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行業的工序具有復雜多樣性,可以說是一個綜合型的制造與組裝行業,產品的生產過程需要分解為很多的加工任務來完成。如今,歷經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汽車行業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供應鏈結構形式,即是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加工、零部件配套、整車裝配、汽車分銷和售后服務的供應鏈體系結構,而且汽車制造企業和零部件供應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極為密切,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國汽車行業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日益凸顯,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這些顯著的發展成就都離不開供應鏈管理的支持。在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汽車企業必須要意識到現階段供應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出有效的措施給予解決,從整體上提升供應鏈管理的能力,這樣才能提高社會效益,才能提高我國汽車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創新發展
0引言
眾所周知,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是拉動內需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如何創新供應鏈管理模式,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成本,已經成為汽車企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基于此,文章將簡要探討現階段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的現狀與問題,就如何創新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模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希望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1現階段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實質上,供應鏈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并很快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汽車行業作為支持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加大供應鏈管理力度和創新供應鏈管理模式,對其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歷經多年來的發展,我國汽車供應鏈管理獲得了顯著的進展,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依舊存在著一些管理上的疏漏,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供應鏈管理者的整體觀念薄弱。在實際的汽車供應鏈管理工作者,一些供應鏈節點上的企業利益意識過重,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單個點對于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影響,盡管一些有遠見的管理者意識到了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缺少對于整體觀念的認知,再加上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個別企業僅僅重視自身的利益,沒有考慮到上下游企業的利益,導致供應鏈管理出現相互競爭、難以互惠互利的局面;其二,信息交流存在不暢通的現象。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供應鏈管理必須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信息技術的支撐固然為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是若想實現供應鏈管理整體的信息交互是較為困難的,因為汽車行業是一個復雜性的產業,對于產品設計研發、原材料來源等諸多信息都需要做到精準掌握和了解,汽車企業必須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和相關物流技術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樣才能避免信息交互障礙的存在。
2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特征
2.1“疫情”引發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再審視
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重要問題,時常引起行業的關注。這次疫情,引發出的國內外供應鏈可能的“斷供”憂慮,以及供應鏈“重塑”、“逆全球化”等議題的紛擾,再次引起了行業上下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的大審視。同時,這場疫情也是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大“體檢”,給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再次敲響了警鐘。
2.2疫情“大考”檢驗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建成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當前,國際疫情尚在蔓延,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國內復工復產情況良好,產業逐步恢復正常,產業鏈供應鏈經受住了考驗,體現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具有的韌性。
2.3疫情“體檢”發現產業鏈供應鏈的不足
我們清楚知道,目前,歐美國家在發動機與控制系統、高端變速箱、電噴系統、芯片等領域,日韓在高端變速箱、電子電控、動力電池等領域優勢明顯。雖然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產業化發展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但部分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二三級件過度依賴進口;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環境感知系統、智能決策和操作系統、高算力核心芯片等,國內企業大多尚處于研發和工程化階段;在節能汽車領域,商用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及后處理系統、乘用車自動變速箱及高效混合動力變速器等還有待于進一步突破。
3創新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策略
3.1增強管理意識,樹立全局觀念
汽車企業管理者與領導者要清醒地意識到供應鏈管理對自身和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者的思維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若想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在國內、國外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擁有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意識。與此同時,汽車制造企業和相關零部件企業,要積極地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要出現一方輸一方贏的局面,增強合作發展、共贏市場的意識,企業之間要進行優勢互補,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這樣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內外部資源都可以得到有效運用,這將從整體上提升汽車行業供應鏈的競爭力,對于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3.2運用信息技術,強化管理效果
毋庸置疑,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直接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現代化汽車企業要增強信息技術意識,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優勢作用,構建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以此來實現信息的及時、快速傳遞,實現互惠共享的供應鏈管理目標。不可否認,信息有效快捷地傳播是增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基礎所在,也是保證供應鏈各個節點企業協調運作的基礎條件,這對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汽車制造企業要引導零部件供應商構建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讓各個企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信息共享。如今,在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形勢下,汽車制造企業和相關零部件供應商分布于全球各地,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售后服務會產生龐大的數據信息。若是沒有強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那么供應鏈管理將是很可怕的。此外,信息化系統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產、供、銷的具體數據,而且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調節產、供、銷之間的關系,一旦發生數據信息異常,便可以及時地向相關工作人員反饋,實現信息同步的目標,這樣才能大大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果與質量。
3.3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管理效率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由于汽車制造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分布在全球各地,只有通過物流運輸的形式,才能實現零部件的流通,物流始終在供應鏈管理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場需求步伐持續加快的背景下,對于產品創新升級和物流運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對于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和供應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供應鏈物流管理相關工作者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實時掌握物流環節的動態信息,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方便了企業內容物流信息的傳遞和發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支出,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的發展目標。另外,汽車企業需要選擇相對成熟的軟件系統,這樣便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統運營和有效使用風險,增強汽車供應鏈的管理效率。
3.4注重風險控制,服務汽車行業
在供應鏈管理工作實踐中,相關管理者要注重風險控制,及時對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應對,為汽車行業供應鏈的高效運作創造良好的條件,這樣才可以有效地保證整車的質量。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期,汽車企業要將供應鏈的風險由“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預警”。同時,汽車企業還要積極采取措施控制供應鏈的整體風險,如汽車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簡化供應鏈。此外,汽車企業要積極構建風險預警指標系統,由于汽車供應鏈系統時刻面臨著風險,必須要加大對供應鏈風險的管理,建立高效的風險防范制度,準確理解和把握相關風險信息,及時提出改善建議并給予實施,為汽車供應鏈的持續健康運轉創造良好的條件。
4產業鏈供應鏈風險安全可控對策
首先,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產業布局問題,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助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構建跨行業的合作機制,促進汽車行業和相關行業融合發展,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其二,補“短板”、消“瓶頸”,“補鏈”、“強鏈”,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升級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增強核心技術創新掌控能力;著力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化,融合運用各類先進技術,在電動化、智能化發展中,持續保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優勢。
其三,高質量開放合作,打造共融發展全球汽車產業鏈。應對產業鏈“重構”,基于國內巨大的汽車潛在市場,通過更高水平開放合作,鞏固和吸引國外供應商扎根中國,加快產業廣泛融合,打造中外共融、共贏穩定的汽車產業鏈。
此外,要積極應對海外供應鏈風險,做好零部件、材料替代工作。經過多年積累,本土零部件替代外資零部件能力明顯增強。當前,國際疫情尚在蔓延,高端材料、零部件本土化成為趨勢,為國內零部件供應商升級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5結束語
汽車供應鏈是一項相對復雜的系統,汽車企業的相關零部件供應商達到了數百家,現階段汽車企業必須要意識到供應鏈管理的現狀與問題,并采取豐富有效的方式增強供應鏈管理的有效性,提升汽車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促進汽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分析及對策研究[J].毛麗佳.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0)
[2]基于電子商務的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J].魯耀斌,張金隆,羅靜.工業工程與管理.2002(04)
作者簡介:
王勇,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21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