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豐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提升壓力不斷加大,原有的手工監測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技術要求,因此對城市空氣質量進行自動監測勢在必行,如何設置監測點成為首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需要明確所設置的空氣監測點位的類別,然后根據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形成相對完善的環境空氣監測網絡。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五點關于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優化設置的方法,旨在為我國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的設置提供方法策略[1]。
關鍵詞: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設置探析
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因此需要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監測點的位置選擇要科學合理,科學的位置能夠直接反映出客觀真實的監測結果,所以,做好空氣環境監測點的設置是十分必要的。我國也根據監測情況設置了相應的監測技術規范,對各種類別的空氣監測網絡實施全方位的管理控制。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霧霾早已出現且頻率較多,越來越多的空氣問題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公眾想要了解真實環境情況的欲望也在加強,這對提高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的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建設在穩步的進行著,監測的覆蓋人群范圍也
在不斷地擴大,但是監測點位的功能還是很單一。根據目前我國的經濟情況和環境空氣質量的變化,我國的城市環境控制監測點位主要以對空氣質量進行評價為首要要求,同時兼顧著對城市環境污染的監控。由于各種客觀的原因,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
第一, 需要完善我國的城市空氣自動監測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建設城市環境空
氣監測網絡系統,同時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系統的建設要根據規劃,監測數據的采集要符合規范。第二,提高和新增城市監測點位的代表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常駐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當前現有的監測點位的數據已不能滿足城市變化的需要;還有一個方面是因為目前對于現有的城市空氣質量進行預報和檢測的點位數量不夠,不能滿足對全國范圍內進行監測的需求。第三,補充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的指標。我國現有的監測項目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后,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氧化碳、PM2.5等項目都還未完全普及。第四,完善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的準確度保證。還需要更進一步加大各方面的投資,完善監測數據的質量保證,使得空氣監測的服務和質量能夠達到《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及相關規定的要求[2]。
二、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優化設置
1、監測點位必須滿足空氣自動監測要求
空氣監測點位的設置是不能夠隨機來進行分配的,需要通過人工和時間成本以及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來作出方案設置,再通過專家的綜合比較與論證,形成一套系統的空氣監測點位設置方案,同時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變化情況進行不斷地調整,最后形成一套合理的方案。方案的完整性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工作要求和內容,使得環境監測工作事半功倍。若只是根據環境質量監測規范來設置監測點位,沒有經過系統的規范安排,在實際的工作中,很有可能會出現與實際環境不同而造成監測點位浪費的現象。很多情況下,只是按照監測方法來實施,滿足了各類規范的要求,但是因為實際工作和問題未能了解清楚,最終導致監測點位不能發揮其價值,這對人力物力財力都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因此,設置的監測點位必須要滿足自動監測的要求[3]。
2、監測過程中應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
因為空氣環境監測點位的設置需要很長的時間,為了能夠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需要減少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進行監測點位的設置時,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全面清查,保證在距離監測點位四周一百米距離內小環境都處于穩定的狀態,排除其他外界環境對環境監測結果的影響,包括周邊會產生塵土、煙氣的廠房、施工工地等。此外,為了保證監測點的長期運行,監測人員還要負責對監測點位周圍的環境進行檢查,以防意外的發生。當出現數據異常的情況,要盡快查明原因,若是外界的情況對監測點產生影響,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3、根據實際情況提高監測點位的高度
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并不能完全拘泥于要求的規范來進行。比如說,規范中規定了監測點的周圍不能夠存在影響空氣流動的構筑物,并且對監測點的高度也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但在實際情況中,雖能找到完全滿足規范要求的區域,但現場不一定具備建設監測站房的條件,實際上難以對該場地進行利用。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考慮到平均高度、區域的地貌、墊層類型等多方面的因素。城市高樓林立,整體的墊層的平均高度太高,所以要考慮提高監測的高度來實現點位的設置。還需要同時考慮到污染物垂直分布的情況和人們經常活動的區域范圍,建議高度不要超過二十五米。
4、優化點位的確定要著眼于城市長期發展,統籌兼顧
現代化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城市的格局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原先設置的監測點已經不能滿足對城市環境監測的需求,需要新增監測點位,或者對原先的點位進行調整來滿足城市環境監測的需要。在實現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城市的發展趨勢,不僅要對城市未來的建設項目與規模進行掌控,還需要考慮到城市建設的時間與空間對環境的影響。第一,保證監測點位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能夠為城市環境質量進行全面的監測;第二,保證監測點位周圍環境長期處于穩定的狀態,或者選擇能夠準確反映城市目前環境的區域[4]。
5、結合其它常規空氣監測工作
一般來說,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進行空氣質量檢測,范圍包含了城市的整體區域和對城市空氣環境造成很大影響的區域。監測點的監測數據要能夠對城市空氣環境質量作出客觀的反映,為了提高監測數據的利用率,可將其他常規空氣監測工作與其共同結合,能夠在較長時間內對空氣環境管理的科學研究提供切合可靠的數據。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城市環境空氣監測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完善了在技術規范和管理上的制度要求。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各個區域的經濟差異明顯,很多區域受到了自身經濟條件的影響,在對空氣環境監測點位的設置時按照空氣質量評價點為依據,只能夠完成對當前環境進行評測和對環境變化的趨勢進行評價。縱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設置方面的經驗更豐富,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研究,加強我國的城市環境監測點位的設置,提高區域環境變化的即時跟蹤能力,提升環境監測的預測能力,從而發揮好城市環境監測的作用[5]。
參考文獻:
[1]杜增榮.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現狀及優化布點研究[J].山西化工,2020,40(04):208-211.
[2]李明,趙闖.國控環境空氣監測數據質量提升的管理困境與出路探索[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6(03):32-38.
[3]孫瑩,竇銘超.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20(03):31-32.
[4]李洋.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32):19-20.
[5]張震,米方卓,楊楠,付強. 國家環境監測網環境空氣監測質控數據統計應用探析[A].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6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6:8.
(南平市松溪環境監測站 ?福建 ?南平 ?3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