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廣富 王亞
摘 要:隨著財務管理工作與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不斷融合,我們跨入了智能財務時代。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財務管理模式變革,將企業正在經歷的數字化浪潮推向新的階段,轉變了財務工作創造價值的方式,幫助企業運用信息化平臺、專有數據及專業知識實現自身目標。
關鍵詞:石油;財務共享;智能;應用
中國石油在財務共享體系建設過程中,采用靈活可擴展的分布式服務架構,積極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智能化、移動化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借鑒國際先進做法,吸收信息技術最新發展成果,主要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各自技術特點、運行原理及其與財務共享應用場景相結合的可行性,按照先自動化、后智能化的順序,有針對性地研發并投產一系列產品。
一、財務共享智能應用技術
1.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1)技術特點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基于計算機腳本語言以及實現用戶界面的軟件工具,用軟件自動化方式代替人工處理大量重復的、基于規則的工作流程任務。RPA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標準化和流程化的作業特點,有明確的規則操作,可自動處理對應流程中明確可被數據化的指令和輸入,并保持對規則的高度執行力;二是能夠保持較強管控力和監督力,所有操作具有高度的可追溯性;三是以外掛形式部署于原有系統,對系統底層架構和業務處理流程影響較小且可控。
(2)應用環境
中國石油在財務共享建設過程中,將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等業務納入共享中心統一處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復雜工作簡單化、標準化,通過對業務流程、規則進行標準化管理,迅速識別重復工作場景,消除多余、低附加值作業,實現同質業務專業化處理。通過梳理操作流程、審核規則、風險評估、異常處理機制、系統評估,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RPA應用運行框架及開發模式:
RPA采用漢明碼、時序數據庫、OCR、發票驗真、發票查重、定時監測等技術,完全自主開發。共享運營平臺作為RPA應用框架,主要開發了規則引擎、憑證引擎、調度引擎、機器人運行監控、異常處理等功能,通過與司庫平臺、FMIS等系統集成,實現對業務流程中各處理節點的服務調用,滿足了RPA處理過程中對不同業務規則校驗的要求。
2.人工智能
(1)技術特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隨著計算機科學持續發展而逐步形成的重要分支,是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基礎載體,通過構建具備自我邏輯判斷、推理及決策的系統能力,實現識別、判斷進而模擬人類思維的過程。新興的人工智能研究,知識圖譜、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應用,給計算機賦予了視覺和聽覺,使得計算機具備了感知智能。將AI應用于會計行業,既能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減少信息失真和失誤,又能防控企業運營風險,還能顯著提高會計和審計信息質量。
(2)應用環境
中國石油財務共享上線以來,不斷探索AI技術的應用場景。費用報銷業務服務于中國石油內部所有員工,單據量大,費用報銷填單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共享中心采用“邊上線、邊優化”策略,將智能識別、知識圖譜等技術應用到填單環節,智能識別采用成熟產品,知識圖譜及相關知識存儲、查詢、推理采用開源軟件加自主研發實現。在知識圖譜構建過程中,使用RDF作為圖數據模型,原生圖數據庫Neo4j用于知識圖譜的存儲,Cypher、全文檢索進行知識圖譜檢索,基于統計方法完成知識圖譜推理。
二、財務共享智能應用產品和場景
中國石油財務共享智能應用主要有三類場景,分別是RPA機器人、進項稅發票池、智能識別及智能填單服務。
1.RPA機器人應用實踐
共享中心利用RPA技術,先后上線制證類、審核類、發票認證類、資金支付類、銀行回單分揀類、電子會計檔案歸檔類等6類180個“小鐵人”機器人,平均處理效率為人工的20倍,完成工作量占比達54%以上。RPA機器人的應用使得共享中心完成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
2.進項稅發票池應用實踐
共享中心采用智能識別技術,自動采集進項稅發票結構化數據,實時調用數據系統服務進行查重、驗真及認證。搭建FileNet發票影像數據庫,建立進項稅發票池,為納稅申報和稅務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基于已上線70多家單位的報銷數據,利用知識圖譜技術構建知識圖譜,運用知識推理、知識計算等技術,將人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以計算機知識圖譜形式固化,實現發票信息的自動提取。
3.智能識別及智能填單應用實踐
差旅報銷業務基于出差申請發起,通過智能識別技術支持多張、多類型票據自動切割、混合識別,實現了增值稅發票、火車票、機票、汽車票等8類票面信息的自動識別、自動歸類,系統根據識別結果,自動完成城市間交通費、市內交通費、過路過橋費、住宿費、培訓費等內容的智能填寫,將用戶“手工錄入”變為“自動提取”。知識圖譜技術利用已有的數據資產構建報銷圖譜,自動推導業務場景及該場景下各項明細信息,完成出差補助的自動計算、各種擴展個性化信息的填寫,用戶只需通過向導式的操作指引對各項信息進行確認即可,基本實現了“你給我發票,我幫你報銷”的設計目標。下圖描述了自動化、智能化在差旅報銷各業務處理節點的應用情況:
三、財務共享智能應用效果
RPA機器人、進項稅發票池、智能識別及智能填單在財務共享的應用實踐,較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能,主要應用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提高核算質量。共享中心按合規管控要求進行獨立審核,在“小鐵人”協助下,審核發現發票不合規、報銷金額大于票據金額、無合同或超出合同范圍、缺少支持性附件等合規性問題9萬多筆,發揮了合規管控的作用,財務退單率較上線初期減少90%以上。
2.提升運行效率。通過RPA及AI技術在各業務場景的應用,98%以上的工作在48小時內完成,達到行業較高水平;部分流程(比如金額低于5000元的員工費用報銷)已實現共享中心內部全流程自動化處理,運行效率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
3.提升用戶體驗。智能化差旅報銷業務自2019年12月試點以來,幫助6107人完成1.28萬筆差旅費智能化報銷填報。2020年3月,基于知識圖譜技術的費用報銷智能填單投產,形成知識圖譜節點412萬個,知識關系3539萬個,累計完成11.29萬筆費用報銷智能填單服務,其中業務信息推導準確率達到86%以上。經過初步測算,通過應用AI技術,業務人員填單工作量減少35%左右,用戶體驗顯著提升。
4.降低運行成本。通過不斷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創新手段,有效降低管理運營成本。目前,財務共享“小鐵人”機器人累計完成崗位任務2.03億筆,?處理效率平均為人工的20倍,完成工作量占整體工作量54%以上,相當于減少用工660余人。會計檔案電子化在中國石油各分子公司125家單位推廣應用,綜合電子化率達到50%,每年可節約紙張2.5億張、硒鼓2.1萬個,節約成本5400萬元。
5.增強風險防控。2018年11月,上線集團公司集中統一的進項稅發票池,與國稅總局發票系統集成,實現自動查重、驗真和批量認證等功能,智能攔截不合規發票,實時剛性防控稅務風險。
四、智能財務應用展望
中國石油財務共享智能應用已初顯成效,我們將堅守初心,持續加強應用語音識別、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智能技術,打造以“智能、連接、洞察”為核心的共享生態系統,推動共享中心成為敏捷服務、業務洞察和智慧決策的提供者,助力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
(中國石油集團共享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