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光
摘 要:企業人才供應鏈打造是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應對日益激烈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是事關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本文從企業實際出發,重點闡述了人才需求、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使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對企業人才供應鏈打造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人才供應鏈;人才引進;人才培養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企業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人才,一切歸零”理念,緊緊圍繞中長期發展戰略,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不斷完善選才、用才、育才、聚才全鏈條人才機制,努力做到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著力構筑人才高地,打造高效人才供應鏈,為企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與支撐。
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編制人才引進需求計劃
圍繞企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布局,結合技術研發、營銷服務、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四支隊伍現狀,堅持做到“三個統籌考慮”,制訂畢業生需求計劃,下好人才引進“先手棋”。
一是堅持長遠發展與當前需求統籌考慮。突出人才引領發展戰略謀劃,圍繞“專業化、 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方向,著眼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期人才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引進戰略型、領軍型、創新型人才,為企業選育優秀人才,積蓄長遠發展后勁,為建設世界一流保駕護航。緊盯當前人才結構性余缺問題,著眼急需緊缺引進優秀畢業生,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打造人才高地,積極應對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助推企業實現提質增效升級、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主體專業與通用專業統籌考慮。聚焦石油工程、油氣開發、油氣集輸三大領域特色系列產品,緊貼非常規油氣、超深層油氣、天然氣大發展、海洋油氣等重點勘探開發領域對工程技術裝備工具的新要求,集聚一批機械設備類、電氣儀表自控類、油氣儲運類等主體專業的優秀人才,全面開展優勢產品升級換代、新產品開發、產業技術研究工作。同時,適時補充少量經營管理、人力資源、財務、法律等通用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強化業務管理,適應現代企業治理要求,保障企業穩健經營。
三是堅持控制總量與提升質量統籌考慮。綜合自然減員、社會人才引進等人才配置情況,精準對接基層單位用人需求,研究確定畢業生引進計劃。同時,注重提升畢業生引進質量,加大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重點院校畢業生引進比例,切實引進高層次、高學歷專業技術人才;緊跟新形勢新業態新技術,圍繞新興制造、智能制造轉型需求,引進一批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方面的優秀人才,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二、強化激勵,主動出擊,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
通過建機制、強宣傳、促規范,有效提高畢業生引進工作質量水平,以求賢若渴之心誠招天下英才,切實為企業選出“好苗子”、選準“潛力股”。
一是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健全完善引才激勵措施。對標一線、新一線城市和同行企業人才引進政策,補短板、聚優勢,搭建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體系。制定高校畢業生引進工作管理規定,對總體要求、引進條件、引進程序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為做好畢業生引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出臺引才激勵“7項措施”:對引進的博士、碩士,分別按照一定標準發放生活補貼;設立人才招聘專項經費,為每名參加測試面試的畢業生報銷單程交通費用;實行落戶激勵政策;提供單身公寓、租借住房或按照相應標準發放住房補貼;推行導師帶徒,一對一結對子,為每名畢業生配備導師1人;開展節日慰問活動,幫助畢業生解決工作生活困難;實施重點人才重點培養政策,對引進的博士生、優才等優秀人才,優先提供培訓鍛煉機會,搭建成長發展舞臺。
二是精心策劃,加強宣傳,積極招攬優秀畢業生。一方面,制定詳細的引才工作方案。企業提前謀劃、統籌計劃,按照關鍵環節、時間節點,細化進度安排,組建工作專班,成立招聘宣傳、面試組織、考評專家、簡歷審核和會務后勤工作組,將招聘責任落實到專班、落實到工作組、落實到具體人,確保引才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另一方面,大力宣傳引導。認真準備企業宣傳片、宣傳展板、宣傳冊、形象展示PPT等資料,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校園就業網等媒介廣泛宣傳招聘信息;開展“校園行”活動,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多個宣講團,分赴西北、東北、西南、華東、華中等地區高校廣泛宣傳,提升企業影響力和知名度;針對西安交大、武大、華科大等“雙一流”院校,企業領導親自出面、牽線搭橋,力促重點院校優秀畢業生來企工作。
三是嚴把關口,精準選才,確保引才工作公平公正。把好人才引進入口關,對畢業生應聘資格實行報名資格、測試面試資格“雙審制”,堅決做到“三個不予通過”,即:畢業時間不符不予通過、專業不符不予通過、提供證明不合格不予通過。精準高效識別優秀人才,把測試面試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首要環節,研究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分專業測試、綜合素質面試兩個方面,從專業基礎、專業技能、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精神、心理素質、崗位匹配度等8個維度對應聘畢業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評價,切實把專業扎實、能力突出的畢業生選出來、引進來。
三、注重培養,加強關懷,助力優秀人才成長成才
對引進畢業生,堅持高看一眼,通過分類建庫、精準培養、培訓提升、做好人文關懷和服務等措施,促使他們早成才多成才。
一是分級分類建立人才庫。分類建立35歲以下科技研發、銷售服務、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庫。制定優秀青年人才專項培養計劃,通過機關基層輪崗交流、艱苦崗位掛職鍛煉、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等方式,切實把各類青年人才分級分層選拔出來、培養起來、使用起來。
二是實行精準培養。制定青年人才成長發展計劃,密切跟蹤新入職畢業生的工作表現和考核情況,根據個人專業專長、能力素質、個性特點,幫助其規劃職業發展方向,明晰發展路徑。對于高層次人才,通過名師帶徒、優先選派到重大科研項目、高水平創新團隊去實踐鍛煉等方式,加快其成長步伐。對崗位工作和專業表現特別優秀的青年,優先納入企業青年英才專項計劃重點培養鍛煉,加快培養一批急需的戰略型、領軍型、創新型青年人才。
三是全方位培訓提升。企業非常重視人才培訓,建立了完備的培訓工作體系,每年開設各類特色培訓班120多個,參訓員工達3500人次,其中針對各個不同階段、不同專業的青年人才,精心設計一些專門的特色培訓班。同時,不定期選派優秀青年人才,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青年干部培訓班、青年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班等。對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青年人才,優選參加CIPPE、OTC等國內國際大型展會,選派到北美、中東、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考察交流。這些措施為各類人才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升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
四是強化激勵與關懷。創新科研激勵機制,從科研立項、新產品創效、基礎研究成果等方面加大激勵力度,通過項目獎勵、提成獎勵、榮譽獎勵等多種方式,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特別是年輕優秀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針對在重點項目運作、新市場開發、新產品推廣、傳統市場份額提升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實施獎勵,鼓勵營銷服務人才勇闖市場、多拿訂單。組織新入職畢業生見面會,主要領導親自向新員工展示企業的美好前景和發展戰略,寄語他們樹立“五種觀念”,提升“五種能力”,做思想寬、視野寬、胸襟寬的“三寬”式人才,走好人生的關鍵一步,切實增強新員工的親切感、歸屬感、認同感。建立領導聯系服務人才機制,領導班子成員與新入職高校畢業生結對子,定期溝通思想、答疑解惑,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新員工盡快融入企業。發揮群團工會作用,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切實做好安心、暖心、聚心工作,解決好人才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