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華
摘要:心理素質在整個素質系統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與傳統的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改變了傳統以調適和治療為主的教育方式,是以發展性理念為指引,更符合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體現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因此,已成為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取向和發展趨勢。本文也主要圍繞高職院校的學生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展開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發展不平衡,受益人數少,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較窄
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體系都相對完善,而高職院校的心理疾病預防和危機干預機制還不是那么完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部分,并且由于發展不夠平衡,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而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不夠合理,高職院校也不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能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得到幫助的學生少之又少,心理健康教育漸漸流于形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著單一封閉的傾向
實際上,高校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都能夠發現一個十分顯著的問題,那就是過于側重心理咨詢,對于心理發展的研究不是非常充分,而這樣的心理健康模式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而言,起不到有效的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找到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
(三)專業師資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質和能力不強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擴招,高職教育也在不斷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雖然高職院校基本都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但是人數不夠,并且大部分教師都沒有接收到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缺乏相關經驗,也難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大部分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者們都認為心理健康在某個層面也是自控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就是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的人,能夠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社會和他人,并且在遇到了問題時也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平衡自己的心態。而高職院校的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按照教育目標,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完善人格,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高職院校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側重于補救性,而是應該側重發展性,因為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部分學生的,但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在大學生實際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問題的基礎上展開,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健康地成長,維護學生的人格發展,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二)積極推進高職院校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實施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
現階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還不夠壯大,高校應該聘請更多的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也滿足高校發展需求。
學校在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時,應該組織培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認識,同時也要使其能夠掌握最先進的心理咨詢手段,壯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越來越專業化,也使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同時,高校也不能忽略對輔導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因為輔導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也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輔導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也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不僅要組織培訓,還應該讓輔導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和技巧,擴大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
2.以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想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同學還是教師,而心理健康教育想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那么首先就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3.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因為大學生的壓力來源也是相同的,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能夠能夠更好地面對困難。在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也存在心理訓練,組織學生參與心理訓練,就是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也更好地控制自己,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綜上所述,要有效地完成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性目標,高職院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還要發揮家庭、社會在學生心理教育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學生心理支持網絡體系,形成合力,共同關注學生心理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的實證研究,進一步探索創新適合高職大學生心理特點的發展性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高慧敏.?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山西青年,2017(17).
[2]吳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探析[J].?法制博覽,2020(14).
[3]銀星嚴.?大學生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0).
[4]梅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的發展走向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