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蘆軍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為適應這樣的速度就必須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來為培養新人才提供發展力量,所以目前給予了教育方面許多的支持,而且我國原先不重視的中等職業教育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因為中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主要以技能應用型為主能夠適應社會的許多崗位。并且由于近些年來信息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企業在此發展下也在不斷的進行創新改革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目前中等職業教育也正依托著電子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改革,其中的數控專業由于信息化的調整,必須進行教學改革,來為后續國家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數控專業;教學改革;實踐
為適應各地區不同需求的經濟發展,中等職業院校相對于其他院校其不同點主要在于是為了適應這樣的發展來培養新人才。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之中,制造業一直占有較大的比重,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發展下,我國的制造業也在進行著升級改革,由傳統的制造業逐漸轉向依托于互聯網的智能制造業。所以在中等職業院校中的數控專業培養出來的編程員、操作員、管理員等工作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調整。數控專業中依托互聯網對教學模式進行著不斷的創新改革,將原先的一些傳統的教學資源與現在信息電子化的教學資源進行相互滲透,有利于學生們更好的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利于之后他們的就業發展。
(一)目前教學資源匱乏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數控專業雖然相較于以前已經依托于互聯網有了巨大的改革,但是相較于其他的專業,其教學資源本身還是比較缺乏的。目前各個教育環節機構都在不斷的開發適合學生們的教學資源。目前這些教育資源主要針對于數控專業的理論知識強化,但對于其實踐技能能力增長比較缺少,但是中等院校的數控專業,其發展目標就是為了日后就業時的專業應用,所以開發有利于學生們實踐技能能力的教育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之中,中等院校的數控專業教學增強實踐性,主要在教室、實驗室和學校來進行,在實踐過程中老師作為主導地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實踐平臺的不斷建成,學生們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能夠慢慢的作為主導地位,老師則負責進行教學引導,依托互聯網的技術等各種的移動平臺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們實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但是目前仍然具有一部分缺陷,主要表現在:各種移動平臺中適合專門的數控專業的資源比較少,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師生進行實踐教學就難以施展。針對這樣的情況,也對各類平臺中進行數控專業資源的建設,目前高校之中廣泛的運用慕課,超星等教學平臺,這些平臺也在進行著互聯網信息的不斷完善補充,尤其師生進行教學實踐的互動環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二)教師思想觀念未更新,以傳統教學為主沒有掌握信息教學的精髓
目前中等職業院校的數控專業課程與其他課程設置大似相同,以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為主,由于傳統教學長時間的運用于數控專業中,大部分的數控專業老師仍然習慣于原先的教學方式,并沒有轉變到信息化教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師可用的教學資源比較匱乏以及部分老師對于傳統教學的熟悉感,不愿意接觸到新的事物。而傳統教學的弊端主要在于是以老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機械的得到知識,無法很好的吸收和理解。部分老師也在向信息教學中轉變,但是運用不夠,只是上課之中簡單的運用了電子白板等信息化設備和Word,PPT等展示教學內容,沒有真正的運用好信息互聯網,缺乏了師生的互動性以及理解運用性。如果長此以往仍然運用傳統教學方式,那么勢必會造成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跟上社會時代的發展,在就業時也沒有辦法很好的適應崗位,。所以必須要加強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推進,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等綜合能力的提升,最主要的是需要老師先轉變觀念,在課堂中積極的運用資源。
(三)提升教學運用信息化資源的能力
為了適應時代互聯網的發展,我國出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在中等高職院中幫助實現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首先進行了校園網的全面覆蓋以及各類硬件軟件設施的建設。依托于互聯網的信息時代,各類資源不斷的涌現,為了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必須運用一些觸屏投影設備。在這些硬件軟件建成后,需要對老師進行專業的培訓,讓他們學會如何運用這些設備,才能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的利用各類互聯網資源,幫助學生們進一步的學習。
信息化時代下,以往中職的數控專業教學暴露出了很大的問題。因此需要及時的對當下的教學進行改革。
(一)調整教學理念,加強信息化教學建設
中等職業院校數控專業由傳統教學模式轉向信息教學模式,最主要的是教學理念的調整。數控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在之后的就業中主要以應用技能為主,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重點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數控專業中運用互聯網的教學理念,建立實踐技能的網站,加強師生的教學互動,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學校在各方支持下已經加快了對于信息化教學的硬軟件建設,逐步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中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建設。
目前中等職業院校為了教學目標,進一步的加強數控專業師生運用信息的能力。首先對教師在開展信息化教學,如何使用教學資源方面進行了定期的培訓,之后進一步的加強老師運用信息化教學傳授知識,讓學生們進一步的適應信息化教學改革。傳統教學轉向信息化教學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數控專業的學生在信息化教學中將作為主體地位并且通過互聯網的模式進行線上線下的個性化教學,利用這樣的教學平臺,師生可以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老師可以在平臺上制定課前預習,課后討論以及疑難點問答等等,采用這樣的個性化的教學,讓老師通過數據觀察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的輔導和鞏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更新教學模式,加強師生聯系
如今互聯網電子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課。這標志著教學模式的變新變革,目前信息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互融合,中等職業院校的數控專業中理論課和實踐課由于其自身特點的不同,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制圖。等教學內容由于長期的積累,教學內容十分的熟悉,目前采用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模式,老師在課堂上對于重難點進行著重的講解,在線上平臺老師制定一些課前課后的任務,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鞏固運用知識點,并且通過線上這種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數據,老師能更加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就要求數控專業的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和運用互聯網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們進行課程的指導,以互聯網虛擬平臺打破空間限制來進行一些實踐教學,學生們充分自主的感受將來職業工作內容。
(三)加強與新工藝的聯系,優化教學資源
目前數控專業正在進一步的建設教學資源主要包括一些資料庫、課程課件、實踐的仿真系統、任務制定修改平臺等,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教學資源不斷的調整升級,數控專業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產生一些新工藝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數控專業本身的實踐性較強,需要教學人員與企業具有一定的聯系,方便及時的掌握新工藝,在校之后組成專門的研究團隊,對于新工藝進行整合開發提高數控專業的技術發展。由于互聯網的公開共享性,一份資源可以使多個同學同時分享,有利于資料的高效傳遞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導地位,教師起重要的引導作用。為了提升老師的教學能力,學校可以開設一些培訓以及教師教學分享調研活動,不斷的提升老師的自身知識素養和運用信息平臺的能力,以此來不斷的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
綜上所述,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的不斷深入,中等職業院校的數控專業教學改革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依托于互聯網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踐運用能力的提升,為祖國的創造業提供更多的新興人才。
參考文獻:
[1]盧俊.淺談信息化教學在高職機械類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0(30):201—202.
[2]任曉敏.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分層遞進教學實施中的應用探索—以“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7,0(6):62—66.
[3]吳迅.運用信息化技術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高職大專建筑室內設計專業課堂信息化教學改革案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0(40):261—262.
[4]周曼,李紅春,華磊,余韻.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高質量就業——基于江西五所高校調研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5,0(9):89—95.
[5]馬潔.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罪犯心理矯治方案制作信息化教學設計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0(15):234—236.
[6]袁暋,許強,王曉峰,檀明,張向東.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借鑒德國FH成功經驗[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4):56—60.
[7]邵一江,劉紅.基于能力導向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構建——合肥學院模塊化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3(4):58—63.
[8]徐靖程,王曉波.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創新與發展之路——專訪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8,0(7):40—42.
[9]劉曉杰,唐銀,沈飛.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MES教學模式探索——以《無人機三維打印》課程教學為例[J].工業設計,202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