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雙循環發展的雙重背景下,即時配送發展迎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美團配送基于配送網絡、運力、技術、經驗等方面的雄厚實力,持續推行平臺開放戰略,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建即時配送新生態,不斷夯實即時配送這個社會新基建。

魏 巍
作為我國即時配送領域的重要開拓者之一,美團在即時配送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資源,2019年5月,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升級配送開放平臺,就將其即時調度的系統能力開放給了更多的商戶與合作伙伴,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商家賦能。其業務范圍從原來的餐飲外賣擴展到生鮮果蔬、鮮花綠植、圖書文創等各類商品,服務場景也涵蓋商超、便利店、藥店、書店等線下場所;今年5月,美團配送將開放戰略再升級,將打造更普適、更普惠的配送服務。對此,我們采訪了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請他圍繞后疫情時代即時配送的發展探索做出了分享。
記者:請您分享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即時配送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具體影響?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即時配送面臨怎樣的發展環境?
魏巍:疫情期間,即時配送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價值。大年三十,我們緊急成立了無接觸配送項目組,僅用了7個小時協同工作后,“無接觸配送”服務于大年初一凌晨1點正式上線,短短一周時間就覆蓋了184個城市,進而推廣到全國。武漢封城期間,我們的配送訂單高達396萬單,為援鄂醫療隊配送了9萬多份暖心餐食。疫情期間,送往全國醫院的訂單達到5622萬單,吸納新騎手近80萬,幫扶商戶超60萬家,助力20個省市發放惠民口罩超400萬枚。同時,我們還與各地政府部門先行先試,在全國分批投放外賣智能取餐柜,方便騎手最后一公里配送,也讓用戶吃得更安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很多以線下購物為主的用戶,開始在家里通過線上渠道來購買生活必需品,包括生鮮等,這個變化使得線上購物需求加速增長,商流的增長帶動了物流的業務量的持續上升,給即時配送行業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雙循環發展的雙重背景下,即時配送的發展空間巨大。從供給端看,即時配送提升了本地商家的服務半徑,擴大了本地覆蓋人群的范圍,能夠為其現有業務提供增量;同時,本地商家數字化意愿加強,線上營銷訴求也進一步提升,且數字化有利于優化經營管理效率。而從需求端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消費者線上化進程,中青年消費群體成為消費的主力,習慣于“想要即達”的消費行為,即時配送服務提供了更高的品質保障。此外,城鎮化率提升使大量的年輕人涌向城市,為配送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勞動力,2019年有399萬騎手從美團配送獲得收入。

美團騎手在每日上崗前排隊測溫

伴隨著逐漸復蘇的夜經濟,外賣小哥的夜宵單也多了起來
記者:在您看來,即時配送從誕生到現在發生了哪些重要變化?美團配送的發展情況如何?
魏巍:即時配送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熟而誕生,伴隨中國移動網用戶增加,消費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經過數年的探索與發展,即時配送的服務范圍也從最初以服務餐飲外賣行業為主,拓展出更多品類與業務類型,包括生鮮宅配、商超零售、醫藥配送、服裝配送、圖書配送、跑腿服務等,應用場景逐步拓寬至居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成為近場電商履約不可或缺的物流基礎設施。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之下,“萬物到家”的需求愈發旺盛,生鮮、商超、鮮花、手機等成為了即時配送繼餐飲之后用戶線上點單的即時配送垂直品類。

美團外賣小哥高治曉作為面對疫情困境特寫人物,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目前,美團配送已經連接起630萬商家、4.6億消費者、近400萬騎手和各類生態合作伙伴;逐漸建立了全國覆蓋密度最高、范圍最廣的即時配送網絡,已覆蓋全國2800個市縣,擁有超萬個站點數量;能夠根據不同場景,為不同規模和不同業態的商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方案,為數百萬商家提供全方位的高效配送服務。
記者:您如何認識即時配送?發展即時配送有哪些重要的社會意義?
魏巍:與傳統快遞、倉儲物流不同,即時配送服務的重點就在于“網”,在于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他們的配送服務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務)展開,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滲透、改造現代城市生活的典型案例。
即時配送結合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是線下配送與移動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線下配送是指那些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網約配送員將各類商品高效的送達消費者手中;移動信息技術就是指AI、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調度方面的相關技術,是配送網絡后臺系統高效運轉的關鍵支撐。
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以美團配送為代表的即時配送平臺承接了重要連接功能,日益成為了社會生活服務的“新基建”,即時配送網絡是將商品和服務輸送至城市生活最后三公里的毛細血管,這一價值在疫情期間被凸顯,并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提供各類便利高效的服務,為越來越多的商戶帶來巨大價值。
記者:面對新一輪激烈的市場競爭,美團配送做了哪些相關準備?取得了哪些成果?

美團配送已經建立了目前全國覆蓋密度最高、范圍最廣的即時配送網絡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美團配送在全國分批投放外賣智能取餐柜,方便騎手最后一公里配送,也讓用戶吃得更安心
魏巍:在即時配送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價值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個行業,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不過即時配送市場足夠大,良性的競爭對于行業或者消費者來說都有好處。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面對市場,一味地追求高增長并非明智之舉,一定要堅持追求即時配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還會堅守一個非常重要的體驗線就是“速度”和“溫度”。在這個過程中,美團配送穩步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定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美團配送四大主流配送產品均實現突破:點對點網絡的“巡游模式”2019年全年配送單量達到76億單;“星系模式”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駐店服務,合作門店數量增長402.5%;由前置小倉+配送構成的“倉配一體模式”推出,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智能末端模式”的代表智能取餐柜,也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分批投放。
2019年我們開放配送平臺,面向生態伙伴開放技術平臺、運力網絡、產業鏈等相關能力,邀請產業鏈上下游更多相關企業加入平臺,整合各方資源,將平臺訂單共享給第三方運力,同時拓展多類型商戶,共同打造更完整和強大的配送生態。并且針對不同行業的需求,設計不同的履約產品,升級配送調度系統,完善配送基礎設施,進一步建設更柔性的配送網絡。
今年,美團配送開放戰略再升級,使得配送網絡覆蓋的品類范圍更廣、也更高效。舉例來講,4月8號華為發布了P40手機,一般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后,最快也要一天后收到商品。而華為在美團外賣上線后,北京一位消費者當天下單,28分鐘后她就拿到了新款手機。
此外,美團配送的開放戰略將深入到產業鏈生態,在技術、勞動力、物料裝備、金融、車輛、能源等各個環節,與合作伙伴進行更加深度的合作。生態產業鏈的協同,將會更好地幫助解決商家的配送痛點,推動商流生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
記者:此外,運力是即時配送平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團配送在騎手的勞動保障和安全保障方面有哪些相關經驗值得分享?
魏巍:在發展過程中,美團配送希望和騎手實現雙贏,腳踏實地的與從業人員一起讓行業變得更好。我們持續幫助貧困騎手實現脫貧;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有931.3萬騎手通過平臺實現就業增收,幫助近54.5萬名貧困騎手實現脫貧。我們與合作商共同出資成立騎手關愛基金,覆蓋騎手及騎手家人大病保障。截至2020年9月,已有153位騎手及其家人獲得援助。針對騎手子女的“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累計幫扶53名袋鼠寶貝。
在安全保障方面,在公安交管等部門的指導下,美團始終高度重視外賣騎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我們不斷強化交通安全意識,騎手入職前安排交通安全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騎手入職后,針對各類不安全騎行行為,通過線上騎手端App,定期、定向精準推送交通安全教育課程,全面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培訓;建立健全企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探索警企共治新模式,完善騎手違法信息通報機制,實現警企數據對接,通報騎手交通違法、事故情況;通過線上“云課堂”、線下交通安全大課堂等形式,合作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聯合開展警企勸導活動、培樹行業正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