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
摘 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進步,網絡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運用起來。為順應時代發展,實現科學文明建設,改善管理工作效率,政府通過引入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了數字政府并推行實施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帶來更便捷、優質的服務。但在其實際運用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因此,就為了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淺談數字政府的公共管理模式創新。
關鍵詞: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創新
引言:習總書記曾在中共十八大會議中提出落實“五體一位”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指示。為響應國家號召,政府需大力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推動發展數字政府改革,在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研究,使中國數字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效率提升,造福社會群眾。
1.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概念
數字政府是指在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支撐下,政府機構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進行的國家行政管理形式。數字政府公共管理理念其實就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門通過利用數據覆蓋面積大,處理速度快、辦事效率高的特點來解決人民群眾公共問題的需求。
2.數字政府在公共管理模式創新中遇到的問題
2.1政府行政思維落后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當下,信息傳播與處理都采用了數據化的方式,不僅傳播、處理信息的速度加快,更使人們的生活在數據化的模式下越來越便捷、高效。但我國大多數政府部門受到傳統模式和思想的束縛,無法與時代接軌,依舊習慣采用傳統被動式應對問題的工作方式,不僅導致工作效率低,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還會出現應對措手不及的現象[1]。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下,需面對龐大信息的處理,傳統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2對數據行政文化掌握不夠全面
政府工作人員在執行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時需接觸大量實時數據進行工作。,而許多政府工作人員由于長期以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工作,導致對數據行政文化掌握不夠全面,缺乏利用數據處理行政事務的意識。使政府公共管理質量降低,降低了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信譽度和辦事效率。
2.3缺少相關技術人才
在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時代,我國作為互聯網使用大國用戶數已高達5億之多,高出了美國用戶數量的兩倍。因此,我國每日基礎運用的數據信息量非常龐大。而我國對于信息數據處理方面的人才卻嚴重缺乏,尤其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門,在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下需要接觸大量實時數據,急需專業的數據信息處理人才的支持。因為對專業信息處理人才的缺失,導致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的職員經常在工作中出現數據處理錯誤,降低整體工作效率。
2.4對大數據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凡事都有兩面性,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人們不僅能應用其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性,也要清楚其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一些弊端和隱患。比如信息泄漏、黑客入侵等,為人們生活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問題[2]。但我國對此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使許多不法分子有機可趁。導致人民群眾覺得沒有安全保障,難以相信依賴政府人員,無法將自己真實想法傳達給政府工作人員,長此以往,政府公共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很難得以實現。
2.5大數據合作共享程度不夠
由于對信息技術掌握的不成熟,使各地政府之間、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信息資源溝通與共享程度較低,導致政府各職能部門對于信息處理率低,引發了行政審批繁雜的現象。導致政府出現行政成本高的同時辦事效率低的問題。
3.數字政府的公共管理模式創新的策略
3.1改變政府傳統的公共管理
在大數據廣泛運用在人們生活中的時代,政府部門為了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發揮出自己的職能,要順應時代發展,摒棄傳統的公共管理理念。在當今社會要想在各個國家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培養大數據思維。將其應用在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中。
3.2培養專業數據技術人才
事實證明,我國現今缺少信息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導致出現有政策、有條件卻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可執行操作的情況,因此我國必須培養屬于自己的信息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對此政府應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積極開展學習實踐,組建健全的信息數據技術專業團隊,為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3.3實現政府數據信息透明
當下,全世界的信息數據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增長,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部門應將強對龐大數據庫的利用,使政府數據透明,建立優質的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3]。對此,政府可以多構建一些與群眾溝通的渠道,例如微信公眾號、網上自助營業廳等,讓民眾一起參與到政府的公共管理中,使政府數據透明化。不僅可以增加政府的公信力,還能增加與人民群眾的親密度。另外,政府內部也需要進行信息數據的實時共享,使共享數據庫不斷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3.4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若想保證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就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僅能夠讓政府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據可依,也能在工作進行中防止信息泄露等網絡數據安全問題,讓人民群眾得到相應的保障。嚴厲打擊利用相關法律空隙進行不法犯罪分子,有效保證人民群眾的數據和個人隱私的安全。
3.5通過數據建立政府公共管理監督體系
在開展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創新中,監督體系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政府不僅應在內部建立相關監督部門,也應讓人民群眾參與進來[4]。可以通過建立專門收集人民群眾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實時公布政府分析情況,讓人民群眾隨時了解政府工作進程,最大化的參與政府的公共管理,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信息技術普遍運用的時代,我國政府應跟進時代步伐,抓住社會發展的機遇,將信息數據技術廣泛運用在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中去,注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做好數字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有效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職能,實現造福人民群眾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祺.跨界治理理論與數字政府建設[J].理論與改革,2020(4).
[2]范海勤,崔雪峰.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情況與推進策略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0(7):16-19.
[3]何新燕.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現狀及發展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20,036(001):50-53.
[4]朱劍平,李少良.數字政府建設現狀及發展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陜西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