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芬
摘 要:非公企業黨建是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當前我國的非公民營企業黨建中存在著問題與不足。因此本文對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的作用價值展開分析,并提出其在民營企業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具體策略,希望可以推動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是我國黨建工作的覆蓋面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非公黨建;民營企業;模范帶頭作用;策略
引言: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具有模范帶頭的作用,通過黨章規章的貫徹執行、交叉任職機制的構建完善、積極推動民營企業的競爭發展、促進民營企業黨員隊伍結構和數量不斷優化,使得我國民營企業和黨建工作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發揮的作用價值
(一)政治作用的綜合價值
非公企業黨組織作為貫徹黨與國家行動綱領的重要中介,具有政治引領的作用。一方面其價值成效表現為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導向性,依據黨組織在企業工會與職工群體中的主導作用,積極宣傳倡導黨的理論和政策,推動員工更加認同國家價值與社會價值目標,使員工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不斷改善,進而更好的凝聚思想、聚集動力。另一方面非公黨建工作在民營企業中還具有政治行為規范作用。隨著民營企業社會影響力與貢獻的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相關人士其政治參與意識與訴求不斷提升,增強黨組織對非公經濟人士政治參與行為的正確引導和規范,進而降低政治參與中的功利性動機[1]。
(二)經濟作用的助力價值
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既要靠物質技術,又要靠文化教育,還要靠政治思想工作。非公企業中黨建工作的經濟價值需要依靠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優勢,進而推動凝聚力和團結力的提升,而不是直接領導和管理民營企業來實現經濟助力價值。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的經濟作用助力價值體現為聚力功能,就是運用黨組織的思想教育方式,對員工的價值觀、利益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使其責任意識和集體歸屬感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在人心凝聚、和諧共生的氛圍下,帶領黨員、團結群眾一起推動企業結構轉型,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2]。此外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還具有助力效能。黨組織與企業工會進行深入配合,積極了解企業職工的實際情況,主動協調各方利益,緩解矛盾,將員工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相結合,通過利益關聯度的提升促使關系更加和諧,進而構成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價值效能。
(三) 思行作用的規范價值
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通過引導思想、激勵精神和塑造觀念,可以更好的引導和校正員工的價值觀。非公企業的黨組織運用思想政治方面的優勢,找尋企業管理層和員工在價值信仰、追求和目標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針對性的進行理論教育和指導,使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思想要素得到進一步的夯實和豐富。此外還具有精神激勵和協作效應,運用黨組織政治核心的地位,帶領凝聚工會力量推動企業文化的構建完善。通過團隊意識與團隊精神的培養塑造,構建出有理想、有文化、守紀律的企業隊伍,以正確的思想精神狀態推動團隊協作效應的不斷提升。
二、非公黨建在民營企業中所發揮的模范帶頭作用的措施
(一)依據黨章推動規章制度的構建完善
現實實踐中,因為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起步較晚且民營企業一般規模比較小,黨員較少,生產經營比較分散,所以在黨建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配套措施才能予以保障,否則黨章要求難以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因此在民營企業的黨建中要基于黨章和黨的基本制度原則指導,以民營企業實際情況為基礎,構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規章制度,尤其是黨組織的工作責任、黨員的學習教育、生活、評議等基本制度,進而推動黨組織的構建完善,可以保障黨建工作的正常高效開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積極作用,使民營企業的黨員在黨組織的管理下思想不斷進步,黨性日益增強,發揮好其在崗位上的模范帶頭作用[3]。
(二)建立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
“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就是在非公企業中黨組織領導班子,依據一定的比例擔任企業決策職務,而企業的決策層中的黨員兼任黨組織中的職務。民營企業的決策者一般對生產經營具有絕對的自主權,黨組織應該積極的引導監督民營企業發展,但在實踐中存在著很多障礙和問題,使黨建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和壓制。此外民營企業的企業主一般只關心自身的生產經營利益,所以對黨建日常工作和黨組織的思想溝通工作一般不太重視。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工作機制可以將以上問題予以妥善解決,進而使黨組織和企業決策層之間的溝通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也縮小雙方的距離,降低溝通成本,提升黨建工作的效率,為民企黨建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機制保障。
(三)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
民營企業中黨組織要發揮其基本的作用,其一個重要前提是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黨建工作的開展其中的一個目的是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可以健康持續的發展。民營企業若是不能夠發展壯大,黨在該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則沒有根基,自然無從談起。民營企業和黨建工作是皮與毛的關系,在實踐過程中構建黨組織的民營企業若是自身經營效益好,民營企業在良好的發展壯大中可以為黨組織的開展以及黨建工作的運行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基礎[4]。而民營企業若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瀕臨破產,那么黨組織則會失去作用發揮的重要陣地。所以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定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壯大,這樣才能為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夯實的前提和基礎。
(四)推動民營企業黨員隊伍數量和質量結構的改善
黨的影響力和戰斗力一般通過一定數量和規模的黨員實踐活動展示出來,通常特定社會組織中黨員隊伍結構越科學,人數越多,質量越好,則黨組織的整體戰斗力和協調性則越強。民營企業這個特殊社會組織,自身的規模較小且工作人員較少,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中的黨員人數則會更少,素質質量也更低且老齡化更為普遍,這些問題都會使黨組織的發展和黨建工作的開展受到一定的制約。隨著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和黨建的日益增強,需要更加的注重民營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生產一線工作人員,從其中選拔出優秀的人員培養發展黨員,為該領域的黨組織進行人力補充,推動民營企業中黨員隊伍結構的優化,促進黨影響力的提升。
(五)促進黨組織領導成員政治素質與工作水平的提升
非公企業在所有制和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特殊性,因此企業的黨組織隊伍和成員的工作能力需要不斷提升。黨組織中的成員其政治素養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既要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又要尊重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既要監督民營企業經營合法守法,又要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積極條件;既要通過相關活動的開展構建良好的民營企業精神文明,又要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的生產經營。要將以上工作落實好,黨組織的領導者需要擁有很高的黨性和工作水平,嚴格基于民營企業的實際情況,平衡好管理和放權,以認真務實的態度將民營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黨的要求相結合,因地制宜的推動黨建工作開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非公黨建工作要在民營企業中充分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需要完善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推動交叉機制的構建執行,促進黨組織內部結構和人員素質的提升,進而將非公黨建工作在民營企業中的政治作用、經濟作用以及思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金拴成.扎實抓好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J].青海黨的生活,2019 (06):39-40.
[2]黃麗沙.破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困境 ?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發展——以四川省綿陽市探索為例[J].智庫時代,2020 (04):40-41.
[3]建強黨組織 壯大自己人——以“五個轉變”破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難題[J]. ? 黨建研究. 2020(03)
[4]新常態下非公有制企業“統戰+黨建”工作研究[J]. 桂林市委統戰部課題組,夏建設. ?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 2020(02)
(吳江區七都鎮經濟發展局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