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麗 孫旭博
摘要:專業工作室的含義是在學校里面開創對應的工作室,通過學生們在工作室里進行學習和藝術創作,讓學生們能夠在校園內提前感受到工作室的氛圍,從而增加學生們的實踐經驗,而我國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開創專業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和實踐,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了,藝術設計類的專業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所以,此類專業以后有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高職院校如果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藝術培訓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即通過校內創建工作室的形式,那么就能夠幫助學生提前獲得在工作室內進行創作的經驗,將課堂學習應用到實踐當中,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學生自己也有比較強的畢業就業意向,所以,能夠為學生們盡早提供工作室去進行“半就業”的實踐是對學生們以后就業有非常大的幫助的。以往的教學手段下,學生們對于實際工作的業務并不是很了解,導致了他們會出現手忙腳亂等問題,在就業的前期甚至可能會無法對公司產生效益,從而給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浪費公司資源去對此類實踐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培訓,這樣下去是對學校和公司之間的利益輸送相當不利的。工作室制度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為以后學生進入實際環境進行工作進行一個提前的培訓,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獲得培訓經驗,從在校的學習時間中逐漸對實際工作環境熟悉,提高自己在就業戰場上的競爭力。當然,工作室是與社會有一定的聯系的,工作室的建立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大量的實訓經驗,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工作成果獲取效益,給學校提供一定的經濟,幫助學校更好地購買學習資源,建設工作室。
工作室的最終目的就是加強學生們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力,通過實踐經驗,有效地消化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校內創建工作室實施教學可以非常方便地將學生在工作室里產生的各種不良心態和習慣糾正過來,以便后續學生進入社會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僅我國正在逐漸擴大此項制度在高職院校藝術專業的應用,其他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此項制度,從其他國家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此項制度發展的必要性。而我國也必須避免盲目的去借鑒他國的做法,需要合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發展,去充分認識工作室教學的特點:
(一)跳出課本的束縛,得到實際工作經驗
課本是幾乎所有的知識傳說過程中的媒介之一,課本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幫助教師便捷、有效的傳輸知識的手段。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高職教育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高職教育應該著重強調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果是只單純地依靠書本進行知識的灌輸,那么就會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消化,在畢業后進入社會的工作環境中就會出現知識豐富,但是應用經驗匱乏等問題。而工作室教學的特點就是能夠打破書籍的束縛,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心態,從容不迫地去適應實際工作環境。
(二)高效的合作和開放的討論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始終是有限的,如果能夠培養學生們相互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那么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學習規程中的效率。工作室模式就能夠很好地將學生連接到一起,一個工作室可以容納多個學生,在工作室里學生之間不用擔心是否會影響其他人,從而能夠自由的進行頭腦風暴,開放討論,在工作室這個團體中,學生相互之間不斷進行共同交流,不僅可以增進友誼,也可以獲得他人良好的學習手段和處理困難的方法。
由于藝術本身的特點,導致了高職院校在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有非常多棘手的問題。第一,藝術偏向于想象,所以教育上大多數是以教師如何教導學生去進行構思和想象為主,容易偏離實際。這樣與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工匠精神人才的理念是比較不符的,從而讓此類學生在以后的就業中只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無法有效應用到實際之中,很難去適應社會的就業環境。第二,我國院校以前對藝術的重視程度比較小,造成了藝術設計這么專業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學生大多數情況只有靠為數不多的書籍去進行學習,并且若是沒有工作室制度的應用,那更是雪上加霜,讓學生們對藝術的應用經驗極度匱乏,從而無法培養出高素質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以至于我國現在藝術設計落后于其他國家。
工作室教學理念的提出,無疑是非常先進并且具有前瞻精神的,它能夠幫助院校解決很多藝術設計專業的困難,比如:可以幫助藝術學生們回到現實,不是整天進行空想創造,而是可以讓自己獲得豐富的實際經驗,打下堅實的現實基礎。工作室的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思考自己應該做的業務,從實際出發,建立起社會企業和個人工作的聯系。當然,工作室里面都會配備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大量工作背景的指導員,他們可以在學生在工作室里進行工作的時候適當給予幫助和引導,讓學生在工作室里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和藝術設計遇到苦難的時候有及時的解答。指導員會指導學生去對藝術進行合理的設計,讓藝術與實際結合,與工作結合,提高藝術工作時的效率。得到了老師的幫助之后,學生能夠慢慢把工作中設計的流程給弄清楚、搞熟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有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覺得學校學的知識沒有用,只有到了社會中去真正的工作,得到的經驗才有用,因此,工作室制度產生便給了所有學生實際工作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工作室里高效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利用平時學習到的設計理念和構思靈感在工作室里及時去實踐應用。工作室制度是以現實的社會工作為載體的,換句話說,在學校對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培訓之后,學生依靠工作室對藝術進行設計,再將之投入到工作里面去。我國目前對工作室教學的發展進程中,在這幾個方面的成果收益頗豐。第一是教育,通過對不同就業方向的區別,讓有教育意向的學生去進行教育培訓,在此類工作室里,學生可以得到教師類工作培訓,工作室里的老師會給學生講述如今教育類藝術工作的基業現狀,給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就業培訓。第二是項目開發,對于那些對藝術非常感興趣的同學,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進入此類工作室去進行藝術專業更深層次的開發,通過有非常強的專業能力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專業有新的認識,幫助學生能夠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去進行藝術創造,保證學生以后可以進入更好的學校進行深造。第三是項目承接,對于想盡早從事工作的學生,學生在此類工作室中可以獲得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相關的工作實習經驗,有關教師也會給學生仔細講解項目所需要做哪些工作,承接項目之后應該對項目進行怎樣的分析等,學生在此可以非常便捷地和企業保持聯系,在工作室不斷地實習中逐漸與意向企業建立業務關系,從而幫助學生畢業后第一時間進入心儀的企業。
(一)與企業達成合作,得到資金來建立工作室
藝術設計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因此對此項專業建設工作室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室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高職院校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目的。在建立工作室的過程中,學校要與相關企業達成利益關系,這樣才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和教育資源來創辦工作室,并且要簽訂雙方平等的合約條件,保證企業和學生之間都有合法的權益。
(二)更新教師隊伍中的教學理念
要加強對教師們的理念培訓,讓教師擁有這種先進的理念,以便更好地去適應新型教學模式,有效的培養學生們實際工作環境下的動手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去幫助學生將理論和現實結合,充分發揮工作室制的特點。
(三)聘請有較強專業水平的教師進入工作室
有了理念但沒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也是不行的,學校在聘請教師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教室的專業能力,教師的工作背景,聘用具有很豐富實際設計經驗的教師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培訓,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工作室里有正確的指導,得到前輩的經驗。
(四)了解企業需求,建立學生和企業的聯系
各高職院校在對藝術專業進行工作室制教學的時候,不能忽視了專業的就業方向,要及時對當今社會背景下相關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了解,統計出來供學生進行選擇,提早讓學生有清晰的就業目標,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培訓,給企業輸入新鮮的血液,讓專業人才的才能有地可施。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地發展藝術設計專業,高職院校應該好好地對工作室制教學進行發展和研究,從而幫助學生提早得到實際工作經驗,增加自己未來的就業競爭力,為我國藝術專業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謝艦鋒.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2):55-58.
[2]王堞凡.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探究——兼評《環境藝術設計概論(第二版)》[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02-112.
[3]劉秀珍.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研究[J].藝術與設計,2014.(5):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