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 黃思婕 顧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消費文化也隨之而來。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消費行為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價值觀。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大學生的理性消費意識較差,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許多不良消費行為。因此,為了矯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為其消費提供合理的指導,筆者就消費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克服消費主義提出了建議,旨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消費文化;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
一、引言
消費文化是經濟與文化發展的產物,起源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很有可能會導致消費欲望的不斷膨脹。對大學生來說,還沒有收入來源,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會使大學生產生攀比的心理,從而將高消費當作向往的東西,進一步導致消費水平脫離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利于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因此,對消費文化如何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是必要的,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二、消費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
(一)理財能力較差,推崇超前消費
信用卡的出現正推動著我國向消費型社會轉變,大學生作為各信用卡中心所拉攏的對象,有著較強的消費欲望以及不成熟的消費理念,且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經濟來源。將信用卡推銷給學生,可以使其不受家長的監督,為其不理性消費創造了條件,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拜金主義與攀比主義的形成。此外,通過使用信用卡購物,會激發大學生的購物欲望,進而導致生活費超支,此時為了償還所欠的費用,常是“拆東墻補西墻”。
(二)大學生消費中浪費現象嚴重
消費浪費現象在大學生中較為嚴重。在學校食堂中,經常可以看到未吃完米飯、飯菜等,一些學生因為打的飯菜不合胃口,便倒掉重新打菜,一些學生一口氣買許多菜,吃不完便倒掉。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每年糧食進口的數量仍在逐步增加,大學生食堂中的糧食浪費現象讓人觸目驚心。此外,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時尚與潮流,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一些才穿了幾次或者僅試穿就不如意的衣服鞋襪被擱置或扔掉。
(三)大學生消費呈現出高消費的趨勢
通過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大學生消費呈現出高消費的趨勢,高消費是指消費水平超出了自身需求或家庭支付能力的消費行為,在飲食方面,許多學生選擇零食、飲料等作為自己的餐食,學校周邊的麥當勞、肯德基價格不低,卻是學生最常光顧的地方。在形象消費方面,女生表現出更為強烈的消費欲望,女生在形象消費方面購買了大量的化妝品,為了追求更好的外在形象,甚至會花費金錢進行整容。再者,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消費力度較大,我國消費者組成結構上,73%的奢侈品消費者年齡在18-34之間,而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40-60歲的中老年群體上。
三、大學生理性消費的對策
(一)規范大眾傳媒的輿論導向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文化正在逐漸從經濟層面轉移到文化層面,基于上述環境,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于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影響,大眾傳媒技術包括報紙、新聞、雜志、廣播以及互聯網等,而互聯網是學生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加強對大眾傳媒的監管力度,規范其輿論導向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產品宣傳的監管,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進行認真的審核,對于含有欺詐信息、有明顯消費主義傾向的廣告應禁止播出。其次,對電視節目、電影引進與制作時應嚴格把關,嚴禁含有毒害大學生內心健康內容的作品。再者,各媒體從業人員也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嚴格自律,從源頭杜絕含拜金主義的低俗作品。
(二)構建家庭適度消費理念
一個人消費觀念的形成通常是從效仿家庭成員開始,家庭氛圍、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會影響學生消費理念的形成,積極構建良好的家庭環境,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這對于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形成至關重要。一方面,家長應做到以身作則,家長資助是大學生生活費用的主要來源,家長應積極提升自身的素質,以自身的言行舉止及消費行為實現對學生的教育,這種教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比,對大學生消費理念的矯正作用更為明顯。另一方面,家長還需要對大學生的日常消費進行控制。許多家長在學生進入學校后,擔心學生不能照顧好自己,便給予更多的金錢希望可以改善大學生的生活,但過于豐厚的物質關愛卻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消費主義的盛行。控制大學生的日常消費需要家長定期對學生近期的消費支出進行了解,與學生一起分析那些消費是必要的,那些消費是可以避免的,引導子女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做出貢獻。
(三)加強學校的消費教育
學校作為育人的主要場所,應當承擔起對學生消費教育的責任,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需要從消費學知識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消費學知識包括消費需要、消費水平、消費知識等內容,每個學生的經濟水平并不相同,大學生在產生消費行為時,既要考慮到社會因素,也需要考慮到自身的情況。其次需要從消費行為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大學生了解從認知到決策,再到消費的整個過程,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消費的理解,輔助大學生產生消費決策。最后,還需要向學生傳授一些理財知識,大學生剛進入校園需要自己打理一切事物,在社會物質的誘惑下,很容易產生盲目消費行為。提升學生的理財能力可以使個人財務與家庭財務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
(四)加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自我學習、自我陶冶、自我修養, 新時代的大學生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人的個性彰顯的時代,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把自己培養成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中,自我教育就成為十分重要的方法。大學生應進行自我教育,合理規劃自身的消費支出,大學生可以嘗試每天對自己的消費支出進行記錄,在購物前列一張購物清單,將需要的東西寫在上面,科學的理財規劃可以幫助學生將錢花在合適的地方,形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消費文化對人們的消費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學生由于尚未步入社會,許多消費行為并不成熟,從家庭、學校、大眾傳媒以及學生自我教育等多個方面著手,可以幫助大學生更為合理的進行消費,這也是國家人才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修貴, 張正亞.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分析[J].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8, No.265(02):228-229.
[2] 劉千亦. 互聯網支付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分析[J]. 納稅, 2019, v.13;No.241(25):209+211.
[3] 王爽, 楊裕博, 張穎. 淺析校園文化與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關系[J]. 報刊薈萃:下, 2018, 000(002):P.60-60.
[4] 金晶. 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淺析[J]. 消費導刊, 2020, 000(011):1-2.
作者簡介:
朱越(2000年11月8號),性別:男,民族:漢,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
(南京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