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小波 潘賽 徐晨曦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逐漸發展,教育事業也處在持續發展的環節中,高等教育早已不再是以往的精英式教育,而是面對廣大群眾的大眾式教育,更加多的學生開始進入到了高等學校中開展有效的學習,這也就致使了我國貧困生的實際比例有所提升,所以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就變得越發關鍵,特別是在此種新形勢下,怎樣創建出一個完善的大學生資助管理體系就成為了首要任務。基于此,筆者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就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科學化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資助管理;科學化;體系構建
近些年以來,隨著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持續推行,再加之“兩免一補”等等補助政策的落實,越來越多以往并未接受到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開始進入了高校的大門,這就呈現出了國家正在積極為眾多弱勢群體創造公平競爭的機會。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就是建立在此種前提下的。為此,文章主要對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怎樣科學化的構建開展分析,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相應的幫助。
一、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維護大學校園的和諧
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是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真正體現。貧困大學生是整個社會當中的弱勢群體,應該獲得各個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資助大學生就開始變成了一種社會性的活動,更是落實“以人為本”基本原則的工作。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切實有利于保障大學校園的溫馨與和諧。和諧社會此種理想是國內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若是想打造出一個富有和諧氛圍的社會,首先就應該組建出一支全能型人才的團隊,而這些目標都是基于和諧校園的前提下設立的。大學生資助管理確實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公平性以及教育的公平性,同時其還可以讓貧困大學生更加順利的完成學業,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合理開展大學生資助管理方面的工作,是打造和諧校園創建和諧社會的實際需求與有效舉措。
(二)有利于讓高等教育越加全面公平的開展
按照國內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高等教育是一種非義務階段的教育,必須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對于一些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若是想獲得更好的教育,就必須要承擔起沉重的經濟負擔。而進行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就可以為這部分學生提供高等教育,讓高等教育越發迅速的普及開來。此外,科學化的進行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還可以輔助貧困大學生順利的成長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在這些大學生身上,他們經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負面的情緒和心理,這就對其平時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對社會和諧產生危害。健全資助管理制度,就可以使貧困大學生更加迅速的融入進周圍的環境中,并用客觀的眼光來審視自我,進而形成準確的價值觀。
二、我國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開展的現狀
國家與相關部門盡管制定了各式各樣的貧困補助,但是因為資金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所有學校與班級可以享受到此種補助的學生十分少,同時對于尤為貧困的學生而言,他們所接受的補助資金也根本不夠,更是無法滿足其日常的生活。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貧困大學生也就越來越多,僅僅依賴于減、免、補根本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國家正在努力的設立資助管理體系,所有高等學校也在不停的進行改善,但是在目標的選取和資金的分配上還仍舊有著諸多的弊端,比如經費十分少、手續特別繁瑣、收益并不是很顯著等等。并且對于資助目標的選取也并不具備相應的規定,資助等級和資助標準也不夠健全。除此之外,再加之一些大學生缺少了誠信意識,國內如今也還并不具備完善的信用查詢機制,這就致使部分接受資助的大學生不能按時還款,確實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三、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科學化構建的策略
(一)要樹立多元化的資助理念,擴大資助范圍
此種方面的多元化包含有具體的資助層次和資助種類。資助方式不可以只是依賴于學校的助學金,而是需要延伸到獎助、貸款以及補助等等諸多方面,將這些整合起來達成混合性的資助,如此才能夠更有效的實現資助目標。然后就需要擴大整個資助的范圍。若是想真正達到這一要求,就應該體現出多樣性的資助方式,對現存的資源開展合理的劃分,根據不一樣的地域,不一樣的學校,來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資助管理計劃,從高校本身的特色開始著手,真正體現出其原本的社會作用。
(二)增強貧困學生的自主意識
無償資助不僅存在著好的一面,也具有著不好的一面,其不止對整個國家、對社會造成了重大的負擔,同時還對銀行等等公司本身的積極性產生了打擊,因此就需要把無償資助改變為有償資助,如此一來才能夠增強這部分學生在社會上的存活能力。他們也會越發珍惜此種機會,進而對學習產生較強的積極性,還可以做一些兼職,來鍛煉自己。此種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還為他們將來的進步和發展鋪墊了牢固的基礎。
(三)體系建立以后的合理實施
在保障系統這一方面,首先就需要對資助管理工作給予高度的注重,設立一連串的規劃,這些規劃應該具體到各個方面、多種角度,并且對接受資助的所有大學生開展嚴格的教育和管理,對我國的方針政策做好靈活的使用,爭取體現出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還需要強化資助形式,資助管理工作不只是整個學校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所以就一定要設立起國家、社會、學校、家庭與個人這五個方面彼此結合的合作資助平臺。需要注意的是,應該加強反饋方面的工作,高校必須要對資助以后的具體情況和接受資助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開展及時的反饋,以此來設立出下一步完整的資助方案,只有實現此種目標才能夠設立專用的網站,真正保存資助方面的基本信息和進展情況,達成實時更新。
總而言之,科學化的設立資助管理體系,是增強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效果的前提。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等都需要努力的參與進去,一起分析這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討論出越加健全的制度,設立有效的資助方式,來輔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可以更好的生活和學習,進而成為全能型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讓教育體現出公平性。
參考文獻:
[1]李穎.探析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科學化體系的構建[J].才智,2017(01):202.
[2]徐豪,李肇坤.論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科學化體系的構建[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109-113.
[3]新形勢下高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高鵬,李果,李樂.智庫時代.2020(14).
(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