣管理不僅要適應這些變化,應對總結其中的規律,提煉新型售假販私領域的監管方式。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互聯網售假販私逐漸成為部分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主要手段,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開展違法工作。因此,對監管手段與監管模式進行創新,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與網監等相關部門的合作,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對互聯網領域的監管方法與經驗進行總結與提煉,應對售假販私等情況。
(五)明確法律界限
對新型涉煙行為的合法與非法權限進行明確劃分。首先,應對互聯網售假販私思維進行全面監管,明確執法主體和執法權限,各地行政主管部門在打擊互聯網售假販私行為的過程中,為其提供執法依據。其次,明確監管煙草的衍生品與代替品,電子煙、咀嚼煙等均是煙草衍生品與代替品,這部分產品的監管依舊存在爭議,應對其進行明確統一的規定,借助固定的形式指導專賣執法實踐。但將其納入到實施條例時存在較大難度,應對現階段的規章制度進行完善。
三、結語
我國現階段煙草產業所采取的煙草專賣制度,為煙草產業的順利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因此,制定相關創新策略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我國發展國情,以及煙草產業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定。在新形勢下,對煙草專賣制度體系進行完善,更好地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為煙草企業的長久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推動煙草產業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1996—2013年火災對中國森林碳匯損失估算的研究[J]. 單保君,張治軍,王秋華,楊思林,蘇文靜,馮巖巖.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17(06)
[2].切絲寬度對卷煙燃吸過程中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逐口釋放量的影響[J]. 姚二民,王婷,鄧楠,李斌,李曉,游敏. ?輕工科技. 2018(10)
[3].卷煙消費稅的負外部性矯正效應——基于中國卷煙消費稅政策調整效果的實證檢驗[J]. 孟瑩瑩,尹音頻. ?稅務研究. 2013(07)
作者簡介:
劉卓(1990年11月7日)女,苗族,湖北省恩施市,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煙草專賣管理.
(恩施市煙草專賣局 ?4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