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干,丁新德,章波,朱松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 普外科,上海 202150)
關鍵字: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結直腸癌;miR-17;miR-21;miR-20a;miR-92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西方國家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1]。作為一種異質性疾病,CRC 因為多種遺傳和表觀遺傳改變的積累而發生發展,這些改變使全球基因表達譜得到拓展[2]。正是這種遺傳進展促成了CRC 的多樣性表型。miRNA 是最近發現的一類非編碼RNA,其通過降解靶向mRNA或通過類似于小干擾RNA 介導的基因沉默機制來調節基因表達[3]。ZHANG 等[4]研究發現,PRL-3 誘導的miR-21、miR-17 和miR-19a 能促進結腸癌的增殖和轉移。CHAI 等[5]發現,miR-20a 能夠靶向BNIP2,并在結直腸腺癌SW480 和SW620 細胞系中提供化療耐藥性。TSUCHIDA 等[6]發現,miR-92 是結腸癌中miR-17-92 簇的關鍵致癌成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對CRC 患者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水平的影響。
納 入2015年6月- 2018年6月 本 院 收 治 的CRC 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齡29 ~51歲,平均(39.13±9.37)歲。120例CRC 患者均經本院病理科證實。納入標準:術前結直腸腫瘤臨床分期為Ⅱ期及Ⅲ期者。排除標準:①同時患有其他癌癥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近3 個月經過化療放療的患者;④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傷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患者在術前8 h 內禁食、4 h 內禁飲,手術前1晚口服洗腸散清潔腸道。在腫瘤下方切斷封閉直腸,保證切緣和腫瘤的距離足夠,中高位結直腸癌大于5cm,低位結直腸癌大于3cm。修理結腸系膜血管,距腫瘤預切點置入荷包鉗,切除、移去標本,檢查近端結腸的血運情況以及吻合的長度是否足夠,必要時繼續游離結腸脾曲。游離結腸脾曲時,將橫結腸向右側牽引,降結腸向內側牽引,超聲刀切斷脾結腸韌帶以及部分胃結腸韌帶。收緊結扎荷包線,放入腹腔,縫合關閉左下腹橫切口。重新建立氣腹。擴肛,碘伏水沖洗直腸腔,圓形吻合器經肛門于直腸切割線附近刺穿,與抵釘座對合,完成吻合。用50 ml 注射器往直腸腔內注氣。沖洗及引流管放置重建氣腹,反復以生理鹽水沖洗盆腔,確切止血,盆底腹膜可不關閉,腹腔鏡監視下將腹腔引流管放到直腸膀胱陷凹。
1.3.1 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 采集120例CRC 患者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前8 h 和術后24 h時的肘前部靜脈血5 ml。采用紅細胞溶解法分離有核細胞,TRIZOL 法抽取總RNA,RT-qPCR 法對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水平進行相對定量檢測。引物序列見表1,交由北京擎科公司合成。

表1 目的基因和內參基因RT-qPCR 引物序列Table 1 Quantitative PCR primer sequence of target gene and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1.3.2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生活質量核心調查問卷第3 版(quality of life core questionnaire version 3.0,QLQ-C30)評分,對患者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前后軀體、認知、情緒、角色和社會功能評分進行認定。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確定相關性。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后,患者的軀體、認知、情緒、角色和社會功能評分均得到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患者手術前后QLQ-C30 評分比較 (分,±s)Table 2 Comparison of QLQ-C30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core,±s)

表2 患者手術前后QLQ-C30 評分比較 (分,±s)Table 2 Comparison of QLQ-C30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core,±s)
?
經過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后,患者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的相對水平均明顯下降,治療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附圖。
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對手術前后QLQ-C30評分變化與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的變化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miR-17、miR-20a 和miR-92 的相對表達量變化與QLQ-C30 評分變化有相關性(P <0.05),而miR-21 則無相關性(P >0.05)。見表3。

附圖 手術前后患者血清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水平比較Attached fig.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miR-17, miR-21, miR-20a and miR-92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表3 手術前后患者QLQ-C30 評分變化與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變化的相關性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QLQ-C30 score and serum miR-17, miR-21, miR-20a and miR-92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CRC 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的癌癥,全球CRC 的死亡率約為50%[7]。許多國家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可能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有關[8]。腹腔鏡結腸直腸癌手術現已廣泛用于治療結直腸腫瘤,該手術在過去15年中使用率穩步增加[9-10]。本研究發現,采用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后,患者的軀體、認知、情緒、角色和社會功能評分均得到明顯提高,提示: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已成為外科醫生治療CRC 的重要工具,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身體狀況。
miRNA 屬于一類內源表達的約22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RNA[11]。這些小RNA 通過與蛋白質編碼基因的mRNA 配對來影響基因調控,通過降低翻譯效率或mRNA 水平來抑制基因表達[12]。有研究表明,miRNA 表達的失調有助于多種多樣的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包括CRC[13]。本研究采用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CRC,術后患者的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療效明顯。PRL-3 在結腸癌細胞中過表達,并且通過 激 活STAT3 誘 導miR-21、miR-17 和miR-19a 表達[4],這些miRNA 有助于結腸癌細胞的增殖和加強侵襲性。然而,本研究中患者術后血清中miR-17、miR-21、miR-20a 和miR-92 的相對水平均明顯下降,提示: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能夠減緩癌細胞增殖和侵襲。miR-20a 的調節改變了SW620 和SW480 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敲除miR-20a 使SW620 細胞對化學治療劑敏感,而在SW480 細胞中過表達miR-20a導致化學抗性[5]。提示:經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后,能夠有效降低耐藥性,使化療藥物敏感。最近的3 項研究[6,14-15]將miR-92 鑒定為miR-17-92 區域內的關鍵致癌介質,證明了miR-92 能抑制c-Myc 誘導的細胞凋亡,并通過c-Myc 抑制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兩個腫瘤抑制因子來促進淋巴瘤形成,提示: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能使細胞的凋亡水平恢復到正常。本研究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miR-17、miR-20a和miR-92 的相對表達量變化與QLQ-C30 評分變化有相關性(P <0.05),而miR-21 則無相關性(P >0.05),提示:患者血清中miR-17,miR-20a 和miR-92 水平可作為臨床評價療效的一種輔助標志物。
綜上所述,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治療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身體狀況,患者血清中miR-17、miR-20a和miR-92 的水平可以作為評估治療效果的潛在標志物。