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菊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城市化建設腳步也隨之加快。鄉村振興是當前國家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同時,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也顯得尤為關鍵。本文以此為主線,首先敘述了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并列舉了相應的創新措施,其目的在于有力的提升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進一步加快鄉村經濟的發展速度。
關鍵詞:財務管理;創新;農村;經濟管理
為了進一步實現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針對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了相應的指導,明確了工作內容和目標,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當前所存在的各類問題。本文圍繞鄉村振興背景下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創新展開一系列的討論。
一、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的內容
農村財務管理主要是為了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以及各類資源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使之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以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為廣大農民集體的收益分配權提供切實的保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強集體經濟管理工作力度,能夠有力的促進和推動我國農村建設工作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對當前現有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進行改進和優化。
農業是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基礎產業,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從實際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惠農政策陸續出臺和落實,相關的資金也不斷增加,有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政府扶持性項目以及專項基礎項目有所重視,站在一定的高度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將每一筆資金都要花在刀刃上,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廣大農民在生產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從根本上控制和避免資金的流失,從而能夠進一步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把財務管理工作放到農村經濟領域建設和發展的中心位置,從而保證我國農村經濟能夠實現良性發展。當前,我國對于新型農業建設陸續實行一系列的措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伴隨著城市化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應該以當前所處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各類體系進行有效的改進與完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也應該在思想觀念上做到與時俱進,保證其能夠有力的促進和推動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除了上述的內容之外,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把握機會,勇于面對挑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很多的城中村也在飛速發展。為了能夠從整體上提升現代化新農村的經濟實力,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當前的社會形勢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及時把握時代賦予農村的機遇,大膽的迎接困難和挑戰,進而做到有力的促進和推動我國村鎮經濟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還應該積極鼓勵群眾嘗試當前的新興資源,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如此可以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村的經濟效益。
二、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中財務管理創新措施
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農村集體經濟管理應不斷創新,特別是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創新管理制度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各類政策陸續施行,政策環境時常變化,從而使得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逐漸暴露出諸多的問題和矛盾。對于這些問題和矛盾,相關政府和部門一定要積極應對,以我國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作為基本依據,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模式與制度。
具體來講,首先,應該建立財務公開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抽查制度,及時發現在實際工作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在第一時間予以糾正和解決,從根本上保證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其次,應該對相關工作人員實行聘任上崗制度。要求所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都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同時也要注重開展定期的培訓工作,使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掌握和應用當前最為先進、有效的技術和方法,從整體上提升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有效地提升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最后,應該實行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試點,采取委托代理的模式,一定要尊重廣大農民群眾的權利和意愿,保持集體資產所有權、收益權、審批權以及使用權不變,切實保證財務審批權以及經濟活動監督權由村組織行使。
(二)創新監督手段
在實際工作當中,首先可以按照相關單位的財務管理要求,由鎮一級的單位負責組織開展,建立適合本地區的審計監督制度,對各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核查,以此幫助相關管理人員對村級財務收支情況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也可以從根本上保證財政資金項目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同時也要注重對土地以及集體資產的承包租賃情況的監督工作。
在此基礎上,監督委員會以及民主理財小組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監督職能,強化監督力度,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和負擔情況進行重點的檢查,同時也要對村級財務進行公開的核查。
落實財會人員崗位不相容責任的分離制度,對財務管理工作不同的崗位進行明確的分工,明確劃分職責,保證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同時也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實現財務管理人員的規范化和科學化以及系統化,進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工作形式
當前,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和領域當中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作用和價值也得到極大的發揮。對此,鄉鎮政府也應該深刻明確信息化改革對于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所在。大力建設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從軟硬件等多方面入手,為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全面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發展。以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作為基礎,對當前的賬務處理系統進行完善,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空白,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最大程度的保證信息化系統的完善性。農村干部群眾也要轉變思想,不斷的學習,勇于嘗試新鮮事物,大膽創新,從整體上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工作對于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都要對此有所重視,認清當前的實際情況和形勢,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切實的地解決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當前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使之能夠為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杜洋. 淺析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創新[J]. 中國集體經濟, 2014(22):122-123.
[2] 龔芳. 新經濟形勢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 2018, 000(005):39-40.
[3] 丁峰. 淺析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革[J]. 中國集體經濟, 2018, 000(030):129-130.
(江蘇省濱海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