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醫改政策不但深化、細化,迫切要求經濟運營分析融入醫院管理,更好地將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的統一。本文從經濟運營分析的特性和方法入手,結合工作實踐,闡述了經濟運營分析在醫院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經濟運營;醫院管理;方法;應用
隨著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醫改政策不但深化、細化,醫院常規的財務報表無法滿足現代醫院管理的需求,而現階段絕大多數醫院尚未建立經營與管理密切結合的理念,未能將經濟運營分析貫穿醫院管理的始終。因此迫切要求經濟運營分析融入醫院管理,以便將醫院大量的醫療數據科學有效的挖掘出來,讓醫院管理者及科室、員工等不同角度的數據使用人能及時、準確、全面掌握醫院的經營狀況,并以相關數據分析為依據,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醫院轉方式、調結構,整合醫院資源,提升行業競爭力,促進醫院健康協調科學持續發展。
一、經濟運營分析的特性
醫院進行經濟運營數據分析是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分析基礎是醫院豐富的醫療數據資源,而非醫院對外編制的財務報表。因為經濟運營分析是對醫療數據的挖掘、統計、分析,更有效的規劃醫療資源、進行醫療服務改善、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所以它與財務報表分析的特性有顯著區別。
1.財務報表是按照國家相關財會制度編制的,具有強制性、相同性、固定性,而經濟運營分析表是依據醫院戰略目標及當前的運營管理需要自行設計的,具有自主性、不同性、彈性。
2.財務報表反映的是歷史數據,是對已發生事情的數據呈現,具有延遲性,而經濟運營分析表是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預測分析未來的運營狀況,更多的是隨時發現運營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改善,具有及時性。
3.財務報表是對外報表,體現的是醫院整體的數據,具有整體性、全局性,而經濟運營分析表是內部報表,更多的體現是個體的即時數據,以便于對相關個體進行分析研究,具有個體性、局部性。
二、經濟運營分析的主體
經濟運營分析的使用人包括醫院層級、科室層級、員工層級等。因為他們崗位不同,決定使用報表的目的不同,需要的信息不同,所以采用的分析報表格式、方法也不同,甚至相同的報表,因使用人不同,就要做出不同的分析報告。
(一)醫院層級的會從醫院使命、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角度去關注
(二)部門層級的人員會關注本部門和在全院的醫療服務數量、收支、質量等指標
(三)員工層級的人員更關注自身崗位和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指標
三、醫院經濟運營分析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具體有構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關比率分析。通過各種比率核算,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可以分析醫院業務情況和經營成果,預測醫院發展方向是否與戰略目標一致。
2.趨勢分析法。它是通過列表或趨勢圖,將醫院或科室連續幾年或當年各月有關數據作定基和環比變動分析,觀察其數據變化情況,分析了解被分析對象的發展變化趨勢,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
3.對比分析法。它是通過經濟指標的相互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縱向比較,也可以是同行業不同醫院之間的橫向比較,還可以與標準值或預估值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差距.進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4.盈虧平衡點分析法。又稱本量利分析或保本分析,它通常是指全部醫療收入等于全部醫療成本時的業務量。通過對盈虧平衡點的分析,揭示業務量、醫療價格、醫用材料與利潤之間的聯系,為醫院經濟運行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四、醫院經濟運營分析相關應用
(一)預算分析
首先要將醫院的年度戰略目標,落實為具體的部門業務目標,作為各種預算標準。其次在執行過程中將各項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標準指標做對比,通過完成率,對完成不好的或很好的指標,逐一深入分析,找出差異,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經濟運行管理的重要環節和主要內容,更是了解醫院業務發展和促進醫院業務提高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數據分析增減、變化原因,判斷盈余水平是否符合醫院發展的需要,提出符合醫院自身發展的解決方案,最終促進業務活動向規范、科學、高效的方向不斷邁進,對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主要收入分析
針對不同的分析主體,利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結合波士頓矩陣和SWOT模型,找到醫療收入中明星、金牛、問題和瘦狗業務,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判斷醫院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找出相應的醫院運營和管理對策,提升醫院運營效率,實現醫院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2.主要支出分析
根據成本增減變動的趨勢,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信息系統為支撐,清楚的劃分醫院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尋找醫院成本管理的節約點,強化成本意識,提高成本管控效率。為適應現代醫院管理的要求,要注重對醫院內部(就醫流程、組織結構等),外部(供應商、就醫環境等)價值鏈的分析,發現增加價值或降低成本的機會,消除價值鏈中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作業或活動,實現醫院整體成本的降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
3.結余分析
醫院要生存和發展,必須留有自身發展的資金,這就要求醫院在承擔社會效益的同時,加強經濟管理,講求經濟效益。通過對醫院收支結余的分析,找到開源與節流的有效途徑,強化醫院管理,降低醫療成本,力爭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消耗提供更多的優質醫療服務,減輕病患負擔,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
(三)醫療效率分析
1.床位使用率
通過核算床位使用率,將結果對比排序,可以清楚的了解各病區收治病人的情況,以及床位使用情況,醫療管理部門根據實際床位使用率合理調整各病區病床數,充分利用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平均住院日
通過分析合理縮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減少無效住院時間,減輕病人住院費用負擔,優化服務模式,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
3.出院病人數
首先各病區出院病人數的多少,反映了各病區醫護人員工作量的大小。其次,出院病人數要與床位周轉次數和平均住院日結合分析,出院病人數越多,病床周轉次數就越快,平均住院日就越少,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合理分析出院病人數與相關數據的內在關系,才能達到醫院與患者之間的共贏。
4.手術例數
它是反映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尤其是三四級手術量是充分體現醫院地區影響力的重要指標。通過對出院患者手術占比、人均手術、操作例數、手術級別等指標的統計分析,可以研究臨床學科的發展重點及瓶頸,引導科室提升效率,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服務。
綜上所述,醫院的經濟運營分析不僅僅是簡單地數字統計、對比、列示,而是要結合醫院自身實際情況,科學運用分析方法,找出效益成本、質量安全和服務能力三者之間的平衡,促使醫院達到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因此經濟運營分析是“建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助推器,是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曹瑛.經濟運營分析系統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經濟師2016.03
[2]張欣,于潤吉.公立醫院經濟運營分析九大看點.中國衛生經濟2015.01
[3]高婧揚.醫院經濟運行分析及精細化管理探討.
作者簡介:
陳曉(1977.03-)女,漢,山東濟南,本科,中級會計師,經濟核算與績效管理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經濟運營及績效管理。
(山東省婦幼保健院 山東 ?濟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