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亮

摘 要:在配電網網絡架構日趨復雜的背景下,配網不停電作業范圍不斷擴大,配網不停電作業人員所面臨的安全風險日益增多。文章以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紹了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影響因素,并對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提升路徑進行了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配網不停電;安全作業;絕緣工器具
前言:在社會對連續可靠電力資源供應需求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國家電網公司也進一步推進了配網不停電作業。但是,由于部分配網不停電作業項目復雜程度較高、難度較大、耗費時間較長,不確定風險因子也較多。特別是帶負荷直線改耐張加裝柱上開關項目中,作業人員需要長時間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操作,誤操作概率較高。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誤操作都會造成配網不停電作業人員觸電傷亡、設備接地短路等事故。因此,對提升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路徑進行適當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原理
配網不停電作業就是在保障向電力資源使用者不停電、少停電的情況下,對線路、線路附屬設備進行檢修、施工、搶修的作業。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原則是盡可能地向電力資源使用對象多供應電力資源,為電力企業運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從作業的電力設備可不可以攜帶電力能源視角入手,配網不停電作業可以劃分為帶電作業(直接在帶電線路、設備上開展檢修)、移動電源作業法(用移動電源將需檢修設備從電網中分離,停電處理后恢復至檢修前狀態)兩種。
二、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影響因素
1、人
人是配網不停電作業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因人導致的配網不停電作業安全風險多表現為忽略電容電流影響、忽視非作業對象的危險等。比如,在引流線斷開或連接操作時,若線路長度超過一定數值,主線、引線間具有較大幾率出現電容電弧,招致操作者對電容電弧估計不足、電弧灼傷絕緣手套、引發絕緣服起火等風險。
2、環境
配網不停電作業大多在城市繁華地段,作業環境復雜程度較高,隱藏了高低壓、環境噪聲、交通情況、污染情況、建筑物情況等諸多因素。若沒有事先了解相關因素并采取監護防控措施,就會造成作業風險事故。除此之外,由于配網不停電作業大多處于室外,若在風速超過5級、氣溫低于0℃、濕度超過80%或者其他雨雪、雷電天氣內強行開展不停電作業,就會給作業者帶去生命威脅。
3、機具
機具是影響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特指絕緣工器具、絕緣材料等。比如,在絕緣材料選擇不當(不滿足GB1388-92標準)、絕緣工器具金屬頭與連接位置機械強度與標準不符,就會給作業者、設備造成嚴重損害。除此之外,由于配網不停電作業工具無統一形狀標準,周期性試驗開展難度較大。若使用者不慎選擇沒有經過正確試驗的絕緣工器具,也會產生作業事故。
三、配網不停電作業本質安全的提升路徑
1、嚴格安全操作
在配網不停電作業前,作業人員應嚴密觀測電路,判定電路是否處于良好絕緣狀態、無接地、線路上無人工作且相位一致。在獲得肯定結果后,正式開展不停電斷開、連接線路。若需要不停電斷開、連接空載線路,作業人員應再次確定線路另外一端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處于斷開狀態且接入線路側的電壓互感器、變壓器處于停運狀態,杜絕帶負荷斷開、連接引線操作。隨后作業人員可以選擇與被斷開、連接空載線路電壓等級、電容電流相適應的電弧消除工具或者消弧繩(斷開、連接的空載線路在10km以下時),按規定操作。
在中心點非有效接地的系統內出現較為明顯的相間短路征兆、工作負責人或者工作票簽發人提出需停用重合閘作業的建議時,作業人員應第一時間停止使用重合閘。若在配網不停電作業期間突發設備停電事故,作業人員應仍將設備看做攜帶電流,第一時間與工作負責人、調度部門交流,避免擅自強送電[1]。
在帶電作業期間,人員應保證自身與帶電體之間距離在400m以上,絕緣操作桿、絕緣繩索有效長度分別在700cm、400cm以上。若處于等電位,則作業者應戴與規范相符的絕緣手套,保持對地、對鄰相導線距離分別在400cm、600cm以上。
2、密切關注環境
配網不停電作業前,作業者應嚴密觀測天氣,選擇風力小于5級、無冰雪、冰雹、雷電、雨霧的天氣。若對作業現場情況缺乏了解,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勘察周邊環境。根據勘察結果,判定是否可以開展配網不停電作業。隨后從作業方法、作業用工器具、作業應急措施等方面,進行作業方案的制定。
有條件的情況下,配網不停電作業人員可以實現搜集作業環境結果,利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配網不停電作業環境的安全等級進行評定[2]。具體評定時,作業人員可以分析配網不停電作業環境各因素之間關系,將其分組后構建低階層次結構。即作業環境包括作業線路環境、作業地面與氣象環境、高空防墜落與機械傷害三個層級。剖析每一層級的影響因素對上一層指標的影響程度,依據層次分析法的建模流程,確定每一層影響因素的權重,比如,作業地面與氣象環境的權重為5等。在確定不停電作業環境安全評價因素權重后,建立帶電不停電作業環境的模糊評價模型,計算單一影響因素的隸屬度為:
①
根據式①,結合隸屬度表,可知作業環境在第3等級的均為危險點,需著重關注并改進。比如作業線路環境中,著重關注運行中的桿塔線路是否與安全距離要求相符、作業線路情況復雜程度、完善低壓電源防觸電措施等。
3、優選合規工器具
在配網不停電作業時,防護用戶的恰當選用對于作業本質安全的提升至關重要。作業者實現應依據電器絕緣強度高、防潮性能良好、貼合效果良好的原則,認真挑選、接收、保管防護用具。考慮到絕緣防護用具大多為質地較為脆弱的橡膠制品、塑料制品,在使用期間極易由于配網不停電作業現場各種各樣金屬設備、構件而破損。因此,在配網不停電作業前后,作業者應謹慎檢查絕緣防護用具外表的完整性、性能發揮正常與否,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由于絕緣防護用具毀損而引發的配網不停電作業事故。同時鑒于多數絕緣防護用具不允許氣流通過,在工器具使用前后應第一時間利用潔凈、干燥、無毛絮的手巾擦除汗水,避免因汗水污穢積累而導致的工器具絕緣防護性能下降或使用年限縮短。
以絕緣斗臂車為例,基于絕緣斗臂車作業空間小、工器具數量繁多、操作混亂概率高的特點,可以進行專門工器具袋的制作。依據規范、牢固、統一原則,進行應用概率較高的檢修工器具放置,在最大限度節約轉向臂、操作臺空間的同時,提高作業人員使用便捷度、安全性。具體制作時,首先,可以準備一張1300mmx550mm牛皮,對折后于一側根據攜帶工器具尺寸,進行9個插件隔段、2個零件帶的制作。其次,在另外一側進行400mmx220mmx70mm的配重袋制作,并放置1.2kg的木塊。最后,將工器具袋放置在工作斗箱壁上750mm位置[3]。
總結:
綜上所述,配網不停電作業在施工技術要求、施工工藝標準、人員技能水平、裝備應用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要求。當前人員作業水平、裝備體系無法有效滿足現場要求,極易產生各種不可控風險因子。基于此,為了杜絕作業事故中占據比例較大的配網不停電作業事故發生,應構建配網不停電作業安全作業技術體系,明確配網不停電作業技術條件及絕緣用具電氣強度,嚴格控制作業細節,從本質上提升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韓強. 淺談優化配網不停電作業管理的措施[J]. 科技風, 2019(03):200-200.
[2]袁鼎發.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安全綜合評價應用策略[J]. 華東科技(綜合), 2019(007):1-1.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閩清縣供電公司 福建 閩清 3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