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君 李嘯
總書記曾言:“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大學對青少年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大學的教育,也正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基礎跳板。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眾化,使得高等教育必須要內涵式發展,穩步性提升。
現階段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質量提升為主要發展趨勢,而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近些年來,學歷貶值,論文造假,大學生誠信教育,高等教育的過度商業化等問題層出不窮。在我看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形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高校教育中的教師隊伍質量下滑。在高等教育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大多數的高校教師隊伍是無可指摘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存在一些高校教師渾水摸魚,老是拿著所謂的課件照本宣科,講課創新性猶為不足,無法為學生提供新鮮有趣的課件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的一些拓展活動也比較稀少,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在國外的一些高校,老師一般都有科研,在教學中融入介紹自己的科研和興趣方向。而在中國,這一類的示范與實踐還遠遠不夠。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也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必須要優化教師隊伍,整合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建設一個強有力的教育教學體制。
其次,高等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現階段的大學教育,絕大多數的人的學生時代生活是這樣度過的,上課-看書-考試,其中夾雜著逃課和談戀愛,社團活動或其他,這看起來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這種狀況恰恰屬于現象級的問題。許多學生經常逃課也不怎么學習,最后突擊兩天考出個好成績,這樣的學生被周圍的人,反而會被老師稱之為:“頭腦聰明”。這種一時的短暫記憶,并不能為學生帶來扎實的學習基礎。這正是中國大學教育嚴進寬出現象的不合理之處。與國外的高等教育相比,中國的高等教育似乎是顯得太寬松了,舉個例子,在加拿大,大學開學后,一定期限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課程難易,自己選課時間和總量及難易程度,可以退課,本課不計成績。過了期限,不可退課,課程必須修完,計成績。否則不予畢業。所以他們選課規劃慎重,也有策略。老師在頭幾周要讓學生明白課程的各項要求,以便學生做決定。為了修習課程以及承擔學費,他們必須安排好課程與兼職的平衡,而不會顯得像中國的高等教育這樣輕松過關。
再次,高校教育中誠信教育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最近的論文造假,學術欺詐問題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某位帶著博士光環的演員在接受觀眾提問時竟不知“知網”為何物,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進行學術造假,這不僅僅是對科研態度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個人追求嘩眾取寵,個人利益逐步與集體利益持平甚至超出。高等教育的過度商業化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國外,論文答辯有著嚴格而規范的流程。有的課,尤其高年級和研究生課,課程更注重研究能力培養,思維訓練,有學生各自的側重論文或報告,與學生討論選定論文題目,過程指導,文科理論課有大量課后閱讀, 注重學生研究能力,查找閱讀歸納總結文獻,形成鮮明論點。嚴禁抄襲。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所以在兩會報告中所提出的大學生三觀教育就顯得及時而明晰了起來,誠信教育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通過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我相信,更多更優質的誠信人才會陸續的培養出來。
復次,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眾化,學歷縮水的問題也日漸明顯。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并非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更有甚者是填鴨式教育。如同流水線般的批量生產,使得學歷貶值的越來越快,很多人都走上了考研,考公,考博的道路,但走上這條道路的原因到底是為了進一步的科研學術研究還是為了更加方便的就業之路我們無從得知。學歷貶值一方面拉低了教育質量,另一方面也對中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錢學森之問。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的高等教育開始進行改革,近些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像近期的高等教育全面取消事業編制,實現了聘任制,有利于教員之間形成競爭,提高教員的積極性,引進社會優秀人才加入教育系統。以及最近的雙一流政策一經發布,即開啟了中國大學朝著綜合型和特色型分化的道路。中國大學也從過去的毫無特色的粗放型發展,開始向精專型和創新型轉變。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一出臺,就贏得了廣泛好評,它充分調動了大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的創造活力,激發大學生的成功欲望,讓大學生懂得思考與創新。111計劃的開展也使得中國開始吸引國際人才到中國發展。這幾年的海歸歸國潮和滯留在外的知名華人學者回國執教已經證明了吸引國際人才計劃的成功。于此來說,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國家政策還是密不分可的。
其實,說了這么多,無非是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一點問題做了一個梳理總結,雖然我并不希望這是冰山一角,中國當代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起點所要面對的種種弊端不僅僅是以上所提到的幾個問題,但大刀闊斧的改革確實讓我們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未來的高等教育會如何變幻發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