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圍繞社區內老年慢性病患者展開研究,運用社區護理干預手段,評價應用價值和效果。方法:隨機在我社區內選擇8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展開社區護理干預,并進行干預前后的各項情況記錄,分別包括定期檢查、功能鍛煉、按時用藥、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陷、抑郁等指標。結果:分別統計87例患者干預前后定期檢查、功能鍛煉與按時用藥的例數和占比,結果顯示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情況明顯改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對干預前后87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陷與抑郁進行評分,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各項情況得到好轉,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老年慢性疾病而言,社區護理干預具有極強的必要性,能夠切實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疾病治療支出,獲得健康且幸福的晚年生活。
關鍵詞:社區;老年慢性病;社區護理干預
(一)一般資料
隨機在我社區內選擇8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包含女性35例,男性52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2.19±2.64)歲;疾病類型:高血壓23例、糖尿病20例、慢性支氣管炎14例、冠心病12例、骨質疏松11例、其他7例。所有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充分了解87例患者的基礎情況,主要包括文化水平、病程、家庭情況、用藥情況等,并安排常規檢查,建立健康檔案。社區內針對本次研究,成立老年慢性病護理干預小組,每周進行護理干預最少兩次,與患者和家屬建立溝通交流,全程了解患者的疾病變化情況。首先,組織健康教育,免費為老年慢性病患者發放健康手冊,使其了解自身疾病知識,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護理干預小組成員分別負責不同類型患者,每周進行上門服務,了解患者飲食與生活習慣,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預防疾病并發癥。除飲食和運動指導以外,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老年慢性疾病對生活影響較大,且需長期治療和護理,不免會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所以,要通過耐心溝通交流,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自信心,積極配合社區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三)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 采用 χ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一)87患者干預前后各項情況
分別統計87例患者干預前后定期檢查、功能鍛煉與按時用藥的例數和占比,結果顯示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情況明顯改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二)87患者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陷與抑郁評分
并且對干預前后87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陷與抑郁進行評分,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各項情況得到好轉,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分別統計87例患者干預前后定期檢查、功能鍛煉與按時用藥的例數和占比,結果顯示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情況明顯改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對干預前后87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陷與抑郁進行評分,干預后老年慢性病患者各項情況得到好轉,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針對老年慢性疾病而言,社區護理干預具有極強的必要性,能夠切實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疾病治療支出,獲得健康且幸福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何桂珍,李月心,陳羨瑩.?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02):70+74.
[2]韓梅.?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3):89+94.
作者簡介:
王麗麗,女,漢族,1987-05,山東濰坊人,北京外國語大學醫院,主管護師,副院長,政治學碩士研究生學歷,醫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社區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